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朱莎有一種人極端地怕冷,有的人手腳即便在夏天摸上去也是冰涼的,到了寒冷的冬天,穿很厚的褲子膝蓋以下也總是冷的。他們往往皮膚偏白,舌頭顏色也淡,平素大便不成形,女性還通常會有痛經的毛病。平常一旦吃點冷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朱莎
有一種人極端地怕冷,有的人手腳即便在夏天摸上去也是冰涼的,到了寒冷的冬天,穿很厚的褲子膝蓋以下也總是冷的。他們往往皮膚偏白,舌頭顏色也淡,平素大便不成形,女性還通常會有痛經的毛病。平常一旦吃點冷飲或寒涼的水果,就會有肚子綿綿作痛、腹瀉的毛病,這時如果用熱水袋捂一下肚子,就會覺得疼痛減輕一大半。
在中醫里,這種人一般是屬于脾胃虛寒的陽虛體質。這時候可以推薦他們吃一種溫中健脾的中成藥——附子理中丸,來幫助祛除身體里面的寒氣。
歷史沿革
附子理中丸是目前臨床常用的中成藥之一,原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在理中丸基礎上加用附子而成。
理中丸出自張仲景的《傷寒論》,是治療中焦虛寒腹痛、腹瀉的千古名方。而后世在理中丸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味制附子,這樣就能連腎一塊補,起到脾腎雙補的效果。
目前附子理中丸處方涉及的劑型有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濃縮丸。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始載于《中國藥典》1963年版,1977年版收載有顯微鑒別,并將處方中“人參”改為“黨參”。
附子理中丸屬于溫中祛寒藥,臨床療效確切,現收載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一部。附子理中丸(濃縮丸)收載于《國家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7冊(WS3-B-1350-93)。2009年附子理中丸載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為甲類非處方藥。
基本特性
【組成】附子(制)、黨參、炒白術、干姜、甘草。
【功效】溫中健脾。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濃縮丸一次8~12丸,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方解釋義
方中以附子為主藥,附子歷來被稱為“百藥之長”、“回陽第一要藥”。
---《本草正義》里形容說:
“其性善走,故為通行十二經純陽之要藥,外則達皮毛而除表寒,里則達下元而溫痼冷,徹內徹外,凡三焦經絡,諸臟諸腑,果有真寒,無不可治?!逼湫源笮链鬅?,具有補腎助陽、驅散中寒的作用。
“附子無姜不熱”,附子和干姜兩者相須為用,溫熱之性更甚,干姜還具有降胃氣、止嘔吐的作用。黨參健脾益氣,有益于中焦氣機的升降。炒白術具有健脾燥濕的作用。甘草健脾益氣,兼補脾和中。諸藥合用,溫散脾胃之寒,重建中焦之陽,治療脾胃虛寒之證療效顯著,
主要用于脾胃虛寒所致四肢厥逆、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癥,為先后天并補之劑。
---清代名醫鄭欽安在《醫理真傳》中云:
“余謂先后并補之方,因附子之功在先天,理中之功在后天也…非附子不能挽欲絕之真陽,非姜、術不足以培中宮之氣”。
---《景岳全書》中記載:
“脾胃屬土,惟火能生”。腎就好比爐火,脾胃腸道好比鍋,只有爐子燒的旺,鍋里才能熱起來,中焦脾胃才陽氣充足。脾胃腐熟運化之功能需要腎陽的溫煦;腎陽不足則會導致脾胃腐熟運化之功能失常;日久泄瀉;亦可導致脾陽和腎陽虧虛。
藥理作用
大量實驗研究表明,該藥具有抗炎,鎮痛,增強體力和抗寒能力,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抗胃黏膜損傷等作用。另外,該藥對十二指腸自發活動有抑制作用,還可明顯拮抗腎上腺素引起的回腸運動抑制和乙酰膽堿引起的回腸痙攣,從而對離體腸管的運動狀態呈現雙向調節效應。還有研究表明,該藥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使食欲增加,并具有抑制腸內的異常發酵及促進氣體排出的作用。
現代應用
附子理中丸古代臨床主要用于霍亂吐瀉、腹瀉、腹痛、寒證、外寒直中脾胃證、寒藥傷中證、寒凝血滯型痛經、頭痛、痰證、帶下、咳嗽、眩暈、臌證等證屬脾腎虛寒者。近年來,經中醫辨證后靈活使用,臨床應用涉及消化系統(胃炎、腸炎、無致病菌生長性腹瀉、慢性遷延性腹瀉)、循環系統(室性早搏)、呼吸系統(咳嗽)及難治性口瘡、紅斑狼瘡、痛經、眩暈、呃逆、特發性水腫等,也有較好療效。
1、消化系統
附子理中丸可以緩解上腹部脹痛、燒灼感等癥狀,臨床用于治療胃炎、胃潰瘍等,療效確切。
■ 慢性胃炎
■ 潰瘍性結腸炎
■ 慢性腹瀉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腸易激綜合征
■ 呃逆
■ 小兒厭食
■ 藥物性肝病
2、呼吸系統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中最常見癥狀之一,頑固性咳嗽是指無明顯肺部疾病證據,病程持續超過3周的咳嗽。臨床觀察發現,附子理中丸可用于治療頑固性咳嗽。
3、心血管系統
■ 糖尿病高脂血癥
■ 心律失常
■ 早搏
4、皮膚疾病
■ 紅斑:
用附子理中丸治療秋末至春季易發作的寒冷型多形紅斑,結果顯示治療1個療程治愈率為64%, 2個療程治愈率為88%,未見無效病例。
■ 腳癬:
有報道將附子理中丸研成細粉,用蜂蜜或水調成糊狀,敷于患處可治療腳癬。
5、其他作用
■ 復發性口腔潰瘍
■ 特發性水腫
■ 失眠、味覺喪失證、便秘、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
■ 痛經、帶下、痹癥、寒瘡、肝硬化、腸結核
■ 男性不育癥:
該藥品能振奮全身機能,改善機體全身狀況,有強壯補養之功,故治療男性不育癥有良效。
6、臨床新用
許多臨床研究報道,該藥也可用于治療胃神經官能癥,吐血、便血、子宮功能性出血、肌衄(過敏性紫癜),風濕性心臟病、肺心病、竇性心動過緩等。
另外,對小兒肺炎、小兒慢驚風及尿失禁、產后間隙性頸痙攣、急性胰腺炎、消渴、治療腫瘤相關性食欲減退、慢性遷延性肝炎、腰肌勞損、陽痿、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以及Ⅱ度心衰等多種疾患也均有療效。
藥物鑒別
與理中丸的鑒別:
兩藥均為溫中散寒劑,均有溫中散寒,健脾和胃之功,主治脘腹痛、嘔吐、泄瀉等病證。
但從二者的藥物組成看,理中丸以溫脾散寒之干姜為君;而附子理中丸較理中丸增加了大辛大熱之附子,且與干姜同為君藥,增強了溫陽散寒之用,因此,側重于治療脾胃虛寒所致之較重病證,如腹痛較劇、嘔吐泄瀉不止、手足發冷等。
與桂附理中丸的鑒別:
兩藥均為散寒劑,均有溫中祛寒,補益脾胃之功,主治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疼痛、嘔吐、泄瀉等病證。
二者藥物組成僅肉桂一味之差,桂附理中丸以甘溫益氣之黨參及大辛大熱之附子為主藥,補益脾胃,溫陽散寒,使脾胃自健,陽氣振奮,寒邪得除,以溫補為主,且方中還有肉桂補火助陽,故側重于治療脾腎陽虛,中焦運化失職所致之病證;而附子理中丸中以附子、干姜為君,溫運中焦,祛散寒邪,使脾陽來復,以溫散為主,側重于治療脾陽素虛,又寒濕內侵,或寒邪內盛,陽氣郁遏,運化失常所致之病證。
注意事項
1、附子理中丸不良反應比較少,但也曾有報道出現過,其主要是由附子中所含的烏頭堿引起,中毒劑量因人的體質和耐受性而有所不同。臨床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勿自行服藥。
2、附子理中丸功能為溫補脾腎,治療脾腎虛寒證,適宜與四神丸、藿香正氣散、人參健脾丸、參苓白術散等溫腎或健脾類中成藥配伍,不適宜與寒涼性的牛黃解毒片、黃連上清丸等配伍,尤不宜與含有附子的大活絡丹、天麻丸等配伍,恐食入附子過量,導致不良反應。
3、孕婦慎用此藥。濕熱困脾,血燥陰虛,肝郁內熱,一切非寒之證,切不可服。
4、服藥期間忌食生冷食物。
審稿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葉穎霞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愿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劉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