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秘籍君大家聽說過“臍帶血”嗎?估計,應該在追電視劇時聽到過吧?一般都是劇中有小孩生病,各種方法都嘗試過了,就是沒有辦法治好,最后父母只好再次懷孕,然后用“臍帶血”給孩子保命。所以,想起“臍帶血”,很多人會覺得父母這樣是在“利用”一個孩子
文|秘籍君
大家聽說過“臍帶血”嗎?估計,應該在追電視劇時聽到過吧?一般都是劇中有小孩生病,各種方法都嘗試過了,就是沒有辦法治好,最后父母只好再次懷孕,然后用“臍帶血”給孩子保命。
所以,想起“臍帶血”,很多人會覺得父母這樣是在“利用”一個孩子去拯救另一個孩子,讓人心里多少有點不是滋味兒。
現在,我們不討論劇情,就說說實際問題吧。花大價錢保存“臍帶血”,關鍵時真能派上用場嗎?聽聽科學解釋再說。
什么是“臍帶血”?它到底有什么用處?
所謂“臍帶血”,就是在胎兒出生后,臍帶結扎并剪斷后,殘存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一般人生完孩子,這些血液都是不要的,醫生會直接處理掉。但是,先前有研究表明,臍帶血中含有造血干細胞,可以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還能治療80多種疾病呢。于是,就有人開始重視臍帶血,也就有了保存臍帶血的現象。
說起臍帶血可以治療80多種疾病,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白血病,沒錯。此外還有再生障礙性貧血、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神經母細胞瘤、骨髓發育不良癥候群等疾病,確實很有用。
就比如治療白血病,比骨髓移植更有優勢。首先,獲取臍帶血不需要另外做手術,只需要在胎兒出生斷臍帶時醫護人員采集血液即可,這比找志愿者捐贈配型方便省事。其次,臍帶血配型成功率比骨髓配型成功率更高,可以給患者更大的治愈希望。
一個人出生時保存的“臍帶血”,關鍵時自己可以用嗎?
既然臍帶血如此有用,很多人會說,那孩子出生后,干脆都保存臍帶血得了,以防萬一。其實,這個想法雖好,但是并不現實。因為,一個人出生時保存的“臍帶血”,關鍵時自己基本上不能用。原因如下:
①臍帶血僅夠10歲以下孩子使用,保存過程中,干細胞還會逐漸減少
其實,胎兒出生后醫護人員采集到的臍帶血通常只有50-80ml,僅夠10歲以下孩子使用。而且,在保存的過程中,臍帶血還會逐漸減少,幾年后還會損失殆盡,失去其造血功效。所以,如果自己用,10歲前用不上,成年后想用也沒有什么效果了。
②自己生病,保存的臍帶血可能也有問題
之前,我一個表姐家兒子得了白血病,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骨髓,最后不幸去世。后來,我表姐又懷孕了,生產時她對醫生說,能不能把這個孩子的臍帶血保存起來,以防以后孩子有什么病,這也算是一種保障。當時,醫生告訴她,很理解她之前失去孩子的心情,但是如果孩子以后真的再生病,那可能保存的臍帶血也有問題,不僅無法做治病保障,反而使用后還會導致更好的復發率。
一個人出生時保存的“臍帶血”,關鍵時自己基本上用不上。既然如此,有人會說了,自己用不上萬一其它兄弟姐妹,或者有血緣關系的家人能不能用上呢?其實,根據數據顯示,一個孩子的臍帶血,與自己兄弟姐妹吻合的概率約為25%,跟其他親屬的吻合率就更低了。所以,電視劇中,父母再生一個孩子去拯救另一個孩子的橋段,其實也是碰運氣,想多試一個方法。
那么,到底有沒有必要花大錢保存“臍帶血”呢?
對于臍帶血的功效,適用范圍,科學解釋的很清楚。但其作為一個證處在探索階段,治愈的疾病又有限(比如,在應用在自身遺傳疾病上,可能就沒有什么用)的方式,我們要科學、理性地去看待。
而且,保存臍帶血花費不少,大概要好幾萬,因為每個地方存在差異性,有的一年就要一兩萬。所以,長期保存臍帶血,其實沒什么必要。在美國,相關研究部門,都是鼓勵父母把孩子的臍帶血捐獻給公共血庫,以便真正需要的孩子可以配型成功。
而我國,目前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還在籌建中,等到真正發揮臍帶血的公益性,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私人花大價錢保存臍帶血,目前并不鼓勵。當然,如果個人想以防萬一,也可以向當地相關部門查詢,看看該怎么保存比較合適。
【話題討論:網友們,你了解過臍帶血可以治病的知識嗎?你會花大價錢保存孩子的臍帶血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咨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答案!
馬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