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目前為止,僅僅宮頸癌的發病原因明確,也就是高危型HPV持續性感染。近幾年來,隨著性思想開放,再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使得宮頸癌的發病率逐年攀升,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不過預后良好。早期可采取手術切除腫瘤,然后搭配放療的方式來殺滅癌細胞,提高5年
目前為止,僅僅宮頸癌的發病原因明確,也就是高危型HPV持續性感染。近幾年來,隨著性思想開放,再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使得宮頸癌的發病率逐年攀升,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不過預后良好。早期可采取手術切除腫瘤,然后搭配放療的方式來殺滅癌細胞,提高5年治愈率。不過,放療殺死癌細胞的同時,正常細胞和組織也難以幸免,從而引發一系列副反應。
宮頸癌放療后易出現哪些不良反應?
1、皮炎
宮頸癌放療后易出現放射性皮炎,其皮膚反應分為干性的和濕性的,前者的主要癥狀是皮膚上長有紅斑、瘙癢和疼痛、脫皮以及色素沉著,嚴重時可長有難以去除的淺褐斑;后者的主要癥狀是濕疹和水泡,甚至導致糜爛和破壞。放療期間若出現皮膚瘙癢和刺痛感以及干燥脫皮,那么應選擇寬松且純棉質地的衣服,避免皮膚受到摩擦和刺激;皮膚破損時應維持局部干燥和清潔,在醫生指導下足量足療程用抗生素。
2、陰道炎
宮頸癌患者放療過程中,陰道可持續受到輻射,從而造成陰道黏膜水腫和疼痛,同時陰道也處于充血狀態,排泄物增加。放療可造成陰道中壞死組織脫落,正適合致病菌生長繁殖,因此放療期間可能會出現陰道炎。這種情況下應對陰道沖洗,維持陰道清潔,積極預防感染。值得提醒的是,沖洗陰道時壓力不能太高,同時保證溫度適宜。
3、骨髓抑制反應
放療易造成骨髓抑制反應,從而使得白細胞計數下降,嚴重時可誘發感染,其主要特征是高燒不退。當白細胞小于2.5×109時,那么需暫時停止放療和化療。期間減少不必要的探視,出門時戴上口罩,注意居住房間空氣流通和消毒;若血小板低于80×109,就不能吃太粗糙和堅硬的食物,以免引起腸道大出血。
4、直腸炎
宮頸癌治療時需對盆腔部位放療,損害周圍的臟器,直腸難以幸免,容易出現放射性直腸炎,其主要癥狀是里急后重、大便中帶血、水樣便和肛門疼痛等,嚴重時可造成腸穿孔,甚至因為大出血而死亡。因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若持續出現下腹部疼痛和腹瀉,那么就要引起高度警惕,特別是每天排便次數大于5次,糞便呈現膿血水樣狀時,還需停止放射治療,注重保護肛門周圍皮膚。
溫馨提示
宮頸癌患者放療期間應做好全方位護理,積極防治以上問題。注意局部清潔和衛生,選擇寬松透氣性好的內褲,內褲一天一換洗。多喝水和湯類,維持糞便通暢;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則,這樣能緩解胃部的飽脹感;當出現惡心和嘔吐癥狀時可以適當地吃酸性水果或口含薄荷糖;若頻繁嘔吐應停止攝入所有的食物,一直讓嘔吐停止為止,然后再緩慢進食流質食物,搭配止酸藥物,以免造成消化道出血。
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