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國人自古以來,都保留下了一個存款的優良傳統,作為一個歷史上高度農業化的國家,收入的不穩定性是長期伴隨我們的,因此富裕年景就存點錢以備不時之需的傳統就這么形成了,實際上西方國家歷史上也有著儲蓄傳統,只不過消費主義占領了高地,鼓勵消費,因此導
中國人自古以來,都保留下了一個存款的優良傳統,作為一個歷史上高度農業化的國家,收入的不穩定性是長期伴隨我們的,因此富裕年景就存點錢以備不時之需的傳統就這么形成了,實際上西方國家歷史上也有著儲蓄傳統,只不過消費主義占領了高地,鼓勵消費,因此導致儲蓄率下降,負債率逐步提升。
認真甄別如何選擇存款方式
我國和西方不同,喜歡將錢拽在手中,不喜歡超前消費,這個從2020年新增存款就足以看出,相比之前我國人均存款增長了3386元,這已經約等于我國人均月工資了,也就是說在過去的這一年里面,除去沒有生產能力的人群之外,有能力存錢的人們,都存下了一筆不小的資金。誠然這是受到了疫情的刺激,開始重新重視了儲蓄,但是這和我們的優良傳統也有分不開的關系。
既然絕大多數我國居民都有存款的需求,那么存款就可以稱得上是一件關乎民生的大事,之所以沒有引起非常多人的注意,主要是因為大家覺得儲蓄的主要作用在于銀行對我們的資金進行保管,至于給的利息,實際上是錦上添花的。但是就是這個大家認為錦上添花的內容,如果認真甄別選擇,每年能夠帶來一筆不小的收入。
首先大家要知道活期存款的利率是最低的,目前是千分之三點五,也就是說一千元放在賬戶里面不進行定期存款,一年下來的利息僅僅3.5元,這還不夠銀行的短信資訊費。而當前1年期的定期存款基準利率是1.75%,3年期的定期存款基準利率是2.75%,一般來說定期存款年份越長利息也就越高,不過一般來說五年期就是最長的定期選擇了,很少有人會選擇超過五年期的存款,也很少有銀行會提供這個選項。
但是在基準利率之上,一般銀行還是會有一些利率的向上浮動的,原因很簡單,如果大家全都按照基準利率招攬存款的話,四大行有著絕對優勢,更加便捷,更加快速,更加安全,因此一些商業銀行,特別是地級市的商業銀行,本身規模相對比較小,因此他們想要吸收存款只能夠給出相對更高的利率,通常來說上浮的幅度大致不過超過30%,但是也會有一些例外,能夠把利率提高到三年期3.55%甚至更高,這個相比較上面所述的2.75%一年就多出了0.8個百分點,如果存款金額是十萬元的話,一年差距就是800元了,至少是一次溫馨的家庭聚餐的費用了。
大額存單利率可以談判
銀行不一樣給出的利率不一樣,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如果說是銀行大額存款的人,那大家要注意了,一般來說大額存單的起步數額是30萬元,前些年的標準是20萬元,但是目前絕大多數地方已經改成了30萬元,這就意味著如果存款的總額超過30萬,就有資格和銀行進行利率的談判,完全可以漲漲利息。當然這種談判自然是存款數額越高能夠談下來的利息就越高,根據網絡上的數據分享,有些儲戶能夠做到50萬元在四大行簽訂大額存單給到4.25%的年利息。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數字了,4.25%的年利率意味著一年的利息可以拿到2.125萬元,這個數字對于一些家庭來說甚至可能是一年的生活開銷了,而即便對于一個條件比較優渥的家庭來說,這筆錢也足夠進行一次家庭旅游或者家里更換一些大件了。
當然這還是和四大行的談判結果,如果和一些相對比較小的商業銀行進行談判,可能可以拿到更高的利息,那么收入會更加可觀,我國在鼓勵儲蓄的年代曾經出現過五年期大額存單利息超過5%的記錄,但是在如今這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當前國家經濟發展需要刺激消費,對于銀行的儲蓄利息有著比較嚴格的規定。
銀行存款需規避的風險
當然也有很多儲戶會擔心自己的資金在相對比較小的商業銀行里面會不太安全,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怎么說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萬一出了什么意外,那豈不是完蛋了,而且2020年包商銀行的例子就在眼前。如果各位有這樣的擔心,那么只要在一家銀行的存款不超過50萬元即可,根據我國的存款保險條例,銀行即便破產,對于50萬元以下的儲蓄存款要求全額賠償,當然了超過部分在以往實踐之中也是全額賠償的,但是利息卻一分沒有,因此各位在一個銀行存款50萬就可以,再有資金需要儲蓄也可以另外選擇一個銀行,畢竟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面更加安全。
金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