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言看過《封神榜》的人都知道,劇中主人公姜子牙的坐騎模樣非常特殊,像鹿又不是鹿,像馬又不是馬,人們稱之為"四不像"。同樣,在《山海經》中有著許多長相奇特的生物,他們仿佛是眾多生物特征的集合體,如果"四不像"是真實存在的,那么,《山海經》所記
前言
看過《封神榜》的人都知道,劇中主人公姜子牙的坐騎模樣非常特殊,像鹿又不是鹿,像馬又不是馬,人們稱之為"四不像"。同樣,在《山海經》 中有著許多長相奇特的生物,他們仿佛是眾多生物特征的集合體,如果"四不像"是真實存在的,那么,《山海經》所記載的那些神秘生物是真的嗎?
四不像就是古代麋鹿
四不像的長相非常奇怪,據說它的犄角像鹿,面部像馬,蹄子像牛,尾巴像驢,由此有了四不像的名字。我國曾經有一種叫麋鹿的動物長相非常特殊據科學家從出土的化石考證,"四不像"麋鹿曾經廣泛分布于我國的華北和中原的沼澤低洼地區,而到了明清時期,開始從野外絕滅而成為一種園林動物,最后一群"四不像"被保留在北京城南6里之外的"南海子"皇家獵苑中,到了清朝末年僅剩120只。
匪夷所思的青銅造像
科學家在古蜀文化遺址上發現了距今4千年左右的三星堆遺址,在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中,最神奇的便是眾多的青銅造像。這些青銅像鑄造精美、形態各異,仿佛是真實存在的生物。
山海經記載說是古蜀人中有一個長著突出眼睛的人就住在珉山的腳下。他活了數百歲,被人們稱之為養蠶之神,而巧合的是,在當今的四川山區,也流傳著這樣一種養蠶神人的傳說。更讓人驚訝的是,在眾多的青銅人面像里有三件著名的"千里眼、順風耳"造型,它們不僅體型龐大,而且眼球明顯突出眼眶,雙耳更是極盡夸張,長大似獸耳,大嘴亦闊至耳根,它們有的唇吻三重嘴角上翹的微笑狀。和書中記載的形象基本上完全一致。
令人詫異的青銅神樹
《山海經》中有著關于扶桑神樹的記載,三星堆銅樹上所鑄的神鳥當即神話中金烏(即太陽)的寫照。三星堆神樹三層九枝及其枝頭分立九鳥的形象,符合"扶桑"和"若木"的"上有十日"這一最為顯著的特征。銅神樹鑄飾九鳥,或原頂部有一只鳥,也可能制作者表達的構型意圖是另有一只鳥在天上值日。同時銅神樹也具有"建木"的特征和功能,載籍描述建木有樹葉、花卉、花果與"黃蛇",銅神樹的形式構成中同樣有花果與神龍,而銅神樹它所在的位置恰好是古史神話傳說中所謂"天地之中"的成都平原。
山海經與現實的交叉
《山海經》中曾記載:"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這其中有一個特征為"白耳"。根據這個我們就找到了金絲猴。
《南山經》中記載:"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食之無腫疾。" 這種魚有原型的,叫"牛角箱鲀", "陵居"就是生活在礁石里面。"冬死而夏生"是什么意思呢?大概率是傳說中的冬眠。
同樣"林氏國有珍獸,大若虎,五彩畢具,尾長于身,名曰騶虞,乘之日行千里。日行千里,尾長于身的妖怪"。這和現在的雪豹十分相似。
結尾
《山海經》中記載了許多奇異的生物,是真是假,我們還不能確定。但是,我們有理由猜測,在原先,會不會有一個未知的文明存在過呢?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則是對《山海經》中記載的奇特生物的外形刻畫。
王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