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0月底,休假幾天回老家,閑暇之余竟將《遇見未知的自己》閱讀完了,用時3小時左右。閱讀對內心的沖擊卻特別大。閱讀后根據感受馬上寫初稿,想著日后再閱讀一遍再完善初稿。因為忙碌一直在推遲。今日再次修改補充更新,希望更多人早一些閱讀到這本書。《遇
10月底,休假幾天回老家,閑暇之余竟將《遇見未知的自己》閱讀完了,用時3小時左右。閱讀對內心的沖擊卻特別大。
閱讀后根據感受馬上寫初稿,想著日后再閱讀一遍再完善初稿。因為忙碌一直在推遲。今日再次修改補充更新,希望更多人早一些閱讀到這本書。
《遇見未知的自己》章節結構
一、1-6章 真我狀態 愛 喜悅 平和
二、7-12章 能量、潛意識
三、13-18章 身體--聯結
四、19-24章 情緒--臣服
五、25-28章 思想--檢視
六、29-30章 身份認同--覺察
七、31-36章 真我回歸空性無極
這兩年不太愿意讀心靈類書籍,讀多了有點乏!但還是想來“請教”久居盛名的心靈導師張德芬老師。
閱讀序言,感受到張德芬老師由心而發的溫暖關懷。但序言并不吸引我,還差點讓我逃避,這一類如多數心理書籍序言一樣,感到空洞虛無。
帶著需求閱讀,首先確定了和這本書的“初次見面”時間30分鐘,提醒自己不能妄下判斷,輕易放棄。
幸好堅持,在《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里覺醒真我,回歸本源,做內心減法。
01 真我狀態:愛、喜悅、平和
第一個問題“你是誰?”
似乎是張德芬老師此時,在問冒失的我 “你是誰?” “你來做什么?”,有些惶恐。
老人:你是誰?
我是麗涓
老人:這只是你的名字,一個代號
我是一名醫務人員
老人:如果你換了工作你是誰內容不就要改了
我是一個平凡的人…
老人:這是一個看待自己的角度
我天生秀外慧中、情感細膩、簡單善良
老人:這是你的身份認同
我是誰?
我們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東西?
忙碌、忙碌,每個人都很忙碌。
追求、追求,每個人都在追求。
每個人想要的東西都不同,健康、金錢、權力、快樂、容貌等等有了健康、金錢、權力、快樂之后怎樣?我們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老人說:追求這些現象的背后,也不過五個字可以表達出來。
分別是:愛、喜悅、平和
對話到這里,內心的迷茫焦慮瞬間清晰了一部分,向外追尋健康、金錢、權力、快樂、容貌等等,回歸的真我,就是為了愛、喜悅、平和。
愛、喜悅、和平是我們曾經擁有的,甚至是我們的本質,所以我們才如此熱切地追尋它們。回想我們孩提時,對這個世界天然的喜悅和愛。
漸漸長大“我們失去了與真我的聯結,但人類還是得要有‘自我感’。于是我們向外發展,認同我們的身體、情緒、思想、角色、身份等,而一般人所謂的‘小我’‘自我’于焉產生,汲汲追求外在的、物質的東西,以尋求滿足。”
真我的愛、喜悅、平和,被角色、身份、思想、情緒、身體團團包圍起來的,漸漸迷失。
02 能量,我們創造了自己的世界
這個世界是什么組成的?
能量
能量是什么?它真實存在嗎?
能量是物質組成的最小成分,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能量時時刻刻在我們身邊運動。聲音、思想、意念、情感都是有特定頻率的能量。
能量有吸引力具有同頻共振,例如你和振動頻率相近的人一起,會覺得舒心。
能量通過同頻傳遞,當一個人充滿歡喜心、慈悲心、包容心的時候,時空的能量會源源不斷流入他的身體,好的人、事、物都會和他起共鳴,而且會被他吸引過來。
反之,當一個人內心充滿怨恨、恐懼、無奈、嫉妒、煩惱的思想頻率,能量會迅速流失,那么就難怪常有倒霉的事發生在他身上。
我們都擁有能量的源泉,但被各種情緒、思想、身份團團的包裹著,我們與生命的源頭失去聯結。
因此渴望不斷地向外索求以獲得能量,甚至爭奪他人的能量。通過控制他人、用權力凌駕于他人之上,獲得別人的關注、認可、喜愛,來證明自己的對的、好的。
撥開層層限制,看到內在真我喜悅、愛與平和,向內求索,我們創造了自己的世界,我們本自具足。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
03 身體:真我聯結的通道
我們一般人對身體的了解是有5%,身體的95%是在潛意識的狀態下自動活動。所以,找回與身體的聯結可以幫助我們把5%的版圖擴大,找回更多的自己。
我們的思想總在過去和未來,但是我們的身體和呼吸卻永遠當下。當下是能量的源泉。
如何與身體聯結呢?
最佳的方式就是靜坐冥想。
除了靜坐冥想,其他任何能讓你專心致志、活在當下的運動,如慢跑、瑜伽、健走都可以幫你與身體重新聯結,重要的是運動當下的心態。
我們既不能不使用身體,也不能過度使用身體。書中舉了兩個因為忽視身體,跌落人生低估的例子。
一個是赫赫有名的激勵演說家、培訓大師,年輕時意氣風發非常成功,思維爆炸,但完全和身體脫節,忽視身體的感受,最后因身體原因不得不暫時退出戰場。
一位是體壇健將,她與培訓師不同,培訓師是過度使用大腦忽略身體,她是過度使用身體把身體當工具,沒有傾聽身體的聲音,傷害了身體。
每天花一部分注意力在自己身上,跟身體對話,傾聽身體的信息。回歸當下。
04 情緒:接納臣服
現在每個人都在面對的難題---情緒,情緒也是一種能量,包括恐懼、悲傷、憤怒、快樂、安心等。
一些負面的情緒能量對當下的我們并沒有好處,可是就是無法遏止。那么如何面對這些痛苦、焦慮、被欺騙等情緒呢?
張德芬老師說:臣服!
第一次聽說臣服是張德芬老師的好朋友恒洋老師說的,當時就非常震撼,開始帶著臣服的心對待很多事情,心悅誠服的向高人學習,獲得覺醒成長。
今日聽到的臣服是對情緒!我依然選擇堅信!因為我是臣服的受益者。
臣服情緒。
例如臣服憤怒,不要批判、不要抗拒,就是去接納這個憤怒!讓這種能量自然地流露出來,不要壓抑!
事實最大,已經發生無法改變。我們會受苦,最大的原因就是抗拒事實。如果不接受它,就好像拿頭在撞墻,希望把它撞開,但頭破血流、徒勞無功。
05 思想:檢視它的真實性
我們每天都在挑剔很多東西,吃的、穿的、用的,還有自己的親人、朋友、同事,可是我們卻從來不挑剔腦袋里的思想,它說什么我們就信什么。
腐臭的食物你絕對不會放入口中,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每天你放了多少負面思想在自己腦袋里,還反復思考、琢磨它們?
我們生下來思想是一片空白的是誰把思想放入我們腦海中?
親愛的,外面沒用別人,所有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有些痛苦的情緒是你對事情的想法。
我們一起看看ABC情緒理論:
A(事件)不變的事實,B(信念、想法)我們看待事件的想法,C(結果)導致的情緒結果。
同一件事情,不同人產生不同的想法,體會不同的情緒。
我們要學會檢視自己的思想信念系統,隨時關照自己的思想,并檢驗它的真實性,看看是否有其他積極視角。
06 破除身份認同:覺察
回到最初“我是誰”的問題,若菱最后見的是一位高科技產業赫赫有名大佬,現在腰纏萬貫、名利雙收。曾經經歷過喪妻和生意低谷的他說:我的事業、家庭、成就,都不是真正的我,老天爺可以在一瞬之間,把它們席卷一空。
外在的身份認同并不屬于我,我們要建立覺察。徹底了解到你認同那些東西,其實不是你,也不屬于你,就有可能從向外追逐的噩夢中醒來。向內覺察,破除身份認同。
07 空性:無極
這本書最后是回歸空性,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是合一的、空無的虛空。回到原始身份的空無--無極。
愛、喜悅、平和,都是真我的副產品,不是真我本身,它們是當你回歸真我之后的自然狀態。
我們以一個觀察者的視角觀照一切有意義和無意義的觀念,
總 結
《遇見未知的自己》是一本以故事形式講述的心靈類書籍,非常容易讀,意義深刻引人反省的書。
用若菱的故事串聯向內尋找真我的過程,通過聯結真我、積極能量、臣服情緒、觀照身體、覺察空性等,打通我們與真我的通道。
閱讀這本書后,我焦慮迷茫的心開始變得平靜,有歸屬感,覺察到自己喜悅的事情。感受到對閱讀書籍和書寫文字的天然喜歡,令我雀躍。
接納、不批判情緒,也開啟了每日健走正念聯結身體,內心更輕盈。
我愛我自己,我關愛身邊的親人、朋友以及正在閱讀的你,期待輸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幫助你覺醒成長,悅讀閱己,熱愛生活。
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