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家好,今天受邀給大家分享我的這段種牙經歷,希望能讓大家對種植牙手術全流程及相關費用有所了解,也希望大家能夠少走彎路少踩坑。(壹)18年的時候,我壞了兩顆臼齒,那個時候沒太放在心上,因為它們不痛,對我的生活也沒有什么影響。轉眼到了20年,就
大家好,今天受邀給大家分享我的這段種牙經歷,希望能讓大家對種植牙手術全流程及相關費用有所了解,也希望大家能夠少走彎路少踩坑。
(壹)
18年的時候,我壞了兩顆臼齒,那個時候沒太放在心上,因為它們不痛,對我的生活也沒有什么影響。
轉眼到了20年,就在我都快忘記這件事的時候,它們發作了,隔三差五的疼。
去看牙醫,醫生說齲壞到牙根了,根管治療也沒用,只能拔除。
問了一下拔牙的價格,一顆兩百多,拔兩顆牙加拍一個牙片一共六百,不算貴,我就應下了。
那是20年12月28號,我拔掉了兩顆壞牙,一場手術前前后后也就花了十來分鐘,效率很高。
拔完牙,還沒來得及高興,醫生就跟我講起了缺牙的壞處,想讓我再種兩顆牙。我說考慮考慮,沒有當場答應他。
(貳)
回到家我上網搜了一下,發現像我這種臼齒缺損的情況,確實是需要做種植牙或者固定義齒的。
因為我拔的兩顆牙,一顆在左下,一顆在右上。這種情況如果不將缺牙補齊,不僅會影響吃飯,還會導致牙齒位移,引起更多問題。
在種植牙和固定義齒之間,我沒有猶豫很久,因為做固定義齒的話,就得做冠橋,這樣得磨掉我缺牙兩邊正常的牙齒,一共要磨4顆牙,有些不值。
相比之下,還是種植牙劃算一些,可以用很久,也不用磨掉正常的牙齒。
做足功課之后,我又去找了醫生,說明了想做種植牙的打算。
醫生看了我之前拍的片子,說我牙槽骨還算不錯,而且運氣很好,右上缺牙部分的牙槽骨厚度足夠,可以種植,不然還得做一個上頜竇提升術,那樣又得多花5000塊錢。
種植牙分為即刻種植(拔牙后就種植)、早期種植(1-2個月后種植)和延期種植(6個月后種植)。
我的情況并不適合即刻種植,需要先回家休養一個月,到時候再根據檢查結果決定是否安排手術。
一個月后,已經是一月底二月初了,本來打算去醫院檢查,但老婆說馬上要過年了,過年前去醫院不太好,而且過年就是吃吃喝喝,現在做了手術,到時候只能干看著,也不好。
我覺得有道理,就和醫生說明了情況,醫生也說沒問題,讓我二月底的時候再去。
(叁)
過完年,2月的最后一天我再次回到了醫院,醫生給我做了牙齒的全景掃描,看完片子之后說沒問題,可以手術,就和我談起了方案和價格。
最后我還是選了一個套餐,就是前前后后所有的費用都算在里面,一共14300元。
交完錢差不多就中午了,醫生讓我先去吃個飯,吃點想吃的、好吃的,下午再來手術。
我當時嫌麻煩,找個館子隨便對付了幾口,后來十分后悔,因為手術后啥都不能吃......
下午的手術,比之前拔牙要嚴肅得多,醫生先是用碘伏給我做了個全臉消毒,然后又給我穿上了手術服,臉上還蓋了一塊手術布,只漏出嘴和鼻孔的那種。
做完術前準備,接下來就是打麻藥。
麻醉之后沒有痛感,但感覺得到醫生在用各種工具在我嘴里進進出出,還能聽到鉆頭的聲音。
另一旁,一個小護士在幫忙用吸管吸口水,每隔一會兒會讓我把嘴合上休息一下,我估計是為了防止一直張著嘴導致下巴脫臼。
除此之外,倒也沒什么其他感覺,就是配合著張嘴閉嘴就行,大概20多分鐘,一側的種植體就已經種進去了。
護士讓我合上嘴休息了一會兒之后,就是另一側的種植手術了,時間和之前差不多,也是20多分鐘搞定。
我是2點鐘進手術室的,從手術室出來是3點多一點,也就是說整個手術前期準備加種植過程,大概花費了一個小時。
做完手術后,得一直含著紗布,含上二三十分鐘,直到不出血為止。
這個時候,醫生和我講解了一些術后注意事項,基本和拔牙差不多,都是不要用舌頭舔、不吃刺激性食物,多休息,有不適感及時聯系醫生等等。
不過,這只是第一期手術,就是在牙槽骨里植入了種植體,大家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在牙齒缺失的地方打進去了兩顆螺釘。
第二期手術是安裝基臺,不過那得三個月之后,因為要等待牙槽骨恢復一段時間,讓種植體更加穩固。
(肆)
第一期手術完成后,當時沒有什么感覺,應該是麻藥的藥勁還沒過。
幾個小時之后,就感覺到明顯的脹痛。畢竟骨頭里多了兩個東西,沒有反應是不可能的,聽醫生的話去買了一些止痛藥和消炎藥。
那段時間,我發自內心地覺得麻醉劑和止痛藥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沒有之一!
當天晚上是真的難熬,睡又睡不著,醒又醒不了,迷迷糊糊撐到天亮,結果發現臉腫成了一個豬頭。
馬上聯系醫生,醫生問了我一些情況,然后說問題不大,繼續吃藥就行。
又熬了兩天,傷口處不再有痛感了,腫也慢慢消了下去。大概一個星期后,再無不適感,基本恢復正常。
又過了一個星期,也就是2021年3月15號,我第4次前往醫院。
這次是去拆線,因為第一期手術是把牙齦切開了的,手術后進行了縫合。此時已經距第一期手術已經過去了半個月,是和醫生約好的拆線時間。
拆線也不痛,沒有什么感覺,兩顆牙拆線也就花了一分鐘左右,真是排隊兩小時看病一分鐘......
拆完線就可以正常吃東西了,醫生讓我三個月后再去檢查,看是否達到可以安裝基臺的條件。
(伍)
種植牙手術分為三期,可以簡單理解為:
第一期:在牙槽骨里種進去一根螺釘,作為牙根;(種植體植入)
第二期:在螺釘上接一顆金屬頭,以后好裝牙齒;(基臺安裝)
第三期:將假牙和金屬頭連接在一起。(牙冠安裝)
2021年6月19號,也就是第一期手術三個月后,我第五次前往醫院,準備做第二期手術,安裝基臺。
第二期的手術很簡單,手術流程和之前也沒有什么區別,打完麻藥張開嘴就行了。不過這一次比第一期快很多,兩顆牙只花了不到半個小時。
具體的操作我也是問了醫生才知道:得先劃開愈合好的牙齦,找到第一期植入的種植體,然后將基臺連接在種植體上,最后縫合牙齦。
可憐的牙齦......所以,15天后我還得再去一趟醫院拆線。
2021年7月3號,我第六次前往醫院,拆線。和之前一樣,分分鐘就搞完了,也沒有什么痛感。
然后醫生叫我一個星期后再來做牙模,我也不知道為什么要等一個星期,反正人已經麻了,對醫院比家還熟悉,無所謂了。
2021年7月10號,我第七次前往醫院,做牙模。這一次去醫院的體驗不太好,因為做牙模的時候一直想吐。
具體流程是這樣的:
首先,醫生給我將嘴里的基臺取了出來,然后又扭上去一根長金屬桿(轉移桿);接著,給我嘴里放了一種像橡皮泥(藻酸鹽)一樣的東西,讓我咬著。
這個東西咬在嘴里的時候一直想吐,我撐了大概20分鐘,等它變硬之后,醫生才讓取出來。
這一步叫做印模,做完牙齒印模,醫生又打發我回去了,因為還要把印模交給工廠,由工廠根據模具去制作牙齒,把牙齒寄過來后才可以做第三期手術。
2021年7月14號,醫生通知我牙齒到了,晚上可以去做第三期手術。于是下班后,我第八次前往了醫院。
好在這一期并沒有什么需要開刀的環節,醫生先是將基臺取了下來,然后把牙冠安裝了上去,再把連接好的牙齒一起安裝在了我嘴里。
安裝好后,先是讓我咬一張硬紙片,然后又給打磨了一番,前前后后也是用了大概半小時。
做完這步,整個種植過程就完成了!
種好的牙齒前幾天會有一些脹感,不過過一段時間就正常了。如果一周后還有不適感,就要去找醫生處理,應該是大小不合適,需要再調整一下。
好在我過兩天就恢復正常了,終于不用再進醫院了,如獲新生!
(陸)
以上就是我的種牙經歷,希望能夠幫到大家!最后,給大家總結一下吧:
種植牙過程:
前期:拍片、拔牙、等牙槽骨恢復(1-3個月)。
第一期:種植種植體,等拆線(半個月),等牙槽骨穩固(3個月)。
第二期:安裝基臺,等拆線(1周)。
第三期:做牙模,等牙冠(1-5天),安裝牙冠。
從20年12月27日開始,到21年7月14日正式結束,歷時整整7個半月。期間,共前往醫院8次,共花費14500元左右(計入了消炎藥之類的費用)。
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場持久戰!勞心勞力,勞民傷財!
趁此機會,我也想規勸大家:真的要好好保護牙齒,一顆牙,能為你省一大筆錢!而且前期的治療真的便宜又輕松,千萬不要拖,越到后面越費時間越費錢!
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