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去年,武漢大學有一名教授在一個網絡平臺發起了眾籌。這名教授稱自己因癌細胞腦轉移,需要30萬左右的治療費,因為自己已經無力承擔,所以不得不求助愛心人士和組織。面對不斷傳來的質疑聲,曹亞雄稱,自己前期治療已經花了40萬,癌細胞腦轉移之后,一個月
去年,武漢大學有一名教授在一個網絡平臺發起了眾籌。這名教授稱自己因癌細胞腦轉移,需要30萬左右的治療費,因為自己已經無力承擔,所以不得不求助愛心人士和組織。
面對不斷傳來的質疑聲,曹亞雄稱,自己前期治療已經花了40萬,癌細胞腦轉移之后,一個月的藥費就要4萬元。家里為了給他治病已經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還欠下了不少外債。
萬般無奈之下,為了活下去,他只能舍棄尊嚴,眾籌治療費。
其實,網友熱議的,不是作為一個大學教授還要眾籌治病,而是在癌癥面前,就連工資高、福利好的大學教授也不得不低頭,更別說普通的工薪一族了。
盡管也有一部分網友不相信曹亞雄真的走投無路了,但是不真正面對癌癥的人,永遠不知道癌癥的殘酷。在癌癥治療的過程中,僅僅是靶向藥的費用,就足以將人吞噬,這就是事實。
前段時間,關于“120萬一針的抗癌藥”、“1歲女童住院4天花費55萬元”等事件,也再次引起人們對靶向藥的討論。
一、靶向藥:癌癥病人的“救命藥”
靶向藥,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靶點,使特定位置的腫瘤細胞死亡,但不會波及正常細胞的藥物。靶向藥的作用機理,是使藥物有針對性地集中在局部的腫瘤組織、發生炎癥的部位,或者心臟、肝臟、脾臟、肺部等病變的器官,但是不會對其他正常的組織產生毒副作用。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主任醫師陸舜教授表示,與輔助化療相比,輔助靶向治療具有一定的優勢,不僅療效更突出,而且消滅腫瘤更加精準,不良反應率也更低,尤其是在減少腦復發和轉移方面,可以降低80%的風險。
二、靶向藥是騙局?最終還是會人財兩空?
然而,還是有很多人認為靶向藥是騙局,原因是一些患者花大價錢購買藥物,最終還是遺憾離世。由此可見,靶向藥的爭議主要在于價格昂貴,所以才被很多人稱為“天價藥”。
那么,靶向藥為什么這么貴呢?
靶向藥的成本,主要集中在藥物研發、銷售和流通幾方面。
藥物自身的研發成本比較高,從研發到上市,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最少需要10年的時間,耗費資金至少在10億美元。各種銷售和流通成本,比如進口藥的關稅、增值稅等,最終也落到消費者頭上。
即使是已經在國外獲得審批的藥物,要想在國內流通,依然要重新完成臨床試驗,才能審批通過,毋庸置疑,審批的費用也是由消費者買單。
針對這個問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藥劑科主任李國輝表示,不僅是靶向藥,無論是什么藥物,剛上市的時候價格都十分昂貴。為了解決新上市藥物價格偏高的問題,國家也采取了啟動國家價格談判機制,或者將抗癌藥物納入醫保等應對措施,目的都是為了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有人問,靶向藥效果好,為什么醫生不給每位癌癥患者使用?
實際上,由于靶向藥具有靶點明確的特點,因此在使用靶向藥之前,一定要做基因檢測,看是否存在治療靶點。只有存在治療靶點的患者才能使用,不存在治療靶點的患者不能使用,如果強行使用,會增加疾病進展和死亡風險。
另外,由于靶向藥價格昂貴,很多家庭都承擔不起,因此只能選擇價格較低的“代替藥物”。比如肺動脈高壓,靶向藥物一年就需花費30萬,因此大部分患者只能選擇“偉哥”,這種同樣可以治療肺動脈高壓的藥物。
三、靶向藥物有3大注意事項,患者一定要知道
所以,能吃靶向藥,是一種福分。需要注意的是,適合使用靶向藥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了,還要知道以下幾點:
靶向藥忘了吃,首先應該看一下距離下一次服藥還有多長時間,如果還有12小時或者12小時以上,就要盡快補服。如果不足12小時,就沒有補服的必要了,也不必在下一次服藥時增加藥量。
因為靶向藥屬于長期藥,偶爾忘記服用一兩次影響不大,但還是盡量不要漏服,可以調好鬧鐘提醒自己按時服藥。
服用靶向藥的數量并不能決定靶向藥的抗癌效果,不同靶向藥的服用次數和劑量,都是經過長期的臨床試驗得出的,患者要嚴格按照醫囑執行,千萬不能憑自我感覺,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只有按時按量服用,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大部分的靶向藥需要通過CYP3A4酶代謝,有一些水果,比如石榴、西柚等含有的一些成分,會抑制CYP3A4酶的活性,影響靶向藥的吸收和利用,降低藥效,所以服用靶向藥期間不宜食用上述水果。
此外,有一些含有糖皮質激素、異煙胺等成分的藥物,會導致CYP3A4酶含量過高,使靶向藥代謝速度過快,降低藥效,服用靶向藥期間也不宜服用。如果一定要服用,應該最少間隔2小時。
如今,靶向藥的價格不斷下調,也有越來越多的靶向藥納入醫保的行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癌癥患者獲益。
參考資料:
[1]《靶向藥物的作用機理》.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腫瘤科護理平臺.2019-03-27
[2]《中國藥聞會客廳丨靶向藥真的是天價嗎?》.中國藥聞.2020-01-10
[3]《靶向藥物的這些服藥注意事項,臨床醫生和患者都應該關注!》.腫瘤資訊.2020-09-25
劉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