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全球抗疫中,有一支援助隊伍比較特殊,那就是古巴派往意大利的醫療隊。3月23日古巴一支由52名專業醫護人員組成的醫療隊抵達意大利,前往意大利疫情最嚴重的倫巴第地區協助抗擊新冠病毒。部分醫護人員具備在非洲抗擊埃博拉的經驗。古巴醫療隊代表表示:「
全球抗疫中,有一支援助隊伍比較特殊,那就是古巴派往意大利的醫療隊。
3 月 23 日古巴一支由 52 名專業醫護人員組成的醫療隊抵達意大利,前往意大利疫情最嚴重的倫巴第地區協助抗擊新冠病毒。部分醫護人員具備在非洲抗擊埃博拉的經驗。
古巴醫療隊代表表示:「你們正處于十分艱難的時刻,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我們的醫生護士帶來。」
古巴派出的醫務工作者(RT 通訊社)
在我們大多數人印象中,古巴貧窮的,聽說過就是它的雪茄。事實上,古巴也確實很窮。
據西方媒體報道,其國內生產總值僅為8700萬美元,對比我們國家是90萬億,如果你還沒什么概念,下面這個數字大概能讓你驚掉下巴,古巴人平均每月的收入是20-25美元,也就是說,一天大概只有1美元!醫生們的收入估計能增長到驚人的40-60紅左右,也就人民幣300來塊錢吧(心疼古巴醫生一分鐘)。
但就是這么一個窮國,在新冠疫情中,有能力派出醫療隊幫助別國,就是這么一個窮國,攻破了全球關注的醫學難題:研發成功癌癥疫苗!
說癌癥疫苗前,先來看下古巴的醫療實力。
古巴:全民免費醫療
據 WHO 數據,2016 年,古巴人均期望壽命達到 79 歲,高于美國的 78.5 歲;2018 年,古巴 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 5‰,低于美國的 6‰。
這一切成績,都建立在長達 60 年的「封鎖」之上。
1959 年之前,古巴衛生資源的分配極不平衡,農村地區缺醫少藥,而只占全國人口 22% 的首都哈瓦那集中了全國 60% 的醫生和 80% 的病床。
革命勝利后初期,大批醫生外逃,1963 年醫生數量相較革命前減少了一半。1960 年,美國開始對古巴實行禁運,古巴的藥品和醫療設備供應來源中斷,醫療衛生事業一度陷入困境。
據 BBC 在 2001 年的報道,卡斯特羅上臺后,便著手建立一個使全社會受益的公共醫療系統,他大力培養醫務人員,對醫學生進行免費教育,并將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在了為民眾提供初級保健、健康教育和預防工作上,而非昂貴的設備和藥品。
2012 年,人民日報對全球 70 多個國家的醫療制度進行調查后發現,只有古巴實行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免費醫療,即患者看病無需花任何費用,患者的檢查、化驗、治療、手術、藥品甚至包括飲食都由政府全部負擔。
據 WHO 數據,截至 2015 年,古巴全國有 82000 名醫生,平均每千人擁有 7.2 名醫生,9.1 名護士,是世界上人均家庭醫生數量最多的國家。
由于培養周期長、成本高,醫生在許多國家都是自帶「門檻」的職業,而古巴的醫生培育體系則更加「草根」:醫學生的學費、住宿費和伙食費都是政府免費提供的,此外,還視學生表現,提供小額的補貼。同時,醫生待遇相對優厚,住房和工資都由政府提供,其中,醫生的工資是公務員的 4 倍左右。
1999 年古巴政府建立的拉丁美洲醫學院(ELAM)是世界上入學人數最多的醫學院,僅 2013 年,就有來自 110 個國家(包括加勒比海地區、亞洲、非洲,甚至美國在內)的 19550 名學生報到。
器官移植和一些疑難病癥治療達世界先進水平
大量醫務人員使得古巴的三級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醫療資源配置也較為均勻,基本做到「哪里有人民,哪里就有醫生」,保證各地國民都能享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每年,古巴都將國家總支出的 10% 投入醫療領域,在醫藥高新技術開發方面,古巴水平較高,針對器官移植和一些疑難病癥的治療也已達世界先進水平。
BBC 報道稱,早在 1990 年代,古巴已成為第一個開發和銷售 B 型腦膜炎疫苗的國家,這使古巴的出口收入猛增。其乙型肝炎疫苗被運往 30 個國家,包括中國,印度,俄羅斯,巴基斯坦和其他拉丁美洲國家。
BBC 指出,古巴外匯的一項主要收入來源是健康旅游業。古巴醫生的美譽、低廉的醫療服務價格以及附近的療養海灘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拉丁美洲和歐洲人,「古巴醫療」成為該國在國際社會上的一塊金字招牌。
古巴創造了很多醫療奇跡:
上世紀90年代,古巴是第一個研制出B型腦膜炎疫苗的國家;
2008年,古巴完全自主研發出全世界第一種針對非小細胞肺癌有效的治療性疫苗--CIMAvax ,引起世界轟動;
2012年,古巴研制出了第二種肺癌疫苗,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研究開發出兩種肺癌疫苗的國家!
2017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證實,古巴正式成為世界上首個消除艾滋病毒及梅毒母嬰傳播的國家。這對發達國家來說都不容易,而古巴這樣的經濟狀況卻做到了。
攻克癌癥的疫苗挽救無數患者
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在生命科學領域擁有最多的專利,正在進行大部分的世界前沿臨床試驗,并發表了最多的生物醫學研究。
但是99%的人都不知道,這個加勒比海島國的醫學機構還研發出多款世界首創的治療性癌癥疫苗,讓不少晚期患者從世界各地不遠萬里尋到這里。治療癌癥已經成為古巴醫療又一個特色。
晚期頭頸部腫瘤孤兒藥-CIMAher疫苗
CIMAher(尼妥珠單抗)是由CIM科學家于1999年在美國獲得專利的一種頭頸部腫瘤,包括頭部和頸部鱗狀細胞癌(在口腔,喉和鼻腔粘膜表面形成的腫瘤),膠質瘤腦腫瘤和鼻咽癌的治療型疫苗。由于藥物中的單克隆抗體附著于癌細胞表面上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從而防止其分裂和擴散癌癥,它的另一個名字為尼妥珠單抗(Nimotuzumab)。
尼妥珠單抗自2004年以來在美國已經獲得了孤兒藥的地位,用于治療神經膠質瘤,自2015年起用于胰腺癌。
2008年,中國古巴合作研發、獲得國家I類新藥認證正式投入中國市場,命名為“泰欣生”。
該藥品目前在全世界25個國家和地區取得了藥品注冊,在世界范圍內使用人數不計其數。
在古巴分子免疫學中心進行的試驗中,使用該藥后87.5%的鼻咽癌晚期患者的腫瘤出現完全緩解,較以往單純利用放、化療手段百分比提高近一倍。作為全球新一代單克隆抗體,在鼻咽癌的臨床研究上取得突出效果,在2009年3月,載入《NCCN臨床實踐指南(中國版)》。
全球首個注冊的治療型-CimavaxEGF肺癌疫苗
它的故事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當時,因為古巴盛產雪茄,導致古巴的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成為最大的威脅之一,而美國對古巴的全面貿易封鎖使得這個國家無法接受先進的藥物治療,于是古巴在逆境中崛起,古巴分子免疫學中心經過25年,在窮盡了第一代科學家的心血成功研發了全球首個注冊的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性疫苗,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
這是第一種針對晚期肺癌的治療性疫苗,該研究于2011年完成了臨床試驗正式在古巴上市,數據顯示:疫苗的使用延長了患者的壽命,從6個月到5年不等。這種治療型疫苗將肺癌變成慢性病的夢想照進現實!
CIMAvax是針對稱表皮生長因子(EGF)的疫苗。
眾所周知,EGFR是在健康細胞和肺癌細胞上發現的正常分子。它在一些肺癌患者中高度表達。約15%的肺癌患者(通常是從不吸煙者)產生EGFR突變。在20世紀90年代,癌癥研究人員認為EGFR可能會推動肺癌的發展,所以他們開發了靶向EGFR分子的藥物,如艾比特斯,特羅凱,易瑞沙,和拉帕替尼--同樣靶向表皮生長因子(EGF),大多數情況下,這些藥物只在EGFR產生特定突變的情況下才起效。
和靶向藥物不同,它是一種基于生物技術的疫苗,它治療晚期肺癌完全是生物治療的方式:它有助于身體產生自己的免疫系統,從而遏制癌癥并阻止其增長。
簡單來說,正常細胞和癌細胞生長都需要一種重要的蛋白質--表皮生長因子(EGF),肺癌細胞生長也需要大量的表皮生長因子,這相當于是細胞生長的養料,當注射Cimavax肺癌疫苗后,會刺激機體產生大量的抗體,這樣,體內的表皮生長因子就會與抗體特異性的結合而大量減少,這樣一來,癌細胞的養料就被清除了,這時,正常細胞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獲得生長的養料,而依賴表皮生長因子的肺癌細胞只能被活活餓死。并且不會像靶向藥物那樣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僅為注射部位的疼痛,發燒,嘔吐和頭痛是最常見的副作用。
美國晚期肺癌患者慕名前往古巴接受治療,經疫苗治療幾個月后,肺部影像檢查發現腫瘤竟然已經縮小了90%,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并且治療過程完全沒有出現化療時的任何副作用。
2018年9月,世界肺癌大會上,第一次CIMAvax-EGF美國臨床試驗的初步結果表明,古巴開發的這種免疫療法安全,耐受性好,值得進一步研究。目前二期臨床試驗正在順利進行中。
其他國家的腫瘤學家也逐漸相信Cimavax足以作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第二階段治療(化療和放療后)。
根據古巴政府官方媒體關于這種疫苗專利的信息,“有兩項發明專利,其中一項在直到2028年,包括在歐洲和美國有效,因此目前這80個國家有資格能夠銷售這種疫苗。國內患者可通過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400-666-7998)向古巴提交申請,接受疫苗治療。
第二款肺癌疫苗-Vaxira
Varira(Racotumomab)是CimaVax EGF后在古巴開發的第二種非小細胞肺癌疫苗。
Racotumomab(Vaxira?)通過阻斷腫瘤生長中存在的NeuGc GM3神經節苷脂的特定細胞毒性反應,誘導癌細胞產生類似腫脹壞死的反應。從而延緩其發展并由此增加患者的預期壽命并改善生活質量。
癌細胞腫脹壞死的過程
A 治療前血清 B-D 三個免疫治療患者的血清
癌癥疫苗終將攻破癌癥大門
古巴的癌癥疫苗堪稱奇跡,而世界范圍內也從未停止對疫苗的研發和探索。除了古巴的這幾款疫苗,全球在研的抗癌疫苗臨床試驗有上百項。大家可以通過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匹配適合自己的抗癌疫苗臨床試驗。
未來,探索新抗原,以及聯合檢查點抑制劑和其他免疫療法協同試驗的抗原呈遞的改進方法,一旦如果成功,在隨后的試驗中,個體化疫苗將被用于各類癌癥。
隨著這些新型抗癌藥物、疫苗和不斷開發中的單克隆抗體研究,將被稱為“絕癥”的晚期癌癥變為一種慢性疾病,從根本上改變對癌癥治療的觀念。我們期待,從現在起20年后,人類能夠接種疫苗來預防癌癥,戰勝癌癥,相信這一天離我們不遠了!
#醫師報超能團##超能健康團#
劉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