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隨著人們的思想開放,梅毒的發病率逐年攀升。經過調查顯示,每年全世界接近有2,000萬梅毒新發病例。中國人口流動比較頻繁,再加上外來傳染源輸入,這幾年來我國梅毒的發病率持續性上升。從1987年開始,我國開始建立性病疫情監測系統,其中梅毒是重點
隨著人們的思想開放,梅毒的發病率逐年攀升。經過調查顯示,每年全世界接近有2,000萬梅毒新發病例。中國人口流動比較頻繁,再加上外來傳染源輸入,這幾年來我國梅毒的發病率持續性上升。
從1987年開始,我國開始建立性病疫情監測系統,其中梅毒是重點監測項目。雖然幾年來梅毒發病數量增加,不過由于梅毒防治工作開展,人們早期診斷意識增強,使得梅毒死亡人數逐漸下降。雖說如此,但仍然有很多人對于梅毒還是一知半解,甚至還認為梅毒是無法治療的。
疾病預防控制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梅毒是什么?
梅毒是受到梅毒螺旋體感染所導致的慢性性傳播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生殖器官部位糜爛、長有皮疹、皮膚潰爛和神經異常等。梅毒螺旋體早期可通過受損的皮膚或黏膜入侵體內,病程較長,有很強的傳染性。若一直放任不管可損害全身各個組織和器官,甚至會威脅生命。
梅毒傳播史可追溯到新大陸
梅毒傳播史追溯到哥倫布對新大陸的發現,1493年哥倫布遠航隊到達拉丁美洲時,拉丁美洲流行“印第安麻疹”疾病,不少船員跟當地人性接觸后患有此病。隨著哥倫布遠航船隊返航,梅毒帶回西班牙。
從1497年開始梅毒逐漸在歐洲范圍內傳播,所以梅毒現在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從發現梅毒一直到現在,科研人員一直都在努力消除梅毒,不過梅毒仍然在全世界各個地方流行。
梅毒有哪些癥狀?
1、一期梅毒
一期梅毒的主要特征是硬下疳,感染后一周~3個月才會出現癥狀。大部分患者硬下疳生長在生殖器或生殖器周圍,沒有疼痛和瘙癢,呈現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晰,稍微比皮膚表面高一點,瘡面清潔,有時分泌物比較多。一期梅毒分泌物中有太多梅毒螺旋體,所以傳染性較強。梅毒出現硬下疳后1~2個星期左右,有些患者會伴有鄰近淋巴結腫大或腹股溝處淋巴結腫大。
2、二期梅毒
二期梅毒的主要特征是梅毒疹,梅毒螺旋體隨著血液循環在體內擴散,損害身體多個部位,導致身體多處發生病灶。神經和心血管系統、皮膚和骨骼以及內臟、黏膜等都無一幸免。患者除了全身長有皮疹外,也伴有肝脾腫大、頭痛頭暈和發熱,也有部分患者可出現骨關節酸痛和淋巴結腫大。
3、三期梅毒
三期梅毒患者體內梅毒螺旋體含量少,雖然傳播能力弱,不過卻有強大的破壞組織能力,會使得組織缺損,器官受到破壞,甚至會導致殘廢或威脅生命。
梅毒不到50元就可治好
從1943年開始逐步廣泛應用長效青霉素治療,使得梅毒能被治愈,常用的藥物是芐星青霉素,經濟實惠且有效,不到50元就能治好。一般一個療程治療后,治愈率能達到80%~90%,治愈后至少觀察2~3年,及時了解梅毒有沒有復發。
梅毒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1、性接觸傳播
性接觸傳播是梅毒常見的傳播方式之一,約占95%左右。梅毒沒有經過治療且感染后12個月內傳染性最強,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傳染能力逐漸減弱。
2、垂直傳播
孕婦患有梅毒,不管病程長短,梅毒螺旋體可經過胎盤感染胎兒,造成先天性梅毒;分娩時嬰兒通過產道時易傳染。
3、非性接觸傳播
母乳喂養、接吻和醫源性因素等都屬于非性接觸傳播,由于接觸患者皮膚黏膜而受到感染。也有極小部分患者由于接觸被污染的物品而間接感染。
溫馨提示
由此可見,梅毒并不是不治之癥,不幸被診斷為梅毒后應及早就醫且配合醫生治療。平時做好預防工作,講究性道德,有固定的伴侶,性生活時盡量戴上安全套,減少不必要的輸血和輸注血制品。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劉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