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一段時間,豬價跌的可謂是慘不忍睹!原本以為度過了五六月份的狂轟濫炸,豬價已經走出谷底,能夠平穩落地。沒想到還是高估了當前的生豬市場,8月連續半個多月的震蕩回落,讓我們不得不做出新的認知,那就是當前豬價或許并沒有到底,隨著后續生豬產能的釋
最近一段時間,豬價跌的可謂是慘不忍睹!原本以為度過了五六月份的狂轟濫炸,豬價已經走出谷底,能夠平穩落地。沒想到還是高估了當前的生豬市場,8月連續半個多月的震蕩回落,讓我們不得不做出新的認知,那就是當前豬價或許并沒有到底,隨著后續生豬產能的釋放,不排除豬價還有繼續大跌的可能!
豬價回落,局本部破7
隨著立秋的離去,天氣的轉涼,所謂的消費旺季并沒有來到,相反伴隨著養豬戶集中出欄的增多,劣勢母豬產能淘汰的增多,豬價在處暑過后,迎來了更大范圍的回落。截止到8月27日,豬價已經連跌半個多月了,仍然沒有止跌企穩的跡象,全國外三元平均價格已經跌到了14.24元/公斤,距離跌破7元大關僅剩一步之遙,華北,東北,西南,這些豬源較為充裕的地區,豬價早已邁進了6元時代,按照這樣的下跌步伐,用不了多久豬價整體探底6元并不是沒有可能!
具體來看,豬價下跌的重災區還是主要集中在華南,西南,華中以及華東局部地區。其中華南地區跌勢力度仍然較大,單日下跌0.1~0.3元/斤,屠企報價在7.1~9.7元/斤,西南方面全線飄綠,單日下跌0.1~0.2元/斤,豬價整體探底6元時代,屬于除了東北以外,又一個豬價下跌的重災區。華中地區延續了昨日的下跌步伐,下跌平面沒有太大的變化,總體還在0.1元/斤區間,說明當地生豬銷售壓力仍然較大。
而在東北,華北地區,隨著市場出欄生豬的減少,豬價跌勢逐步企穩,局部地區迎來了久違的行情反彈。例如華北地區的山西,河北單日上漲了0.1元/斤,屠企報價在6.8~7.3元/斤之間。東北方面的吉林,遼寧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單日上漲0.1元/斤,屠企報價6.4~7元/斤。由此可見,這輪豬價超跌下行的出現,已經引發了東北,華北基層農戶的強勢抵觸,預計隨著養豬戶抗價惜售的增多,出欄生豬的進一步減少,不排除北方產區豬價還有進一步反彈的空間。
肉價“跳水”,局部破10
隨著生豬價格的全面下滑,豬肉價格也是跌勢顯著,截止到8月26日,全國農貿市場豬肉批發均價已經跌至20.89元/公斤,環比上月下跌1.11元,環比年初下跌47.64元/公斤,年內累計跌幅超過56%,可謂是縮水過半。特別是豬源較為充裕北方產區,多地豬肉零售均價已經跳水大跌,跌破了10元大關,老百姓終于可以大口朵頤了。
例如北京新發地市場,目前批發市場豬肉白條批發均價已經跌到了8.5~9.5元/斤,普通豬肉零售價格在9~12元/斤,當地豬肉批發負責人表示,近期隨著生豬價格的持續下滑,豬肉批發均價已經連跌一個禮拜了,豬肉銷量明顯好轉了不少,原來一個檔口一天能賣三頭豬,現在一天能賣四五頭生豬了,豬肉生意好了,豬肉販子也是興奮不已。
而在東北的遼寧地區,豬肉價格更是便宜了不少,根據當地網友反饋,五花肉8元一斤,豬排骨12元一斤,豬板油3元一斤,喜歡吃豬肉的都是一買十幾斤,當地消費者表示,趁著豬肉便宜多買點,畢竟菜比肉貴的時候可不多,白菜還要兩三元一斤,干嘛不多吃點豬肉呢?
行情超跌原因是什么?
說到當前豬價超跌的原因,不得不談國內生豬產能的恢復進度,一直以來,大家都忽略了生豬產能恢復速度,大多數養豬戶的思維還停留在十四五元一斤的豬價上面,認為當前生豬產能恢復只是口號,缺豬之少還要一年完成。不過從近期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截止到7月末,全國能繁母豬以及生豬存欄數量分別恢復至101.6%和100.2%。也就是說,我國生豬產能已經實現了提前恢復的目標,并且是超額完成的,生豬養殖已經進入到了下行周期,這點是我們養豬戶必須要了解的。
其次,就是進口豬肉的增多,和國內豬肉市場消費下降的內在疊加。隨著進口豬肉數量的增加,國內豬肉銷售壓力也是與日倍增。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豬肉進口總量不過200多萬噸。但是進入2021年以來,豬肉進口數量突然大幅增加,僅僅上半年,豬肉進口數量就達到了228.78萬噸,同比增加了10.33%,比19年全年豬肉進口數量還多。雖然后續進口豬肉數量陸續減少,但是前期積壓在庫存的進口凍肉已經給接下來的豬肉市場,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而消費端口方面,雖然已經過了處暑了,天氣溫度涼快了不少,市場豬肉消費也在好轉,但是由于生豬還在持續釋放,豬肉供給銷售壓力依然不小,前期積壓的庫存豬肉是一方面,能繁母豬淘汰加快也是一方面。大量的豬肉涌入市場,導致豬多肉多明顯大于市場需求,加上居民豬肉消費替代品的增多,疫情防控因素的影響,豬肉消費的萎縮,這才有了8月豬價連跌半個多月的出現。
豬價還能跌多久?
目前豬價已經破7入6,飼料養殖成本卻在不斷上漲,對于養豬戶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豬價養豬行業已經進入深虧階段。以二次育肥為例,現在養殖成本多在9~11元/斤,按照當前的均價7元計算,一頭300斤的肥豬出欄,意味著虧損或達600~1200元左右。自繁自養成本雖有降低,但是按照目前的8.5元養殖成本計算,目前也已進入虧損階段。
可以說當前的豬價,養豬行業已經進入了寒冬期,大部分豬農都處在虧損階段,主要還是養殖成本高,豬價跌幅猛導致的。為了避免損失擴大,不少養豬戶加快了能繁母豬淘汰,減少了仔豬補欄,降本增效,希望能夠走出低谷。
可惜的是,目前國內生豬產能還在突飛猛進,前期積壓的生豬產能一時半會又難以消化,豬肉銷量增長并不明顯,導致豬價上漲一直困難重重。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按照目前的生豬產能增長對比,至少在年內豬價都很難走出行業低谷,想要改變虧損現狀,唯有降本增效,減少產能才會有望。而這一過程會比較漫長,想要完全走出行業谷底,最快在明年或許才能看出效果。不知大家如何看待?你認為豬價還會繼續回落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李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