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言3種“不正經”的棗子,叫棗卻不是棗,兒時的零嘴,現在難得一見俗話說得好: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掛滿集。目前雖然已經是農歷八月份了,但是集市上的棗子卻不少。尤其是冬棗還在大量上市,不過它的價格一直不便宜,十幾元一斤讓很多人直呼吃不起。其實
前言
3種“不正經”的棗子,叫棗卻不是棗,兒時的零嘴,現在難得一見
俗話說得好: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掛滿集。
目前雖然已經是農歷八月份了,但是集市上的棗子卻不少。尤其是冬棗還在大量上市,不過它的價格一直不便宜,十幾元一斤讓很多人直呼吃不起。
其實在農村的山上,也有不少野生的棗子,其中有一些還挺受歡迎的。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娃,小毛就和大家分享三種農村“不正經”的棗子:
它們叫棗卻不是棗子,長得雖然不起眼,卻是無數農村娃兒時的“零嘴”,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在低調中走紅。
軟棗:放“爛了”才好吃
軟棗在農村里也叫它黑棗、丁香棗、牛奶棗、小黑棗等,但是它卻并不是棗子,而是一種野生的小柿子,學名叫君遷子,是柿科柿屬的多年生喬木植物的果實。
君遷子這個名字,始見于左思《吳都賦》。因為這種果實比較小巧,看起來很像棗子,尤其是在樹上風干了以后是黑色的,摸起來軟軟的,所以就在民間多叫它黑棗,軟棗等。
軟棗樹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它主要是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坡林地、山谷、河灘上生長,因為很耐干旱、貧瘠,也耐寒冷,所以在國內分布很廣,山林中野生的也有不少。
不過軟棗卻有一個特點,成熟以后很少人去采摘,都是等它掛在樹上風干變黑了才撿拾回來吃。這是因為軟棗本來就是柿子,鮮吃起來味道很澀,而風干之后就沒有苦澀味了,反而吃起來還很甜。
值得一提的是軟棗不光是可以當零食吃,它還可以加工做成柿餅,以前還常用它來制糖、釀酒和制醋等,用途很廣泛。但是現在野生的軟棗已經十分少見了,因為大量的軟棗樹都被砍伐了。
酸棗:成熟以后也能酸掉牙
酸棗在民間多叫它“五眼果”,只因這種果實的果核很大,并且還很硬,在果核上面有好幾個黑色的似眼睛的黑斑,因此而得名。
有些地方還叫它“鼻涕果”,因為酸棗核大皮厚,果肉很少,只有一層很薄的果肉,成熟了也會黏附在果核上,稍微用力一擠就會流出來,形狀似鼻涕。
其實酸棗也不是棗子,它是漆樹科南酸棗屬的喬木植物,這種樹長得非常高大,枝干挺拔筆直,枝繁葉茂的,要采摘它的果實可不容易,一般都是等到它成熟了以后,然后被風吹落后去樹下撿來吃。
酸棗,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很酸的野果子,它即便是成熟了,也是酸酸的,還是能酸掉牙的那種。可是在20多年前,酸棗卻是農村娃愛吃的野果之后,很多小孩子去讀書之前,都要去酸棗樹下撿一大捧的酸棗,裝在書包里帶到學校去吃。
別看酸棗沒啥果肉,并且還挺酸的。可是在過去,它卻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小孩子把它當零嘴,它還是充饑的糧食。把它和南瓜、番薯等一起煮熟了,然后撈出來冷卻之后就是酸棗糕了。
到了冬季食物不夠吃的時候,就常用它們來充饑。不過酸棗樹都是野生的,很少有人會專門種植它。而如今野生的酸棗樹很少見到了,這種野果也就難得一見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酸棗又大又硬的果核,其實也有大用途的,以前就常被用來制作菩提子,美觀又很耐用。而在今日,識貨的人也常撿來做手串,價格還不便宜哦!
拐棗:狀似枯枝的野果
如果你不認識,或者是沒有吃過拐棗,估計很難相信這種“枯樹枝”居然能當野果來吃。
沒錯,拐棗長得就是如此的奇特。它雖然叫拐棗,卻并不是像棗子那樣是圓滾滾的,而是拐來拐去的,形態與萬字符“卍”十分相似,因此在民間也叫它“萬壽果”。
拐棗在民間的俗稱很多,有拐雞爪連、金鉤梨、金鉤子、雞距子、雞爪子、龍爪、彎撈撈、蜜爪爪等,客家話叫桔杻,它的學名一般稱作“枳椇”,是鼠李科枳椇屬植物的果實。
拐棗如此多的俗稱,也和它分布廣很廣,這種植物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山林中比較多見,只因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既能耐寒冷,也耐干旱和貧瘠,并且喜歡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
到了秋季拐棗就成熟了,但是這個時候的拐棗吃起來有點澀味,一般只有經過霜降后,被霜打過的拐棗,吃起來味道才沒有一點澀味,甜滋滋的。
因為拐棗的種子是長在果實外面的,而它又沒有渣,果肉多漿,吃起來很方便,根本不用吐籽。
在過去,拐棗對于農村娃來說,那就是免費的零食。雖然它長得怪異,可依然讓無數人愛不釋手,就連許多的大人也常去采摘。
只因拐棗不光是可以鮮吃,而且還可以用來釀酒、制醋、制糖等,另外拐棗還可以用來做菜吃,以前民間就常用它來做湯喝,湯味獨特醇香,并且還有強身健體的作用。
前些年在市場上看到有人銷售拐棗,小小一把就要賣到5元錢,雖然有點小貴,但是也忍痛購買了兩把,吃起來滿滿的童年味道。
結束語
這三種野果,叫棗不是棗,并且長得都不太“正經”,可卻是難得的美味。只是現在已經很難再見到、吃到這些野果了。畢竟它們都是野果,還沒有被推廣種植。
可是每一種都有著很高的食用和經濟價值。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它們也會被當成水果來種植。因為現在有些地方,也已經開始小規模推廣種植了,尤其是拐棗這種造型奇特的野果,粉絲還是挺多的。
各位朋友們,以上這三種“不正經”的棗子,你們都吃過幾種呢?又最喜歡哪一種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李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