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1年前,張某武酒后殺人,迅速潛逃,從此杳無音訊。21年后,警方查到一條暗語彩信“南河山頂,文武雙全。值此佳節,奉送祝愿”,就這樣,潛逃異地21年的殺人犯張某武露出水面,終于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白城惡霸酒后殺人張某武是吉林白城洮北區的社會混混
21年前,張某武酒后殺人,迅速潛逃,從此杳無音訊。21年后,警方查到一條暗語彩信“南河山頂,文武雙全。值此佳節,奉送祝愿”,就這樣,潛逃異地21年的殺人犯張某武露出水面,終于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白城惡霸酒后殺人
張某武是吉林白城洮北區的社會混混,在當地十分有名。道上的人說他義氣,但普通人則視其為兇神惡煞。他之所以如此猖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的家庭,張某武的父親在司法機關工作,是法院某庭的庭長,張某武的哥哥,則是一名在執法機關工作的公安干警,公檢法三個執法機構,張某武家就占了兩個。
又因為從小被溺愛,還有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了他囂張跋扈的性格,被人稱為“小老五”。
在25歲之前,這家伙就因為盜竊進過兩次監獄。只不過監獄的教育并沒有讓他改邪歸正走上正途,反而是他到處吹噓,并到處炫耀自己的資本,即便是進局子,他也有能力走出來。
當地人提起張某武,都是十分頭疼,惹也惹不起,打也打不過,就算告上警局,事情不大人家也能安然無恙地走出來,反而是自己要隨時承受被報復的風險。
因此對于張某武,大家都是能躲就躲。然而麻煩并不是你想躲,它就不來找你的。在1997年8月22日晚,張某武又和他的狐朋狗友在外面聚餐,喝得著實不少。
在聚餐結束之后,張某武一個人順著馬路閑逛。人們看到是張某武,紛紛四處躲避,生怕這個混人找自己的麻煩,張某武并不知道自己多遭人煩,只認為大家這是懼怕他的威嚴。
很快張某武來到了一家洗浴中心附近,在這里他發現了一個人,這個人是黃警官。黃警官是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法警支隊支隊長,作為一線的執法人員,自然沒少和當地的小混混們打交道,而且黃警官剛正不阿,對這些人從不會網開一面。
張某武看到黃警官后,想起酒桌上自己的小弟曾說,他與黃警官曾結下梁子,而張某武當時還一拍胸膛,表示要為小弟撐場子,為小弟出氣。
沒想到自己隨便閑逛,竟然就遇到了黃警官,這次一定要給他好看,到時候也能在小弟面前再吹噓一番。想到這里,張某武掏出自己隨身攜帶的尖刀,就沖著黃警官飛奔而去。
黃警官當時處于休假狀態,也喝了點酒,他并沒有注意到張某武。等張某武來到身前,他已經避無可避,直接被張某武連刺三刀,倒在地上當場死亡。
張某武雖然人比較混,但好歹是上過學的,家里還有兩個警務人員,他自然明白殺人的后果。他原本也只是想給黃警官一個教訓,但醉酒之下他下手沒有輕重,竟直接將黃警官殺死。
此時張某武清醒了不少,如果自己留在這里,即便自己老爸和哥哥在公檢法都有關系,也沒有辦法保住自己。于是張某武沒有任何猶豫,迅速從現場離開,從此銷聲匿跡,再也沒有在公眾面前出現。
雖然張某武撤離迅速,但附近依然有目擊者,他們親眼看到了張某武行兇。雖然來不及阻止,但在張某武行兇之后,目擊者馬上報警,并將自己看到的一切匯報給公安局。
二十一年不間斷追兇
一位法警當街被殺,這件事震動了省公安廳,即便是張某武的父親和哥哥,也無法為他做任何的辯護,他們只能沉默。
張某武被直接列為省督捕逃犯,并成立“1997·08·23”殺人案專案組,負責將張某武捉拿歸案。
如果放在今天,想要抓捕張某武可以說是易如反掌。隨處可見的監控,遍布各地的網絡,身份證識別和人臉識別等等,只要張某武有任何舉動,都會被公安人員發現。
但當時是1997年,連手機都還沒有普及,更何況是監控和網絡了。雖然警方出警非常及時,但張某武有較強的反偵察意識,人們也無法得知,他的家人是否在為他提供幫助,因此張某武的下落始終是一個謎。
這起案件一拖就是21年,在這21年中,幾代刑警都想給死去的黃警官一個交代,卻都沒有完成。洮北警方的心里一直憋著一口氣,但這個張某武就像人間蒸發一樣,再也沒有出現過。
2018年7月28日,吉林省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命案積案百日攻堅行動”。白城洮北警方將“1997·08·23”殺人案列為重點攻堅案件,務必要將這件案子完結,將逃亡的張某武捉拿歸案。
為了給百日攻堅行動開一個好頭,白城市公安局副局長、洮北區副區長、公安局長張森親自“點將”,委任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任闖等4人成立專案組,務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張某武找到。
這并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否則這起案件也不會積壓21年之久。但任闖并沒有灰心,他此前就已經研究過這起案件,如今他再次翻閱所有卷宗,希望能找到一些能作為突破口的線索。
在這21年中,警方多次到張某武家中,希望他的家人能夠積極配合,提供一些線索。而且張某武的父親和哥哥都是執法人員,他們應該有這樣的覺悟,更應該勸張某武主動投案。
然而警方每次到張某武家中,雖然他的父親和哥哥都表現得十分配合,但卻拿不出一絲有用的線索,每一次查訪都是無功而返。
不過任闖相信,張某武一定還活著,因為張某武的哥哥曾多次提到“家里早就和這個殺人犯弟弟斷了聯系,而且聽說張某武在外地得病去世了?!?/strong>這明顯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他越是強調張某武已經死掉,就越證明張某武還活著,甚至有可能通過什么隱蔽的方式和家人保持聯系。
一句暗語道出破案關鍵
任闖認為,犯罪分子隱藏的極深,警方如果用常規手段去追查,肯定沒有效果。于是在接下來,他與專案組成員一方面針對該逃犯的行為特征、相貌特點進行一輪又一輪的細致分析,以此推斷該人的大致輪廓。
一方面通過秘密手段,近距離接觸逃犯親屬,希望能從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與此同時,專案組調閱了張某武1987年的盜竊卷宗,希望能夠查到有用的線索。
不過當年的卷宗里只記錄了張某武是1970年生人,由于當時判張某武緩刑,因此卷宗里并沒有張某武的服刑信息,對于這次判刑中有沒有什么徇私枉法的貓膩,由于時間久遠已經無從查證。
任闖等人三管齊下,只要有一方面能有所突破,他們就能順藤摸瓜找到兇手。然而這三個方面沒有任何新的線索,反而是在對其親屬的信息排查中,專案組找到了一條可疑內容。
這是張某武的一個女性親屬手機上曾經收到的一條彩信,當時正值新春佳節,而這條彩信上除了圖片,還寫著“南河山頂,文武雙全,值此佳節,奉送祝愿!”這句話粗看似乎就是一個春節的祝福話語,但仔細看起來似乎又毫無邏輯。
什么是南河山頂?和文武雙全又有什么前后關系?不過這句話之所以讓任闖十分警惕,還在于這句話中的這個“武”字。
張某武的案件困擾任闖太長時間了,連吃飯睡覺他都在想著張某武的案子。這句看起來毫無邏輯的一句話,讓任闖高度警覺,這條彩信的真正含義是什么呢?
任闖此時有一種感覺,破案的關鍵就在這句話,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但他卻始終抓不住。于是任闖閑著沒事就開始念叨這句話,終于在一天午飯之后,任闖靈光一閃。
如果把第一句話反過來念,南河會不會是河南?而山頂會不會就是頂山?河南什么頂山呢?那不就是河南平頂山嗎?雖然這只是任闖的猜測,但這份猜測也并非沒有任何的依據。
張某武是有這樣的文化水平的,寫出這些暗語也并非不可能,為了不放過任何一個線索,專案組馬上調取了發送該彩信的手機號碼,查到了手機號的所有者“張文”。
張文的信息顯示,他的戶籍所在地就是河南省平頂山市,而且非常巧合的是,他的出生日期就是1970年6月8日,與張某武因為盜竊而留下的卷宗信息上的出生日期一致。
之后警方又查到,這個名叫張文的人,曾在2013年在距白城市30公里的洮南市,有過一次住宿記錄。雖然現在交通便利,人們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但這個張文從河南平頂山,跑到吉林的洮南做什么?
而且張文這個名字,和張某武之間,一看也存在著聯系,一文一武,是否說明張某武改名張文開始了新的生活呢?
任闖和專案組成員進行了縝密研判,最后他們得出結論,這個名叫張文的人,很可能就是漂白了身份的張某武,隨后任闖請示洮北分局領導,請求去河南平頂山進行偵查。
而且為了不走漏消息,應該即刻動身,領導聽取了任闖等人的匯報,也當機立斷,讓任闖帶隊,驅車2300公里,前往河南平頂山實施偵查。
如果能夠確定張某武的身份,可以立即實施抓捕,不必再報。這次行動,任闖有一個預感,他們一定能給這起拖延了21年的殺人案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異地抓捕兇手歸案
任闖等人來到河南平頂山之后,迅速聯系了當地的警方,并在當地警方的幫助下,暗中調查張文的底細。
張文在這里號稱“小東北”,經營著一家玉石生意,主要就是開車天南地北的去收購原石,然后在加工出來進行售賣。生意做得還算紅火,日子過得也挺瀟灑的。
既然號稱小東北,他自然是有一口東北的口音,這一點大大增加了他就是張某武的可能。任闖等人雖然沒有見過張某武本人,但他們見過張某武的哥哥,也見過張某武的照片,而他們調查的人,與張某武則有八九分的相似。這些消息加上此前他們的分析,這個張文十有八九就是張某武。
任闖等人為了防止張文逃走,他們決定盡快將其拿下。然而就在專案組準備收網的時候,張文卻駕車離開了平頂山。
這個舉動讓眾人心中一驚,難道他察覺到有人在調查他?還是說有什么人與他通風報信?如果這一次再讓他逃走,那么再想抓到他可就更是難如登天了。
任闖等人對張文的行動進行了大量的分析,他們認為己方的行動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不可能有人給他通風報信。至于在調查中被發現,這種可能性也極低,因為眾人很少在張文面前出現,即便出現對張文來說也只是一個路人而已,于是專案組決定以靜制動,等待張文下一步的行動。
隨后專案組發現,張文此行是去河南省鶴壁市,他的玉石生意做得很廣,在這里也有他的關系。為了以防萬一,專案組又前往鶴壁,就怕張文再次逃出視線。
不過當專案組趕到鶴壁的時候,他們又撲了一個空,原來張文的生意已經談完,又駕車回平頂山了。專案組聽到這里,只能大呼好事多磨,于是又不顧往返200多公里的艱難山路,返回了平頂山,這一次他們直接駐守在張文所居住的小區附近,監視著張文的一舉一動。
專案組成員看著追捕21年的兇手就在眼前,他們十分激動,不過越是這種時候越要冷靜沉著,避免出現任何的失誤。
任闖等人分析,張文所居住的小區是在市中心,人口非常多,人來人往,一個不慎就會被他逃脫。隨后他們在這里蹲守兩個晝夜,將附近的地形環境完全摸透,又制定了一個完美的抓捕計劃,這才開始正式進行抓捕行動。
這天下午,火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街上很難見到有人停留。專案組找來一個當地的手機號,然后以小區路面進行翻修,張文的車子需要挪動為由,讓張文下來挪車。張文接到電話后,并沒有察覺出異常,只是說知道了,便掛斷了電話。
隨后就是漫長的等待,其實并沒有很長的時間,但對于專案組的眾人而言,每一秒都十分的難熬。在太陽的炙烤下,人們的汗水順著臉頰流淌,但眾人卻顧不上擦一下,因為他們的目光都牢牢釘在單元樓的門口。
不知過了多久,終于從單元樓上下來一個男子,他身穿背心短褲、腳上套著拖鞋,大搖大擺地走了出來,此人正是專案組此行的目標張文。
張文環視了一下四周,并沒有看到人,于是他打開車門準備上車。就在這時,隱藏在一旁的公安人員一擁而上,將毫無防備的張文一舉制服。張文并沒有反抗,當他聽到那熟悉的白城話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終于還是等到了這一天。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在將張文擒拿之后,專案組馬上開車,連續行駛23小時、驅車2100公里,將潛逃21年之久的犯罪嫌疑人張文押解回白城,在路上張文一直沉默不語,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不過他的沉默也是一種答案,如果他不是張某武,他沒有犯罪,他肯定會提出質疑或者大吵大鬧。
一天之后,車子行駛到白城,來到這個從小生活的地方,張文的情緒似乎也有些波動。這二十一年中,他無數次夢到這個城市,但他不敢靠近這里,這么多年也只在2013年的時候悄悄潛逃回來一次。如今他終于回來了,只不過是以一個犯人的身份回來的。
隨后公安機關開始對張文進行審問,張文表現得十分配合,沒有任何的狡辯,他承認自己就是張某武,當年殺人之后就潛逃到河南,過了一段時間隱姓埋名的生活。
不過他不敢使用自己的身份,因為沒有身份在很多事情上都極為不便。因此他通過各種手段,偽造了一個身份,并成功辦理了身份證,成為一個操著東北口音的平頂山人。
對于殺死黃警官的事情,張某武表示自己十分后悔,當時他喝了很多酒,只想著要在小弟面前吹噓,結果下手沒有輕重,殺死了黃警官,在逃的這二十一年,他為了不暴露身份,基本上不和家里聯系。
即便有一些聯系,也要通過各種隱晦的方式進行,在異地他鄉開始新的生活,沒有家人和朋友,這讓他倍感孤獨,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他都徹夜難眠。
后來在記者對張某武的采訪中,他表示自己以為已經隱藏得很深很穩妥,也與家人割裂得非常干凈,但不曾想最后還是被警方識破,后來張某武得知自己之所以會暴露,是因為那句“南河山頂,文武雙全,值此佳節,奉送祝愿”的新年賀詞,張某武一聲長嘆。
當時正是春節,他獨自一人在異鄉,沒人管沒人問,思鄉之情更是濃烈。他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誰記得他,也不知道家里人是否還想著他,所以他忍受不住強烈的情感,發送了這樣一條彩信。
他以為自己的這條彩信已經十分隱晦,不會有人聯想到自己。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就是這樣一條暗語似的祝福彩信,讓他最終落入法網。
2018年8月28日,省公安廳命案積案攻堅督導組到白城市公安局督導命案工作,督導組成員對洮北區破獲的“1997·08·23”張某武殺人案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起命案曲折離奇,能夠用較短的時間快速偵破,充分顯示了白城市及洮北區公安局的破案水平,為全省命案積案百日攻堅行動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通過這起案件,又給我們什么啟示呢?這個案件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張某武這個人,他出身于一個公務人員家庭,為什么會變成一個社會混混呢?這絕對與家庭的教育脫不了關系,甚至說他的父親和哥哥,都或多或少地做過一些違法亂紀的行為。
張某武耳濡目染,看著父親和哥哥利用職權,做一些超出法律之外的事情,他自然也養成了目無法紀的性格。
在張某武看來,即便是自己出了問題,有自己的家人罩著,問題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尤其是兩次盜竊案中,張某武沒有受到任何的懲罰,這讓他覺得自己在白城完全可以只手遮天。
當然,作為經受過教育的人,他也明白殺人案與其它犯罪的區別,但巧合的是當天他喝了很多酒。雖然酒不是違禁品,但卻是情緒的催化劑。在酒精的作用下,原本就目無法紀的張某武終于沒有控制住自己,最終犯下了滔天罪行。
王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