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月12日上午,越秀西湖花市檔位現場投標在越秀區少年宮進行。廣州本土品牌風行牛奶以718000元投得西湖花市檔位,成為越秀西湖花市歷史最高的“標王”。據悉,2018年,西湖花市將從2月13日上午8:30時開始至2月16日凌晨2:00時結束(
1月12日上午,越秀西湖花市檔位現場投標在越秀區少年宮進行。廣州本土品牌風行牛奶以718000元投得西湖花市檔位,成為越秀西湖花市歷史最高的“標王” 。
據悉,2018年,西湖花市將從2月13日上午8:30時開始至2月16日凌晨2:00時結束(其中2月13日、14日兩天至晚上24:00時,2月15日至16日凌晨2:00時)為期3天,共設置163個檔位。
據越秀區花市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歷年慣例,現場競標采取明標暗投的方式進行,即區花市辦公開檔位,參與投標者一次性報暗標,價高者先選先得,投標價格高低全憑參與投標者自身的市場評估經驗和當年價值判斷。
延伸:花街“標王”不賣花,你點睇?
就在上周,2018年廣州海珠區迎春花市檔位正式競投,廣東燕塘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100900元拍得年宵品棚頭檔位,蟬聯海珠花市的“標王”。
廣州有春節行花街的傳統,而如今廣州的迎春花市不僅僅是一項傳統民俗活動了。層出不窮的“天價”花市檔口、春節期間屢創新高的旅游人數和交易額度、越來越多的品牌宣傳植入,“花市經濟”已成為廣州重要品牌。
數據顯示,近年來花市標王不斷升值,各區標王的價格在年年攀升。其中以越秀區的花市檔口“升值”最快,去年,越秀花市“標王”拍出了35萬元的天價,驚倒一片吃瓜群眾。對比廣州中心城區近四年的花市競拍數據,也會發現無一例外地紛紛創下歷史高價紀錄。
⊙數據:花市“標王”身價年年攀升
2017年,天河花市棚頭位,風行牛奶以8.008萬元拿下;越秀、海珠、荔灣花市標王,都由燕塘牛奶奪得,成交價分別是35萬、8.18萬和5.88萬。雞年花市標王的二“奶”大戰,今年會繼續上演嗎?
此外,除了標王之外,其他類型的檔位底價與最高成交價都比以往上漲不少。海珠、天河等區的情況也與之類似。廣州花市檔口價格普漲,從側面反映出花市的廣告經濟效應。去年參加越秀區競拍的一位花農表示,“9.5萬元的底價,他們根本就想都沒想過。但對于那些公司來說,10萬元做3天的廣告太超值了。”
⊙歷年花市“標王”都賣什么?
不論是寸金寸土的越秀,還是大方親民的荔灣,標王檔口拍出多少錢、賣什么,歷年來都頗受關注。經濟環境好不好、花市年味濃不濃,在人們的思維里,似乎從中可窺一斑。
●近年各區花市標王一覽
小編搜集歷年資料發現,除了2012年荔灣區標王表示售賣盆栽和花肥外,近5年來,越秀、荔灣、海珠、天河中心四區迎春花市標王都不再是花果檔。而且歷年來工藝品檔的競拍底價和成交價都要比花果檔的價格高。
從經營種類來看,除越秀憑借京東、亞航平添了幾分國際范以外,其他老城區均一如既往的接地氣“賣吃喝”。尤其堂堂天河花市的頭位,此前連續兩年賣起了牛肉丸,也是醉人。
2014年的越秀花市標王,系亞洲航空,其造型時尚的攤位逛花街的市民印象深刻。亞航的商業邏輯更為明確。2015年,它繼續在越秀花市擺攤,雖然此次并非棚頭位,但同樣吸睛。
2015、2016年京東成為西湖花市“雙標王”,京東市場部負責人王先生解釋,逛西湖花市是廣州市民和游客熱衷的民俗活動,且西湖花市人流量很大,作為電商,也希望通過面對面的方式與消費者走得更近。
⊙疑問:這么高租金,能回本嗎?
小編算了一筆賬:去年越秀標王競拍價格是35萬元,西湖花市連擺三天,日均就是11.67萬元;再按棚頭位10平方米計算,日租高達1.167萬元/平方米。
這是什么概念?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數據,今年第三季度,珠江新城甲級寫字樓平均月租為171.4元/平方米。越秀花市棚頭位的日均租金,是它的2042倍!即使和傳統金主越秀自己相比,這也堪稱天價。
這么高的租金,靠賣牛奶能賺錢嗎?”不少人提出這樣的困惑。燕塘乳業的競標代表陳先生曾表示“這不是賣多少錢的事,只是作為一個品牌參與跟市民互動的機會,屆時現場以展示和宣傳為主。”
那么問題來了:為何拿下貴價檔口的“標王”,都要賣食品?
第一,利潤較高。賣花利潤不足以支撐高檔租。傳統花市的主打產品雖然是花,但賣花的檔主大多是花農和花檔檔主,小本經營,需求量不大,利潤不高,不足以支撐高檔租;相比之下,食品利潤、需求量都遠遠大于此。
第二,廣告效應。“標王”雖是擺檔賣貨,但他們意不在賣,而是在拿一個好的位置,進行品牌宣傳。根據2017年的數據,廣州花市人流量達535萬人次,這些人主要集中在天河花市和越秀花市,借助滾滾人潮和媒體宣傳,“標王”的廣告效應遠超檔租。
⊙花街“標王”不賣花,你點睇?
迎春花市不但呈現了古老嶺南地區人民群眾的春節習俗,更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民俗景觀。但是,花市“標王”不賣花,合不合適?作為花市的主要參與者,廣大市民或許更有發言權。點解君在微博等平臺搜集了部分網友意見,大致分為兩派:
反對派:花市不賣花,不如叫步行街
老廣李先生表示:“我懂事以來,廣州的迎春花市都是花農到市區指定路面擺賣,逛花市的人都是為花而來,處處都揚溢著濃厚的嶺南花味,我認為這才是正宗的傳統花市。”他還指出,近年有不少與春節毫無關聯的商品出現在花市中,“有賣牛角梳、有賣冰糖葫蘆,五花八門什么都有,花市都變成了雜市步行街。”他認為,花街是占道經營,占了公眾資源卻不賣花,實為主辦方借公眾資源賺錢,而非打造本地文化。
而已經退休的伍女士家住海珠區,她也覺得,花市確實變味了。“我娘家在荔灣區,當時迎春花市主要都是賣花,我們每年都會在花市買盤年桔,寓意大吉大利,此外還會買一些銀柳、百合、劍蘭等應節花草回家擺放。如果是做生意的,還會買一棵桃花,寓意大展宏圖。”王女士認為,現在花市里賣花的越來越少,氣球、玩具充斥著花市,“我覺得花市辦應該加強管理,減少這些工藝品檔的數量。”
支持派:更多商品,更多樂趣
在廣州長大的陳小姐是85后,每年她都會逛西湖花市,對于花市設立的工藝品檔,她表示支持。“平常都沒有機會看到這么大量的賀年工藝品,在花市上能夠一下子逛完看完,很有年味。如果沒有這些工藝品,逛花市的樂趣就會少很多,會很沉悶。”陳小姐還認為,工藝品檔和鮮花檔并不矛盾,“兩樣都能在花市買到,挺好的。”
而曾在濱江花市擺攤售賣工藝品的小悅表示,在花市擺設工藝品檔的經歷增進了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當時我們是一班好友湊錢開店,沒想到原來搞一個檔口要注意這么多東西。而在現場,我們檔口賣得最好的就是各種紅色卡通揮春和風車,而一些比較可愛的公仔銷量則一般,這證明大家對于傳統的文化還是比較認同的。”小悅認為,工藝品檔的設立并不會影響傳統花市文化的傳承,相反,還更容易讓年輕人更好地了解并傳承這種文化。
⊙專家看法:賣工藝品?可以
有媒體也針對此問題采訪了廣府文化研究專家饒原生,他認為,長久以來,不少市民都會在花市上購買過年所需物品,因此應節賀年的工藝品在花市上一直都有需求,“這也給年輕人一個體驗社會的機會,通過現場銷售氣球、風車等商品,可以讓過年氣氛更加濃厚,這也是傳統迎春花市的一個發展。”
饒原生表示,隨著經濟的發展,近年來迎春花市上工藝品檔和年貨檔確實有所增長。目前的迎春花市安排比較好,既有傳統的年桔、鮮花等鮮花銷售,也有各種應節工藝品可以購買,讓花市更具有多元化,并不影響迎春花市文化的傳承。
賣臭豆腐?不可以
對于近年來出現一些賣牛肉丸、燒烤、臭豆腐等氣味濃厚的熟食檔口,饒原生則認為,應該禁止。“花市傳統的氣味就是鮮花的香氣,這些氣味濃厚的食品會影響花市的氣氛,而且這些商品與春節并無關系,不應該將這些檔口引進花市。”此外,饒原生認為,一些與廣州春節文化無關的商品也不應該鼓勵進入花市,“有些檔口賣牛角梳、各地特產,這些就是與春節無關,在傳統迎春花市出現不太合適”此外饒原生還認為,鮮花檔口可以在銷售方式上做一些調整。
⊙市工商局:花檔占比相當才叫花市
其實,對于大家爭議的問題,在2012年廣州頒發的《廣州迎春花市組織管理辦法》中提到:廣州迎春花市要以傳統擺賣花果形式為主,結合各地的文化特點,力求富有特色。在豐富內容方面鼓勵有條件的花市引入粵劇、雜技、歌舞等文藝團體表演,或舉辦書畫、茶藝表演等,適當設置工藝品檔位。除此以外可以引入特色小吃,弘揚飲食文化。經公安機關和食品藥品監管等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可以設置熟食小吃檔位區,宣傳具有嶺南特色的干果、年貨、小吃等飲食文化。
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雖然目前沒有明確要求各區花市檔口中的花檔比例,但傳統花市必須要有一定數量的傳統鮮花檔口,“擺賣鮮花才是傳統花市。”
小編查閱相關數據了解到,目前市內老城區花市的工藝品檔數量并沒有超過花市檔口的五成。所以,廣州花市的“年味”并沒有變。
屏幕前的您對此問題怎么看呢?歡迎大家給小編留言互動哦~
⊙福利!“廣州過年,花城看花”游玩指南請收好
據悉,2018“廣州過年,花城看花”系列活動將定于2018年2月13日(年廿八)至3月2日(正月十五)舉行。今年將精心推出9大項系列活動,如約為中外民眾獻上“廣州過年”的城市盛宴。
(部分圖文資料綜合南方日報、南方+、新快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等)
整理編輯 | 粵港澳大灣區網,轉載請注明(無注明來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責任權利)
想要了解更多粵港澳大灣區資訊,關注本號后點擊頭像底部菜單內容或者前往YGA.cn查看吧!
張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