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不少人都曾說在成長道路上會迷失自己,進入到社會后也像一個大染缸,都怕逐漸變成自己原先最討厭的那副模樣。隨著人審美的提高,從一開始大家青睞于高眼睛大鼻梁的歐美模樣,演變到后來喜歡日系或韓系的半永久。如果無法借助妝容達到,不少人就會通過整容整形
不少人都曾說在成長道路上會迷失自己,進入到社會后也像一個大染缸,都怕逐漸變成自己原先最討厭的那副模樣。隨著人審美的提高,從一開始大家青睞于高眼睛大鼻梁的歐美模樣,演變到后來喜歡日系或韓系的半永久。如果無法借助妝容達到,不少人就會通過整容整形的外部手段來改變樣貌,卻逃脫不了手術失敗的結局。
近日記者接到了25歲小陳的求助,由于體重偏輕,面部略微有些凹陷的她在去年選擇到婦產醫院以“楊超越”為模板做面部填充,欲達到一個飽滿的baby臉。但半年時間過去了,卻依舊沒有效果,盡管拿出對比圖,但五官看上去還是略顯扁平,和楊超越的差距十分巨大,于是找到院方討說法。
到達醫院后,記者剛拿出一張楊超越的照片,一位醫生就發出質疑:“楊超越是誰?沒提過??!”但這一說法卻遭到了小陳的當場否認。隨后一位專業醫生又給出了說法:“對比一下就知道現在太陽穴的弧度比以前圓滑多了,不僅協調,就連蘋果肌也起來了不少,顯得年輕多了。骨架在這兒放著,根本不可能想整成誰就變成一張誰的臉?!?/p>
小陳堅持自己只想要達到一個飽滿的狀態,而當時醫生也在捏完大腿后確認可以滿足。雙方各執一詞,由于沒有明確到協議也給后續維權增加難度,院方最后表示如果對方對于手術效果不滿意可以做醫療鑒定,但堅稱醫療上沒有任何問題。
此事一出引發了眾網友熱議,有網友表示:去婦產醫院整形是怎么想的?雖然不能說他們專業不專業吧,但是既然有這個資金基礎就應該找到更好的。一看那個醫生反應就知道是裝的,想逃避責任也無需如此刻意吧?也有網友表示:面部填充又不是易容,我覺得既然沒有達到要求就再填一些,反正覺得不夠飽滿,但如果是想追求立體的話還是要動刀。
筆者觀點:
整容并非易容,面容是否好看其實有很多個因素,不僅包括天生基礎,同樣也因自信、幸福感和笑容導致,跟眼睛是否有雙眼皮或者填充多少玻尿酸無關。既然大家選擇在面部上做手術就一定要慎重,既然知道維權難就要提前和院方協商清楚,并把后續賠償寫在合同中。
作為一家有資質的院方,既然患者找上門也要給出一個量身定做的手術方案,不能因為拿到錢就不顧患者的身體以及后續恢復狀態。希望大家都能慎之又慎,不要輕易的因為別人的眼光把自己當成一個試驗品,健康終究是不可逆的。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王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