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每年的9月20日是“愛牙日”,今年其中一個宣傳主題就是提倡“從小刷牙”,這一主題意在提高大家對兒童口腔衛生的重視。如果不注意口腔衛生,牙齒不好直接影響消化系統,威脅身體健康。陜西西安一位3歲的寶寶,20顆乳牙只有2顆是好的,其余牙齒全都發黑
每年的9月20日是“愛牙日”,今年其中一個宣傳主題就是提倡“從小刷牙”,這一主題意在提高大家對兒童口腔衛生的重視。如果不注意口腔衛生,牙齒不好直接影響消化系統,威脅身體健康。陜西西安一位3歲的寶寶,20顆乳牙只有2顆是好的,其余牙齒全都發黑,只能通過全麻進行手術。
這位寶寶的媽媽說,孩子一直有晚上喝奶的習慣,有時候喝著喝著就睡著了,喝完奶也沒有注意清潔口腔。因為牙齒長期被奶浸泡,加上娃平時愛吃甜食,不注意刷牙,在2歲的時候娃就有了齲病。因為娃當時的年齡看牙比較抵觸,一直到3歲一檢查才知道齲病已經不樂觀,如果不采取手術,任其發展直接影響到健康。
因為認知誤區,父母不在意孩子的口腔問題,讓一些本來能避免的問題影響娃的健康,就是父母的責任。
嬰兒到了一定月齡會長出牙齒也就是我們說的乳牙,到3歲之前長齊,第一顆恒磨牙會在6歲左右長出,乳牙也會慢慢換掉,直到12-13歲恒牙長齊。換牙的歷程持續幾年,父母掌握好“辭舊迎新”的交替時間,注重娃的口腔健康,避開誤區。
01、乳牙會換掉,有問題不用管
全國第四次口腔健康調查中有數據表明:3歲的兒童有50%都患有齲病。齲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蛀牙”,如果發現不及時沒有得到治療,會損壞牙冠甚至牙功能喪失。如果家長不注重口腔清潔,又不特別關注孩子的牙齒,一旦出現問題再治療已經來不及了。
就如這位3歲的娃18顆乳牙全壞掉,不注重口腔衛生是一方面,家長沒有重視沒有及時就醫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乳牙出現問題,認為換掉就好了,其實不然,牙的問題不會不治自愈,也許等不到換牙就會出現一系列問題牙疼、腫等,娃受罪不說還影響咀嚼能力,阻礙后期恒牙的萌出。
02、寶寶小不刷牙也可以
3歲之前的娃養成清潔口腔的習慣并不是那么容易,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小不刷也沒關系,乳牙遲早也要換掉。其實孩子口腔清潔,從長出第一顆乳牙就應該重視起來,否則一旦乳牙長不好,還會影響換出來的牙質量。換牙如換臉,一口不健康不整齊的牙齒,直接給顏值拉分。
不注意刷牙,口腔細菌侵蝕牙齒,并不是肉眼可以看到的。雖然牙齒很尖硬,但是牙齒上的細菌遇糖發生反應變成酸,侵蝕牙齒,久而久之形成齲洞。
03、嬰幼兒應該以精細食物為主
很多父母擔心寶寶的牙齒咀嚼能力差,就經常給孩子吃糊狀流食,或者把食物切成碎末,這樣阻礙了孩子鍛煉咀嚼力的機會,不利于牙齒,容易出現齲齒。
04、刷牙從幾歲開始?
兒科醫生崔玉濤曾經提倡:幼兒長出牙后,就讓他盡快刷牙,提前適應,保護牙齒。
萌生乳牙時就要注意口腔衛生,這時候可以用手指裹上潔凈的紗布,浸透白開水,一早一晚在寶寶口腔里輕柔地涂擦。
長出第一顆乳牙后,就有意識地讓他感受刷牙,用適合寶寶年齡的牙刷清潔口腔。
2歲后就可以開始刷牙,這時如果用牙膏他并不習慣很容易抵觸或者刷完牙將牙膏咽下去。先用白開水過渡到淡鹽水,等漱口熟練了,再逐步用牙膏。
刷牙并不是簡單的橫豎刷,而是要保證每顆牙里外都要刷到,這個過程需要手指的精細動作和靈活性。寶寶在6歲前很難把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所以最好在父母幫助下,等他熟練到每顆牙都能刷到,就可以獨立刷牙。
05、口腔問題預防為主
預防齲齒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用含氟的牙膏,可以選用兒童專用牙膏,不滿3歲的兒童擠出米粒大小即可,3-6歲每次擠豌豆大小。
在牙齒表面涂一層保護膜也可以有效預防齲齒,這就是窩溝封閉,這樣可以有效地阻擋酸性物質和細菌侵入牙齒。
06、飲食習慣要注意
幫孩子養成合理飲食習慣,也可以對牙齒起到保護作用。兒童身體發育需要大量營養,前提是少糖,比如少吃甜食、餅干和果醬等。
過了1歲的幼兒就減少或斷掉夜間喝奶,減少使用奶瓶;1歲半-2歲根據情況鍛煉不再使用奶瓶,用水杯。
吃飯有規律,粗纖維和果蔬在咀嚼時可以對牙齒有天然的清潔作用。養成晚上刷完牙后,不吃東西的習慣。
很多父母都重視孩子的身高,重視控制體重,這個意識對兒童的發育很有幫助。口腔問題也不容忽視,孩子的口腔健康自出生起就應該重視,否則一旦因為細菌侵入,兒童時期出現齲齒,將會影響他以后的口腔健康。
碎碎念:
預防齲齒要從正確的喂養習慣開始,從給孩子清潔口腔開始,從讓他養成正確的刷牙習慣開始。同時父母也應該經常檢查孩子的口腔和牙齒,有問題能及早發現及早干預。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丁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