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每年四月份,日本櫻花爛漫時,新一季的春拍也正蓄勢待發,藝術之花也在這個國度競相綻放。將于3月27日至31日舉辦的上氏拍賣2021年春季拍賣會,十二大專場,近900件精彩拍品,可謂繁花錦簇,燦爛輝煌。開拍在即,時不我待!一直以來,上氏拍賣秉承
每年四月份,日本櫻花爛漫時,新一季的春拍也正蓄勢待發,藝術之花也在這個國度競相綻放。將于3月27日至31日舉辦的上氏拍賣2021年春季拍賣會,十二大專場,近900件精彩拍品,可謂繁花錦簇,燦爛輝煌。開拍在即,時不我待!
一直以來,上氏拍賣秉承“生、真、精”的宗旨,堅持從本土私人藏家及藝術機構手中征集甄選,拍品品質過硬、生貨云集。此次春拍亦不例外,大批當地老牌藏家早年從中國文物商店、進出口公司,以及日本專業藝術品機構的書畫、古董藝術品,來源可靠,傳承有序,紛紛首次亮相上氏春拍。滿滿的生貨靚物,不失為藏友們尋寶撿漏絕佳選擇。
據行方介紹,本次所征集到的拍品堪稱精品薈萃,徐悲鴻《喜上柳枝》、王一亭《秋山楓色》、吳昌碩《云想衣裳》、齊白石《紅梅》、溥儒《柳岸牧牛》等書畫作品,以及《金油滴建窯碗配剔犀如意紋盞托》《白石款田白石浮雕云龍紋印章》《北齊加彩馬》等古董藝術,皆是極為難得的精品珍藏,可遇不可求,值得藏家重點關注。
但要說此次最為亮眼的重磅拍品,還要數如上這件吳昌碩的《蘭石風竹屏風》。眾所周知,吳昌碩以充滿金石味的大寫意花鳥畫著稱,其作品大多敷色濃麗,艷而不俗,帶著海派藝術雅俗共賞的鮮明特征。不過是次拍賣中,上氏征集到了這件《蘭石風竹屏風》,純粹以墨創作而成,在市場上并不多見,故而顯得分外珍貴,成為本次拍賣中引人注目的焦點。
這件墨筆繪就的《蘭石風竹屏風》,清澹素潔,格調高雅,充滿了濃郁的文人氣息,完全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讓我們看到了吳昌碩作為文人清新雅致的一面,更了解到其作品的多元面貌,以及在審美上所達到的高度。
當然結合作品本身所描繪的題材內容來說,純水墨的創作方式,也是與蘭花、竹子這兩種象征“君子”品格的物象內在一致的。中國文人畫的鼻祖王維,曾言:“夫畫道之中,水墨最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以純粹的水墨去表現蘭花、竹子,更能讓觀者不拘于物象的表面特征,而直抵其內在的自然品性,感受到蘭花的質樸文靜、淡雅高潔,體悟出竹子的虛心有節、挺拔灑脫。
《蘭石風竹屏風》局部
這幅作品畫于1917年,是年吳昌碩已是七十四高齡,無論在筆墨技巧,還是個人藝術風格上,都到了相當成熟高妙的階段。在這件作品中,他老辣的線條與皴擦筆跡,富于金石味兒的個人特色,在蘭葉、土石、竹枝中無不自然鮮明,觀之讓人回味無窮。
最后從來源上講,本品出自于日本四國老牌政治家族的珍藏。日本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居,文化上深受中國的影響。不少人對于收藏中國藝術抱有濃厚的興趣,而四國政治家族相較于普通大眾,在收藏上更具優勢,所藏書畫自然多品質上乘。這件吳昌碩之作的來源于此,也頗為讓人放心。
書畫精品甄選
Lot 272
徐悲鴻 喜上柳枝
設色紙本 立軸 1943年作
81.7×26.7cm 約2.0 平尺
JPY:1,800,000-3,600,000
RMB:110,700-221,400
款識:鶴笙先生方家教。癸未秋,悲鴻。
鈐印:「悲」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蝸廬美術館)
展覽:「中國歷代書畫展」(蝸廬美術館1F)
說明:文物商店舊藏
Lot 274
謝稚柳 花鳥竹石
設色紙本 立軸
86.7×39.5cm 約3.0 平尺
JPY:2,800,000-8,000,000
RMB:172,200-492,000
款識:細枝風響亂,疏影月光寒。魚飲溪堂謝稚柳。
鈐印:「稚柳」、「謝稚之印」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蝸廬美術館)
展覽:「中國歷代書畫展」(蝸廬美術館1F)
Lot 276
黃賓虹 篆書七言聯
水墨紙本 立軸
149.2×24.8cm×2 約3.3 平尺(每幅)
JPY:1,800,000-2,800,000
RMB:110,700-172,200
款識:羹墻喜龍唐虞遠,圖畫丹青真夏微。賓虹。
鈐印:「賓虹」、「原名質」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蝸廬美術館)
展覽:「中國歷代書畫展」(蝸廬美術館1F)
說明:文物商店舊藏
Lot 277
傅抱石 金陵春江
設色紙本 立軸
44.5×48.5cm 約2.0 平尺
JPY:3,500,000-8,000,000
RMB:215,300-492,000
款識:抱石金陵寫。
鈐印:「傅」、「一九六〇」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蝸廬美術館)
展覽:「中國歷代書畫展」(蝸廬美術館1F)
傅抱石受清朝山水畫家石濤的風格啟蒙,1933年留學日本帝國美術學校,回國后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在藝術創作上他堅持以「師古人之心,不師古人之跡」為信條,追求新的表現,被稱為畫、史、印大師。傅抱石尤擅表現水,水無形卻多變,雨水、河流、湖泊、泉水、瀑布、霧氣等。「煙中每有無根樹,雨外尤多沒骨山」,五十年代以后傅抱石著力于表現江南風光,尤其迷戀于描繪江南春色,這件金陵春江,左側雙柳青翠欲滴,柳條若隱若現,表現出南方多雨季節沾衣欲濕的空蒙氣氛。湖面平靜沒有一絲漣漪,傅抱石在空白處加了三艘小漁船,沒有用任何一筆來表現水紋,卻滿是煙波浩渺,遠處水氣霧靄,一片清婉多情的江南春色。此作品應創作于1960年代,此時的傅抱石,出版了個人畫集《傅抱石畫集》,郭沫若為之作序,并在序中題「我國繪畫,南北有二石。北石即齊白石,南石即傅抱石」。剛與關山月合作完成繪制了人民大會堂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使傅抱石在中國畫壇上奠定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地位,在畫壇享有盛譽。
傅抱石在《壬午重慶畫展自序》中說:“我認為中國畫需要快快地輸入溫暖,使僵硬的東西先漸漸恢復它的知覺,再圖變更它的一切。換句話說,中國畫必須先使它「動」,能「動」才會有辦法。單就山水論,到了晚明——約當吳梅村所詠「畫中九友」的時代——山水的發達已到了飽和點。同時,山水的衰老也開始于這時期,一種極富于生命的東西,遂慢慢消縮麻痹,結果僅留若干骸骨供人移運。中國畫學上最高的原則本以「氣韻生動」為第一,因為「動」,所以才有價值,才是一件美術品。”傅抱石作品的存世量約在3000幅左右,遠不及齊白石、張大千的十分之一。近年來,傅抱石過千萬元作品頻頻在世界各大拍場出現,并在逐年攀升中,成為近現代書畫市場關注的焦點。
Lot 287
吳昌碩 富貴花開
設色紙本 立軸 1918年作
131.7×32.9cm 約3.9 平尺
JPY:2,800,000-8,500,000
RMB:172,200-522,800
款識:酒滿金壘,富貴花開。詠花愧乏青蓮才。戊午冬,吳昌碩年七十五。
鈐印:「吳俊之印」、「吳昌石」、「一狐之白」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蝸廬美術館)
展覽:「中國歷代書畫展」(蝸廬美術館1F)
說明:帶盒
吳昌碩,清末著名書畫家,篆刻家。原名俊卿,字昌碩,別號苦鐵,浙江安吉人。少年時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書,印刻。他的楷書,始學顏魯公,繼學鐘元常;隸書學漢石刻;篆學石鼓文,用筆之法初受鄧石如,趙之謙等人影響,以后在臨寫《石鼓》中融匯變通。吳昌碩擅長寫意花卉,他以篆籀之筆入畫,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章法融入繪畫之中,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墨筆寫籃花,篆籀勾老梅,靈石大筆潑點,牡丹瀟灑飄逸,所作花卉木石,貴而不驕、艷而不俗,用筆敦厚老辣,氣勢雄壯,表現著旺盛的生命氣息。
Lot 288
吳昌碩 蘭石風竹屏風
水墨紙本 屏風 1917年作
136.0×67.5cm×2 約8.3 平尺(每幅)
JPY:12,000,000-28,000,000
RMB:738,000-1,722,000
款識:<一>、一竿寒綠影婆娑,雪后蕭蕭近水坡。儻遇伶倫制為笛,春風吹出太平歌。歲寒抱節有霜筠,野火燒山未作薪。莫咲離披無用處,猶堪傅帚掃黃塵。丁巳十月,吳昌碩年七十四。
<二>、學青藤而仍似板橋,古人之不可及有如此,老缶時客滬上。
<三>、臨橅石鼓瑯琊刻,戲為幽蘭一寫真。中有離騷千古意,不須攜去賽錢神。丁巳孟冬月,安吉吳昌碩年七十有四。
鈐印:「俊卿大利」、「昌碩」、「虛素」、「染于蒼」、「蕪青亭長飯青蕪室主人」、「雄甲辰」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蝸廬美術館)
展覽:「中國歷代書畫展」(蝸廬美術館1F)
蘭,質樸文靜、淡雅高潔,被喻為花中君子,自宋末趙孟堅開始,歷代書畫名家都有傳世的蘭花圖,「蕙質蘭心」比喻心地純潔,質量高雅, 也寓指「中國心」。竹,「未出土時先有節,便凌云去也無心」,被賦予了高風亮節、節節高升的寓意, 最早可追溯到魏晉時期。竹的挺拔灑脫、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國文人的人格追求。此蘭石風竹雙屏不著一絲顏料,完全以水墨繪成,其堅貞、清雅、高尚的君子之風一直是文人所向往達到的,水墨畫那種推崇平淡自然,不矯揉粉飾,追求筆外之意等審美特質,也是文人畫家們最為得心應手的抒情方式。蘭依石而生,如同一根根鋼骨,又如煉鐵時濺出的鐵水花, 樸野粗獷,烈氣橫生。如果說蘭花是點,蘭草是線,那么畫面上方的石頭就是不可缺少的「面」元素。石頭外延完整,和錯雜繁蕪的蘭草形成對比,令畫面于繁亂中不失齊整,野蘭配蒼石,用筆率意,施墨潤澤,以金石的古雅中和主體意向的野逸奇崛。在蘭石一屏的右下角,有一方「雄甲辰」, 為吳昌碩后期常用印之一。吳昌碩誕生于1844甲辰年肖龍,故于1904年又逢甲辰時,專為自己鐫了一方大田黃印「雄甲辰」,以寄托剛正自強,強雄的氣勢。此印有邊款:「《雞跖集》載,裴度有遺以槐癭者。郎中庾威曰:此是雌樹生者。度問威年,云:與公同甲辰。度笑曰:郎中便是雌甲辰。予于道光甲辰年生,古人既有雌甲辰, 予曷不易之以雄,以壽諸石。光緒三十年,歲次甲辰, 適為缶道人周甲開始, 特識。」
Lot 295
齊白石 白沙所見
設色紙本 立軸
133.8×33.2cm 約4.0 平尺
JPY:2,800,000-8,500,000
RMB:172,200-522,800
款識:枝亂案交加,葉大耳尖義。自從過白沙,天下無枇杷。新句再題第二幅,白石。
鈐印:「老白」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蝸廬美術館)
展覽:「中國歷代書畫展」(蝸廬美術館1F)
說明:帶盒
齊白石從27歲始畫枇杷。此作品枇杷從右下角斜入畫面,枝干穿插交錯而又層次分明,淡墨和飛白讓枝條更顯遒勁。枇杷果實挨挨擠擠,高低錯落,以藤黃點染,焦墨點蒂,顯得飽滿而又香甜綿軟,墨葉修長,俯仰向背,以重墨勾出脈絡,襯托果實的嬌嫩,自成格局。右側一枝往上延伸,枝干直挺,一筆寫就。草民出身的他,做勞力木匠為生的經歷,一度成為業界譏諷的笑料,說他格調不高。而這些說法并沒有抹殺其影響力,齊白石在畫史中的地位,正是在同代乃至前代畫家的比較中被廣泛認可,接受及確立的。齊白石深知自己的出身,他無需殫精竭慮的考慮體制改革、轉型,他擁有農民的幽默和智慧,坦蕩而樂觀,也使他具有發現美的「童趣」與「天真」,給了其作品愈加旺盛的生命力。他畫的蔬果,一看就是來自人間的,接地氣。他的畫,反對不切實際的空想,畫筆所出,流露皆是本心。初看覺得趣意橫生,而細品,則感受到有筋有骨,有皮有肉,耐看而禁得住推敲。
Lot 296
齊白石 群蝦
水墨紙本 立軸 1948年作
95.6×35.2cm 約3.0 平尺
JPY:1,300,000-2,300,000
RMB:80,000-141,500
款識:若巖鄉先生正畫。白石年八十又八矣。
鈐印:「齊白石」、「風前月下清吟」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蝸廬美術館)
展覽:「中國歷代書畫展」(蝸廬美術館1F)
Lot 303
月潭(元) 猿戲圖
水墨絹本 立軸
123.4×58.6cm 約6.5 平尺
JPY:1,600,000-2,800,000
RMB:98,400-172,200
款識:月潭。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蝸廬美術館)
說明:帶盒
Lot 310
佚名(明) 蘆雁圖
設色絹本 立軸
22.1×22.9cm 約0.5 平尺
JPY:1,200,000-2,800,000
RMB:73,800-172,200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蝸廬美術館)
說明:雙盒
Lot 314
邊景昭 罌粟群雞
設色絹本 立軸
131.6×61.6cm 約7.3 平尺
JPY:800,000-1,800,000
RMB:49,200-110,700
款識:值文華殿大學士錦衣指揮隴西邊景昭制。
鈐印:「邊景昭印」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蝸廬美
術館)
展覽:「中國歷代書畫展」(蝸廬美術館1F)
說明:帶盒
邊景昭,字文進,明朝永樂、宣德年間的畫家,江浙延平路沙縣(今福建)人。性閑放,喜交游,酷嗜觀察花木禽鳥,常學邊鸞寫生法,擅長翎毛畫,其翎毛畫以工筆重彩法見長。洪武十八年(1385年)游荊州(今屬湖北江陵縣),曾投奔湘王朱柏。永樂年間應征入宮,并待詔內廷。他的翎毛畫與蔣子成的人物畫、趙廉的虎畫,被稱為「禁中三絕」。洪熙元年(1425年)任錦衣指揮之職。宣德元年(1426年)在武英殿待詔任上因受賄薦舉罪被革職為民,當時已七十余歲。晚年仍以作畫為生。有子邊楚芳、邊楚善、邊楚祥。
Lot 315
陳道復 春喧
水墨綾本 立軸
101.0×34.5cm 約3.1 平尺
JPY:300,000-600,000
RMB:18,500-36,900
款識:春是花時節,紅紫各自賦。勿云薄脂粉,適是表貞素。道復。
鈐印:「陳道復印」
明代畫家。初名淳,字道復,后以字行,改字復甫,號白陽山人,漢族,長洲(今江蘇省蘇州)人,諸生。嘗從文征明學書畫,工花卉,亦畫山水,書工行草;畫擅寫意花卉,淡墨淺色,風格疏爽,后人以與徐渭并稱為青藤、白陽,有《白陽集》。
Lot 316
董其昌 仿大癡山水
設色絹本 立軸
90.9×30.1cm 約2.5 平尺
JPY:300,000-500,000
RMB:18,500-30,800
款識:大癡畫法超凡俗,咫尺山河千里遙。獨有高人趙榮祿,賞伊幽意近清標。玄宰畫并題。
鈐印:「太史氏」、「董其昌印」、「畫禪」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蝸廬美術館)
展覽:「中國歷代書畫展」(蝸廬美術館1F)
說明:帶盒
董其昌,字玄宰,號思白、思翁,別號香光居士,直隸華亭縣(今上海松江區)人。明朝政治人物,書畫藝術家。萬歷己丑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與邢侗、張瑞圖、米萬鐘合稱晚明四家。董其昌繪畫擅長山水,師法董源、倪瓚等人,喜純用水墨。書法初學顏真卿的《多寶塔帖》,之后改學虞世南,又溯及魏、晉,臨摹鐘繇、王羲之,參以李邕和柳公權,特色「平淡天真」。
Lot 323
藍瑛 秋景
設色絹本 立軸
148.2×52.2cm 約7.0 平尺
JPY:200,000-500,000
RMB:12,300-30,800
款識:仿趙子昂意于西湖客舍,西湖老農,藍瑛。
鈐印:「田叔」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蝸廬美術館)
展覽:「中國歷代書畫展」(蝸廬美術館1F)
說明:帶盒
藍瑛,字田叔,號蝶叟、石頭陀、西湖外民、西湖外史、東郭老農等。錢塘人。明末清初中國畫家。
Lot 328
董誥 山水
水墨紙本 手卷
29.1×359.7cm 約9.2 平尺
JPY:200,000-500,000
RMB:12,300-30,800
款識:栗留呼醒仙游夢,洞壑虛無嵐翠空。意里尚存三迭水,眼前猶見百盤松。有田有屋云堆處,半郭半邨山影中。筆墨自娛聊爾爾,不貪人喚作盧鴻。董誥。
鈐印:「董誥之印」、「蔗林」
鑒藏印:「君和珍秘」、「蓮樵鑒賞」
出版:《蝸廬寶笈——中國歷代書畫》(蝸廬美術館)
展覽:「中國歷代書畫展」(蝸廬美術館1F)
董誥,字雅倫,號蔗林,浙江富陽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嘉慶年間,超拜東閣大學士。后晉太子太保、授文華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
古董藝術精品甄選
Lot 701
金 油滴建窯碗配剔犀如意紋盞托
H:5.8cm D:12.0cm
JPY:300,000-1,200,000
RMB:18,500-73,800
Lot 719
武比谷作純金船置物
H:15.5cm 重量:297g(船本體)
JPY:800,000-1,800,000
RMB:49,200-110,700
說明:“純金”款。鍍金底座,武比谷作。
Lot 771
饕餮紋獸耳青銅簋
H:14.5cm 口徑:20.5cm
JPY:3,200,000-8,500,000
RMB:196,800-522,800
說明:底有銘文。
Lot 852
清 夔龍紋松花石天地蓋長方硯
H:0.4cm L:9.3cm W:5.9cm
JPY:150,000-500,000
RMB:9,200-30,800
“乾隆年製”款
Lot 900
北齊 加彩馬
H:69.5cm L:62.0cm
JPY:600,000-1,500,000
RMB:36,900-92,300
來源:瀨良石苔堂(大阪)。
說明:馬鞍可移動。
Lot 914
清·雍正 釉里紅三多紋盤(景德鎮窯)
H:4.1cm D:18.0cm
JPY:1,200,000-3,200,000
RMB:73,800-196,800
參考:1966 平凡社刊 陶器全集第16 卷《清朝的官窯》P1.No38。
Lot 917
清.康熙 螺鈿三段桌
H:48.8cm L:27.0cm W:26.0cm
JPY:800,000-2,800,000
RMB:49,200-172,200
來源:蟹仙洞美術館(山形)。
Lot 923
元~明 剔紅屈輪紋香盒
H:3.5cm D:9.2cm
JPY:1,200,000-3,200,000
RMB:73,800-196,800
Lot 961
宋~ 元 剔紅如意紋大盤
H:3.5cm D:29.5cm
JPY:800,000-1,200,000
RMB:49,200-73,800
說明:有裂。
Lot 1015
北齊 石雕菩薩首
H:23.0cm
JPY:800,000-1,600,000
RMB:49,200-98,400
Lot 1018
3-4 世紀 灰泥帝釋天頭像
H:36.2cm
JPY:2,800,000-5,000,000
RMB:172,200-307,500
來源:栗田功先生收藏
說明:右眼框上部、鼻梁部有修理。
帝釋天,全名為釋提桓因陀羅,簡稱因陀羅,意譯為能天帝。本為印度教神明,司職雷電與戰斗,后被佛教吸收為護法神。此佛像面長前額平滑光潔,深眼窩,眼簾微垂,筆直的鼻梁,舒長的鼻翼,上薄下寬的豐滿的嘴唇,現一絲恬美微笑的嘴角。嵌有寶石裝飾的頭巾下是纖細的波浪卷發。造像上和犍陀羅地區的多數佛像壹樣,受希臘羅馬風格影響,不僅富有寫實性,并且融合了印度人物特征形象,在犍陀羅藝術西漸東進的發展中勾勒出精彩一筆。
Lot 1021
六朝 加彩坐俑
H:16.8cm
JPY:100,000-200,000
RMB:6,200-12,300
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