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兩年,每當春節回家,都有日新月異的景象。一個比較大的變化是,村里的小伙伴們,無論是外出打工的,還是留在家的,都已經開上了小轎車。有的甚至是要借錢、拉饑荒也要買車。這到底是為什么呢?第一,攀比、擺譜、或者為孩子幾乎所有人都有攀比心理,尤其是
這兩年,每當春節回家,都有日新月異的景象。一個比較大的變化是,村里的小伙伴們,無論是外出打工的,還是留在家的,都已經開上了小轎車。有的甚至是要借錢、拉饑荒也要買車。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第一,攀比、擺譜、或者為孩子
幾乎所有人都有攀比心理,尤其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小伙伴、同學之間會有更強烈的攀比心。誰今年賺了多少錢,誰家買了啥,誰娶個好媳婦,凡事種種都要攀比一番,而且誰都不愿被比下去。買車自然也不例外。你敢買寶馬,我就敢買大奔,都是兩條腿支個肚子,誰怕誰呀!
尤其接孩子上、下學的家長,確實都在考慮孩子的感受。
東西鄰居、屯子里年輕人攀比著過日子本來挺好,但是要從“努力端”。畢竟人和人不一樣,能力、機遇也不相同,也就導致經濟狀況不同。別人可以全款,有的人就只能親戚朋友借錢買車。農村管這個叫瘦驢拉硬屎。結果,車買了,卻也很少用,放在院子中擺譜,實在不該。
第二,方便出行,確實實用
農村不像城里,幾分鐘一趟公交車、一招手就有租車,去哪都方便。所以自家有車確實可以隨時出行,趕集、逛親戚想去哪去哪,還真是有面子。尤其有個急事,不用求人。
對于有車方便的這個屬性,一位朋友還悄悄的告訴我,有車,更容易把女孩約出來。坐上車,就成了二人的私密空間,也更方便做一些事情。
第三,娶媳婦裝門面
在農村,雖然有一部分買車了,但也只是一小部分。因此有車成了富裕的象征。尤其對于現在的女孩、準丈母娘,有車,確實是個不小的誘惑。不管你的車多少錢買的,是怎么買的。只要是四個輪子的,有車就有面子。對此,我的另一位朋友跟我講。她的農村表弟,沒有工作,平時出去打工。因此快30了也沒有處上對象。前段時間四處借錢,買了一輛車。結果媒人踢破了門檻。
這些年,隨著大環境的改變,人們的價值觀也悄然發生了變化。新時期的農民也不喜歡別人用老實、本分,善良、純樸來形容他們。農村人的價值觀改變,有些是好的,有些是不好的。對于好的,應該多鼓勵,但是不好的,卻不知道該由誰,該怎么引導。
丁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