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01一個有去無回的紅包引發的思考一年一度的春節即將來臨,這是孩子們最期待的節日,也是全家人團聚的好日子。記得我們小時候就特別期待過年,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還可以收到壓歲錢。說到壓歲錢,這可是我們小時候過年最期待的事,我們小時候一般都是5
01 一個有去無回的紅包引發的思考
一年一度的春節即將來臨,這是孩子們最期待的節日,也是全家人團聚的好日子。
記得我們小時候就特別期待過年,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還可以收到壓歲錢。說到壓歲錢,這可是我們小時候過年最期待的事,我們小時候一般都是5元、10元,最多的時候大概20元左右。
現在的時代不同了,我們給孩子壓歲錢一般都是三位數,四位數,有的家庭甚至給的是五位數的壓歲包。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習俗,大家禮尚往來,親戚互相拜年都會互相給對方的孩子壓歲包。
我朋友就遇到一個糟心的事,去年過年給了親戚家兩孩子每人600元的壓歲包,一共給了他親戚家1200元,照理,親戚要還禮才對,但親戚就像啥也沒發生一樣,并沒有給還朋友孩子紅包。這樣的事其實我身邊還有朋友也遇到過,當時心里肯定有不舒服的感覺,確實讓人沒法接受。
朋友也沒轍,只能和身邊人訴訴苦,我覺得這樣的親戚畢竟還是少數,不還禮還是說不過去的。如果你遇到這樣的人,你會怎么做?
可能你會說:“直接讓孩子去要紅包呀!”
也可能你會說:“就當這1200塊錢打水漂了”。
不管你現在怎么做,但對方沒有還禮這是事實,透過這1200塊錢,看清了一個人所作所為背后的人品。
02 春節壓歲紅包有五個講究
①、包壓歲紅包的金額必須是雙數
一般包給親戚或長輩的紅包都是雙數,就是“好事成雙”但意思,但要避開“4”,比如200、600、1200等等,不會給140、、240、400、110、170類似的單數紅包,特別忌諱金額是4相關的紅包。
我們老家后來也不介意包100、300、500等單數紅包,但會整百地給。當然,每個地區風俗不同,針對不同的人給的金額也不同。
②、包壓歲錢必須要用紅色紙包
紅色代表的是喜慶和團圓,象征著好運與幸福,用紅紙包裹壓歲錢,也可以直接買現成的紅紙包。帶有“福”、“賀”字的紙紅包,或虎年,紅包封面就有各種立體老虎卡通圖像的紅包。各種創意紅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來選擇。
③、包壓歲的錢必須用嶄新的鈔票
新鈔票代表新年新氣象,給長輩和親戚的壓歲包一般都用嶄新的鈔票,收到壓歲包的人感覺也會不同。如果給的是皺巴巴的舊鈔票,給人的感覺就不是特別好了。
④、收到親戚包的壓歲包不要當場拆開
我們也要教育孩子,收到親戚朋友的壓歲包,不要當場打開。有的孩子不懂,父母也沒有教,孩子會當著親戚朋友的面立刻打開,還數一數到底有多少,這會比較尷尬,這些都是基本的常識父母要讓孩子明白。
⑤、壓歲包回禮也有講究
傳統春節,我們家鄉一般會這么給紅包:
比如,親戚包了200元紅包給孩子,那么回禮就要包300元;如果親戚給的是300元,那我們就要包回紅包380-600元。
也就是說親戚朋友包給孩子的壓歲包,父母都會包回給對方的孩子,只能包得比對方給得多,不能少于對方包的金額。
如果遇到不懂得回禮的人,也只能說是奇葩了。這樣不僅傷了感情,也失去了基本的信任。
03 過年壓歲紅包的真正作用,是禮節
家長可以借助這個重要的節日,教給孩子關于春節的各種禮節,特別是關于紅包的禮節。很多孩子收到紅包,卻忘了這些基本的禮儀:
雙手捧紅包
無論是長輩還是親戚朋友給孩子發紅包,孩子都要學會雙手接紅包,而不是單手拿了就塞口袋里。孩子的言行,體現出家長的教養。
鞠躬致謝
孩子收到親戚朋友給的壓歲紅包時,孩子需要彎腰鞠躬致謝,用語言和肢體表達對親朋的感恩。這既是一種尊重,也是重要的紅包禮儀。
不攀比金額多少
父母需要教育孩子,不要去和別人攀比紅包金額的多少,借此機會,自己學會管理金錢,這是孩子學習理財的好時機。
一個紅包,可以教會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時也可以教會孩子如何管理金錢,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學習更多關于理財的技巧。
生活即教育,有挑戰,但更多的是學習的好機會。
我是@靈動育兒,一位二寶媽媽,從事學齡前教育和家庭教育近20年,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成長。期待您的留言!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侵必刪)
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