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結婚還是“劫”婚?一線城市近半數(shù)人結婚成本=3年可支配收入“裸婚”只是童話!調查顯示:一線城市僅1.42%的人結婚不花錢一線城市結婚壓力多大?四成上海人說:本地買房才能結婚婚房是必需品?一線城市近半數(shù)人認同女白領坦言有房才有家一線城市結婚彩
結婚還是“劫”婚?一線城市近半數(shù)人結婚成本=3年可支配收入“裸婚”只是童話!調查顯示:一線城市僅1.42%的人結婚不花錢一線城市結婚壓力多大?四成上海人說:本地買房才能結婚婚房是必需品?一線城市近半數(shù)人認同 女白領坦言有房才有家一線城市結婚彩禮要多少?兩成受訪者說要10萬以上融360
“太難了,一想起要在北京買婚房,我的頭都大了。”畢業(yè)后在北京漂了五年,李先生已經(jīng)習慣了這座城市的快節(jié)奏,“我想把家安在北京,和對象也談了快四年,一直想結婚,但她家里要求必須在北京買房,成本太高了。”
確實,買房買車、彩禮嫁妝、婚紗攝影、蜜月度假、置辦婚宴……名目眾多的支出項目,對于剛實現(xiàn)經(jīng)濟獨立不久的年輕人來說,要承擔起結婚的經(jīng)濟成本實在不易。尤其是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高企的房價不知讓多少想踏入婚姻殿堂的年輕人望而卻步。
國家統(tǒng)計局和民政部數(shù)據(jù)顯示,從全國范圍來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2‰,創(chuàng)下了近10年來新低。其中經(jīng)濟越發(fā)達地區(qū)的結婚率越低,最低的上海只有4.4‰。一線城市結婚率持續(xù)走低的背后,除了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帶來的年輕人愛情、婚姻觀念的轉變,還在于結婚成本給年輕人帶來的經(jīng)濟壓力過大。
日前,融360《維度》發(fā)布問卷調查一線城市結婚成本,結果顯示,47.39%的受訪者表示結婚消費支出在20萬元以上,相當于一線城市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3倍以上,而支持完全“裸婚”的僅有1.42%。
上海結婚費用居一線城市榜首 近六成受訪者支出超20萬元
融360《維度》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對于在一線城市結婚要花費多少錢,31.58%的未婚人士預期是10萬元~20萬元之間,17.76%的受訪者預期在20萬元~50萬元之間,認為總消費支出在50萬元以上的受訪者占比15.13%。
實際消費支出情況遠高于預期,融360《維度》對一線城市已婚人群和正在籌劃結婚事宜的待婚人群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僅有17.54%的受訪者表示消費支出在10萬元~20萬元之間,30.81%的受訪者表示在20萬元~50萬元之間,與未婚群體的預期結果剛好相反。結婚消費支出在50萬元以上的受訪群體占比16.59%,與預期結果相符。
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中,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2018年為64183元。以此收入水平作為參考,47.39%的受訪者表示結婚消費支出在20萬元以上,相當于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3倍以上。
盡管如此,還是有不少人覺得20萬元不夠花。北京的葉女士結婚時就花費20萬元,她覺得遠遠沒有達到預期,“婚禮辦得馬馬虎虎,沒有買鉆戒,只買了對戒,婚紗還是免費借用親戚的,一直夢想的沙灘婚禮最后也沒有實現(xiàn)。主要還是工作不久,沒有多少積蓄。”
調查發(fā)現(xiàn),北京地區(qū)結婚消費支出在20萬元以上的受訪者比例為45.45%,上海為57.14%,廣州為52.5%,深圳為28.57%。這說明,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結婚成本存在較大差異,上海結婚成本水平普遍較高,深圳較低,北京、廣州居中。
具體來看,上海地區(qū)的結婚成本較集中于20萬元~50萬元之間,近四成上海受訪者選擇這一區(qū)間;北京地區(qū)較集中于20萬元~50萬元之間和5萬元~10萬元之間,占比分別達到27.27%和25.76%;消費支出較集中于5萬元~10萬元之間的是深圳,有38.1%的受訪者如此表示;在廣州,20%受訪者表示結婚消費支出在5萬元之下。
從年齡段來看,80后和90后為適婚人群主體。40.26%的80后結婚消費支出在20萬元~50萬元之間,消費支出在50萬元以上的占比也達到22.08%,消費支出遠高于其他年齡段群體。90后的消費支出分布情況較為均衡,31.43%的受訪者表示結婚消費支出在5萬元~10萬元之間,選擇10萬元~20萬元和20萬元~50萬元區(qū)間的受訪者占比也在兩成左右。
調查結果顯示,60、70后為主的群體結婚消費支出在20萬元以上的占比43.14%,80后為62.34%,90后為32.86%,95后為53.85%,說明目前80后、95后的結婚消費支出要高于90后、70后等群體。
婚紗攝影成結婚消費第一選擇 80后、90后更熱衷于買房
對于一線城市的適婚人群來說,哪些消費支出是結婚時的必須項目呢?融360《維度》調查發(fā)現(xiàn),婚紗攝影是新人們的第一選擇,79.17%的受訪者認為婚紗攝影是必要消費支出項目;認為置辦婚宴、結婚首飾和彩禮/嫁妝是必須消費支出項目的受訪者也超過70%;對于備受關注的買房買車問題,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買房的比例為46.43%,買車的比例為33.33%。
“如果結婚的話,可以沒有車,但是一定要有房子。”北京白領王小姐認為,房子是家的象征,不管在哪結婚都要有自己的房子,“就算再過個30年,我也能記得在北京11月下旬的晚上,坐在房屋中介小哥的摩托車后座上到處看房租房,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
不同年齡段的人的消費觀念也存在較大差異,在60、70后群體眼中,置辦婚宴和彩禮/嫁妝才是結婚的最重要支出,其次是結婚首飾和婚紗攝影,只有12.5%的受訪者認為買房是結婚必須支出項目;而在80后、90后和95后眼中,認為買房是結婚必須支出項目比例分別達到50%、43.42%和53.57%。
44.74%的受訪者如此表示,買房是所有消費支出項目中花費最高的項目;另有21.71%的受訪者認為置辦婚宴支出費用最高,13.16的受訪者表示彩禮/嫁妝的支出費用最高。
高房價下仍有四成上海人要求本地買房才能結婚
盡管近半數(shù)受訪者認為結婚需要買房,但由于一線城市房價較高,要求在所在城市買房才能結婚的比例并不高。融360《維度》調查發(fā)現(xiàn),一線城市中只有17.76%的受訪者表示,必須在所在城市買房才能結婚。33.55%的受訪者表示,可以接受暫時接受租房結婚,但婚后必須買房;23.03%的受訪者雖認為必須買房,但可以接受異地買房;認為可以長期租房,不強制要求買房的受訪者占比16.45%。此外,僅有9.21%表示,家中已安排號婚房,不需要自行購置新房。
在調查中,20%的男性受訪者表示“必須在本市買房才能結婚”,同樣持有該觀點的女性受訪者比例為16.49%,稍低于男性;23.64%的男性受訪者可以接受婚后買房,女性方面這一比例則是39.18%。
在長期租房的接受程度上,17.53%的女性受訪者表示可以接受,14.55%的男性表示可以接受,女性接受程度高于男性。不過,在接受異地有房這件事上,僅有18.56%的女性表示認同,男性方面則有30.91%表示接受。
不同年齡段對于買房結婚的看法也不盡相同,對于“必須在本市買房才能結婚”一事,僅有4.55%的80后表示認同,90后和95后中這一比例則分別達到20.55%和16.36%;在接受異地買房上,31.82%的80后表示認同,在90后和95后中分別為20.55%和23.64%。
在是否接受長期租房上,80后的認同感高于90后和95后,有22.73%的80后表示接受,表示接受的90后和95后分別為17.81%和12.73%;相反,在是否接受“暫時租房,婚后必須買房”上,90后和95后認同感高于80后,32.88%的90后和40%的95后表示接受,80后這方面比例為22.73%。
雖然四個一線城市的房價都高居不下,但由于各自的地域特點,生活在這四個城市中的人們對買房結婚的觀點也不一樣。其中,上海人更熱衷于在本地購買婚房,高達40.74%的上海受訪者表示“必須在本市買房才能結婚”,相比之下北京、廣州和深圳的受訪者中只有9.09%、14.29%和15.09%的人如此認為。
在上海工作多年的高女士,前年經(jīng)人介紹認識了現(xiàn)在的男朋友,彼此都已經(jīng)見過對方家長,自己的父母對男朋友也還滿意,就是要求必須在上海買房。“其實,身邊挺多朋友的家長都會有這個要求,市中心買不起,就去郊區(qū)看看。我們也是剛看了郊區(qū)的一個小兩居,首付80多萬,咬咬牙準備定下來了。”
與之相對應的是,只有7.41%的上海受訪者認同可以長期租房,北京、廣州和深圳認同長期租房的比例為18.18%、21.43%和16.98%。對于異地買房的接受程度,廣州以7.14%墊底,北京、上海分別為25%、14.81%,深圳接受程度最高,達到33.96%。
婚房應該由男方負責?男性的認同度比女性高出一倍
至于婚房費用由誰來承擔,融360《維度》調查結果顯示,38.05%的受訪者表示,應該由男女雙方獨立承擔;37.17%的受訪者認為,應該由男女雙方家庭提供支持;24.78%的受訪者認為,應該由男方家庭負責;沒有受訪者認為應該由女方家庭負責。
與普遍認知不同的是,39.02%的男性受訪者認為,應該由男方家庭負責,但只有16.67%的女性受訪者如此認為;有高達45.83%的女性受訪者認為,婚房費用應該由男女雙方獨立承擔,男性方面僅有24.39%的受訪者如此認為。
認為應該由男方家庭負責婚房費用比例最高的同樣是上海人,持有該觀點的上海受訪者比例達到45.83%,遠高于北京、廣州和深圳的21.88%、11.76%和20%;認為應該由男女雙方獨立承擔比例最高的是廣州人,58.82%的廣州受訪者如此認為,而對此認同感最低的是上海人,只有12.5%的上海受訪者表示應該由男女雙方獨立承擔。
從年齡段上來看,認為應該由男方家庭負責婚房費用比例最高的是80后,由46.15%的80后受訪者如此認為,在90后和95后受訪者中這一比例為24.07%和15.91%;認為應該由雙方家庭提供支持比例最高的90后,占比達到42.59%,而80后中僅有15.38%的受訪者如此認為。
彩禮支出不菲!兩成受訪者要求10萬元以上
根據(jù)中國傳統(tǒng)的婚嫁習俗,彩禮和嫁妝是必不可少的消費支出項目。融360《維度》調查發(fā)現(xiàn),在一線城市彩禮仍是一筆不菲的支出,21.67%的受訪者表示彩禮支出在2萬元~5萬元之間,38.33%的受訪者表示彩禮費用在5萬元~10萬元之間,彩禮費用在10萬元~20萬元之間的受訪者比例也達到20%。僅有11.67%的受訪者表示未準備彩禮,彩禮支出在2萬元以下的也僅有8.33%。
“我們結婚的時候花費20萬元,其中有10萬元是彩禮,婚禮的其他項目只能本著錢越少越好的原則來操作,這也是為什么婚禮最終達不到期望的一個原因吧。”葉女士表示。
與彩禮相比,嫁妝方面的支出費用要少得多。融360《維度》調查發(fā)現(xiàn),14.58%的受訪者表示,在結婚過程中未準備嫁妝,嫁妝花費在2萬元以下的達到10.42%;37.5%的受訪者表示嫁妝費用在2萬元~5萬元之間,22.92%的受訪者稱嫁妝費用在5萬元~10萬元之間,嫁妝費用達到10萬元~20萬元之間的僅有12.5%。
上海人結婚擺桌最壕氣!六成受訪者稱每桌預算3000元起
置辦婚宴是不少人舉行婚禮的標配,融360《維度》調查發(fā)現(xiàn),在一線城市,婚宴的規(guī)模也很受關注。41.98%的受訪者表示,婚宴規(guī)模應該在10~20桌之間,認為婚宴應該在20~30桌之間的受訪者也達到27.16%,僅有2.47%的受訪者表示婚宴安排在5桌以下。
不過,在實際采訪中,不少年輕人表示,自己并不熱衷于舉辦婚宴。“其實,我更情愿辦個party,把家人朋友請過來一起玩,不想辦什么婚宴,按照家長們說的來辦太繁瑣了。”王女士說到。葉女士也表示,酒席主要是給家里長輩親戚們舉辦的,自己其實并不在意。
在婚宴預算方面,上海人最舍得掏錢,30%的上海受訪者表示,每桌婚宴的預算在5000元~1萬元之間,預算在3000元~5000元之間的受訪者也達到30%。與之相比,北京、廣州、深圳地區(qū)的婚宴預算在3000元以下的占比分別為80.95%、92.86%和90.9%。
不足兩成受訪者可承受結婚費用 男性仍是主要承擔者
一線城市的結婚成本是否超出當下年輕人的承受范圍呢?融360《維度》調查發(fā)現(xiàn),僅有15.56%的受訪者表示,能夠在經(jīng)濟上承擔所有結婚費用。
從年齡段來看,越年輕的群體越表示無法承擔起所有的結婚費用。調查結果顯示,60、70后中有30.19%的受訪者表示可以承擔所有費用,80后中有13.83%的受訪者表示可以承擔,90后中有15.32%表示可以承擔,95后中僅有5.26%表示可以承擔。
對于家庭方面能夠提供的支持程度,20.32%的受訪者表示,家庭方面可以幫助承擔所有支出。從年齡段上來看,60后、70后中有24.53%的受訪者表示家庭方面可以承擔所有支出,80后、90后和95后中持有相同態(tài)度的受訪者比例為22.34%、22.52%和8.77%,95后對于家庭能否承擔結婚費用較為悲觀。
對于結婚消費支出應該由誰承擔,融360《維度》調查發(fā)現(xiàn),男性仍是結婚消費支出的主要承擔者。57.14%的受訪者認為,應該是“男方主要負責,女方視情況支持一部分”,認為“男女雙方各出一半”的受訪者比例為20.32%,5.08%受訪者認為應該“全部由男方負責”,沒有受訪者認為“女方主要負責,男方視情況支持一部分”和“全部由女方負責”。
有意思的是,男性更為認同應由男方承擔結婚費用。男性受訪者中,認為“全部由男方負責”和“男方主要負責,女方視情況支持一部分”的比例分別是8.4%和62.6%,要高于女性受訪者(分別是2.72%和53.26%);25%的女性受訪者認為應該“男女雙方各出一半”,而男性受訪者中這一比例為13.74%。
總體上來看,在一線城市中,越來越少的年輕人表示可以承擔起結婚費用;男性仍然是結婚費用的主要承擔者,但女性的支持力度正在不斷提升,不再是以往男性一人承包的局面。(本文來自融360《維度》)
陳同華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