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兩次手術后我媽身體非常虛弱,行走都困難,但主治醫生說還必須做放射線粒子手術?!睆V西陳女士沒有想到,患膽管癌的母親遠赴廣州經歷三次手術,并未減輕病痛延長生命,不到3個月就去世了。11月4日,陳女士告訴華商報記者,他們家屬認為治療有問題,交涉
“兩次手術后我媽身體非常虛弱,行走都困難,但主治醫生說還必須做放射線粒子手術。”廣西陳女士沒有想到,患膽管癌的母親遠赴廣州經歷三次手術,并未減輕病痛延長生命,不到3個月就去世了。
11月4日,陳女士告訴華商報記者,他們家屬認為治療有問題,交涉后醫院最終全額退款,事后他們投訴才知道,涉事醫院違規開展核醫學及介入放射學診療活動,執業醫生沒有《放射工作人員證》。
>>>網上找醫院
“醫院說治總比不治要好,延長生命減輕痛苦”
陳女士介紹,74歲母親患有膽管癌,曾在廣西醫科大學救治,2015年初,她帶母親從廣西老家賀州前往廣州市白云區一家私立醫院救治。
“我也是醫生,我不甘心,就在網上找到這家醫院,醫院說有把握治療,說治總比不治要好,延長生命,減輕痛苦?!标惻糠Q,自己是5年臨床醫學畢業,但并非腫瘤專科醫生,她承認,起初并不清楚這家醫院的資質,“它是在廣州市白云區,宣傳是三級醫院,我也沒搞清它是公立還是私立。”
陳女士說:“這家醫院的主治醫生當時是52歲,也是廣西人,跟我是老鄉,他承包了醫院腫瘤科,說治療已經做了很多年了,經驗很成熟,而且癌癥治療效果很好?!?/p>
>>>病情未緩解
前后相差一個月 七旬癌癥老人經歷三次手術
“第一次手術就是在這家醫院做的,后面兩次手術是在他承包的廣州另外一家醫院做的,他說那家醫院剛開業不久,醫療條件好一點?!?/p>
陳女士介紹了母親歷經了三次手術。“2015年12月,我媽動脈栓塞手術,就是他主刀做的,他說這是第一步;放射性膽道支架手術也是他做的;2016年1月做了放射性粒子手術。”
陳女士告訴華商報記者,前后經歷三次手術,母親受了病痛折磨,“但最終效果不好,我媽還是老樣子,我才不再相信這位所謂的腫瘤專家了。”
陳女士表示,第一次手術之后,母親的病情并未緩解。“她黃疸加重,這個主治醫生解釋說是腫瘤復發?!标惻空f,“當時我媽從廣西到廣州還是有點遠的,但她都能坐班車到廣州,根本看不出她有什么黃疸,醫生說做了肝功能檢查,膽紅素高。但是我媽做了化療栓塞后黃疸就很重,當時做CT,我看她的肝都是白的,我問醫生怎么造影劑都跑到肝臟去了,醫生說這個手術做完都是這樣?!?/p>
陳女士說:“當時做完手術,我媽肝硬化,太大的不良反應也沒有,只是感覺身體乏力。我媽當時住我的宿舍,我的宿舍在四樓,沒有電梯,她剛來的時候還能跟著我爬上爬下,但做完手術后就很難爬上去了,人看上去膚色很黃。我問醫生,他說我媽是腫瘤復發加重了,膽管堵了,要放支架?!?/p>
>>>家屬急瘋了
因為救母心切“相信他放的是放射性粒子支架”
“我本身也是做醫生的,我又不放心,跑到廣州一附院找醫生咨詢究竟是做引流還是支架好?!标惻勘硎?,如果做引流,就要在體外掛一個引流袋。“以前她治療時覺得掛一個引流袋很不方便,所以我要考慮到讓我媽生活要方便。這個主治醫生多次跟我說,還是放支架就行。他特別說是用放射性粒子支架,是從他同學那里搞來的,可以放在切除腫瘤的部位,不用掛引流袋,更方便一點。這正好和了我媽的意思,我就相信了他,給我媽做了放射性膽道支架手術。”
陳女士承認,自己救母心切,當時沒考慮查驗所用膽道支架。“這個支架是不是他從他同學那里搞來的,我也不知道。后來我才知道這個支架是南京產的,所謂的放射性粒子支架根本就沒有投產,也沒有注冊證?!?/p>
“他當時什么資料都沒有告訴我,像這種手術,首先要經過家屬確認,要有術前風險評估等,他都沒有說明,當時我們家屬都急瘋了,我也沒有時間,就相信他放的是放射性粒子支架?!标惻空f,二次手術做完效果不大,“他畢竟放了支架,我媽復查后膽紅素有所下降,他說是時間問題,過段時間就好,但最終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我媽的膽道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沒有解決黃疸,病情反而還加重了。”
>>>沒熬過60天
“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最拿手最賺錢利潤最高的”
“前后一個月經歷兩次手術,我媽身體越來越差,身體非常虛弱,行走都困難,但主治醫生說還必須做放射線粒子手術,阻止腫瘤擴展,最后我們也是不得已才做的。”陳女士說。
陳女士表示,2016年1月21日第三次手術更要命,加重了母親的病痛?!斑@位主治醫生說,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他們最拿手、最賺錢、利潤最高的,建議我媽做這個。因為放射性藥品放在一個小罐里,以前屬于醫療器械,現在歸類到放射性藥品去了。”
“做完這個手術我媽就意識不清醒,大小便失禁、嘔吐,看著越來越差。主治醫生說剛剛植入,可能會有點肝損傷,但是會好起來的。當時我感覺情況不對,放射性粒子是60天,這個植入之后是拿不出來的,有可能造成過度治療,給患者造成永久損傷?!标惻砍姓J當時很糾結:“我是抱著僥幸心理,看我媽能不能熬過60天。它副作用減輕的話,也許會熬過去,最后也就出院了。”
“因為情況一直不見好轉,最后就回到老家,在縣醫院繼續住院治療。當時我媽已經不能吃東西,什么都吃不下,一吃就吐,而且還發生了胃梗阻,我給他打電話,他說是可能是腫瘤復發壓迫了胃?!标惻筷惻勘硎?,因為發生胃梗阻,家屬聯系其他醫院檢查后,她也聯系了這位老鄉醫生,希望繼續住院治療,但對方拒絕她母親入院治療。
2016年3月18日,陳女士母親在做完放射性粒子植入手術后的第58天去世,陳女士和親屬認為,3個月三次手術,并未延長母親的生命。
>>>醫患協商后
三次手術費和人道主義補償共12萬退還家屬
“從我媽去廣州到做完這些手術治療,不到3個月時間。她的腫瘤為什么擴散這么快,我也考慮情況不對,是他的不正確治療導致腫瘤擴散。’”
“給我媽植入的放射性粒子支架跟本沒有合格證,醫院提供的證據是膽道支架,是我媽去世后才生產的。”陳女士表示,廣州另一家涉事醫院手術記錄“經皮肝穿刺內照射支架植入術+外引流術”,但醫院根本就沒有內照射支架。
江蘇省藥監局2020年7月出具的政府信息公開告知書證實,經查詢,南京某公司并未獲得內照射支架的醫療器械注冊證和該產品的醫療器械生產許可。
陳女士說:“這三次手術,一共花了十多萬元。我媽去世以后,我就覺得是他治療出了問題。2016年3月,我去找他,他們醫院最終全額退款,把這三次手術的費用給我們退了?!?/p>
陳女士回憶,“當時他已經躲起來了,讓醫院的院長出面和我們家屬談,最終雙方簽了協議。但醫院不承認治療不當,只是出于人道主義,把這筆錢退了,其中也包括一部分補償,一共是12萬元?!?/p>
>>>沒相關資質
涉事醫院未備案辦證審批開展放射診療被查處
“我媽的后事處理完,我直接就去廣州市衛計委反映,我們才了解到他們沒有相關資質,廣州市白云區衛計局作出認定和處罰,廣州市衛計委對他承包的另外一家醫院處罰3000元?!?/p>
陳女士表示:“這個主治醫生雖然有執業醫師資格,但他們是外科專業,沒學過介入和核醫學治療,他們使用放射性藥品是非法的,他們并沒有取得‘放射人員證’,沒有儲存放射性粒子的專業設備?!?/p>
2016年11月,廣州市衛計委(現廣州市衛健委)出具的答復函證實,陳女士舉報的情況屬實。經查,兩家涉事醫院未備案開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技術,其中一家涉事醫院未按規定為從事放射診療工作的醫務人員辦理《放射工作人員證》。
2017年4月,廣州市白云區衛計局告知函顯示,調查發現,涉事醫院確實存在未取得《放射藥品使用許可證》開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技術的行為,使用的放射性粒子未能出示相關合格證明文件,函告白云區食藥監局對該院使用未經審批的放射性藥品行為進行查處。
>>>被行政處罰
涉事醫院違規放射診療被罰28萬吊銷腫瘤科
2016年11月,廣州市衛計委行政處罰告知書顯示,因違反放射診療管理規定,未經批準擅自開展核醫學及介入放射學診療活動,醫師未辦理《放射工作人員證》,廣州市衛生監督所對為陳女士母親做第二和第三次手術的醫院作出警告、罰款3000元的行政處罰。華商報記者注意到,醫院當事人在意見記錄一欄簽名,“放棄陳述和申辯”。
2017年6月,廣州市白云區衛計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對為陳女士母親做第一次手術的醫院作出處罰決定,未經職業健康檢查的醫護人員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責令限期改正,罰款25萬元;未給從事放射工作人員辦理《放射工作人員證》,違反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相關規定,責令限期改正、警告、罰款2.9萬元;使用不具備相應資質的人員從事核醫學和介入放射學放射診療工作,違反放射診療管理相關規定,責令限期改正,罰款3990元。按照分別裁量、合并處罰的原則,針對上述違法事實,決定給予醫院合并作出警告、罰款286900元,吊銷腫瘤科的行政處罰。
2017年6月9日,廣州市白云區衛計局給予醫院警告、罰款286900元,吊銷腫瘤科的行政處罰
>>>4年堅持投訴
家屬提起民事行政訴訟未立案 要求追責賠償
陳女士告訴華商報記者,這是他們多次投訴的結果,作為家屬,他們對處罰結果并不滿意,家屬認為對涉事醫院處罰輕,也沒有沒收醫院全部違法所得。這4年來,他們分別提起了民事和行政訴訟。
“2016年行政訴訟是起訴廣州市白云區衛計局和廣州市衛健委,行政訴訟大概有七八次,也起訴了食藥監局,像放射性粒子一粒的價格,食藥監局當時并沒有按實際沒收;2017年6月是民事起訴,起訴了兩家涉事醫院?!?/p>
陳女士表示,至今都未獲廣州市白云區法院立案。“2017年6月受理的,法院說案件多,法院都搞聯調,但無論如何,已經4年多不立案。”
“按規定手術過程要錄像的,但他們醫院根本就沒有,醫療欺詐被包庇了,使得醫院老板和醫生沒有得到法律制裁。我們家屬要求追究醫生的責任,追究醫院和相關部門的責任,對醫療損害進行賠償?!标惻勘硎?,他們家屬雖然向廣州市白云區法院提起訴訟,但法院一直到現在不給立案。
>>>離開兩醫院
涉事醫生已離職 曾解釋資質稱沒來得及備案
11月5日,華商報記者聯系廣州一家涉事醫院,工作人員證實,當年為陳女士做手術的主治醫生已經離職?!八呀洸辉卺t院干了,他前兩年就已經不干了,應該是老板不給他租那個地方。”
工作人員告訴華商報記者,醫院的腫瘤科也已經不存在,他已經不再是他們醫院的醫生,不清楚他的去向,也沒有他的聯系方式,“他走了,醫院不會留他個人電話,他的電腦都交了?!?/p>
對醫院和陳女士母親之間發生的醫患糾紛,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婉拒記者的采訪。無奈,華商報記者聯系另一家涉事醫院,工作人員答復稱:“沒有這個人,醫院系統里查不到他?!?/p>
這位主治醫生究竟去了哪里,暫時無法聯系采訪。他當年公開曾回應媒體表示:“我當時是不同意她(陳女士母親)在那家醫院做手術的,因為醫院資質確實有點問題?!彼忉尫Q,這家醫院腫瘤科成立不久,還沒來得及對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技術進行備案,她是這家腫瘤科的首位患者。
>>>食藥監查處
未獲許可使用放射性藥品沒收77萬違法所得
華商報記者獲得的一份廣州市白云區食藥監局2018年調查處理回復函顯示,基于調查事實,對白云區的這家醫院未取得《放射性藥品使用許可證》,臨床使用放射性藥品的行為立案查處,依法沒收其違法所得77萬余元。同時,請求協助調查,認為該案涉嫌刑事犯罪,曾將案件移送廣州市公安局白云分局。
這份回復函還顯示,2017年5月22日,對另一家涉事醫院現場檢查未發現正在使用涉訴放射性藥品,責令立即改正。經調查,該院承認未取得《放射性藥品使用許可證》,曾臨床使用的涉訴放射性藥品是由白云區這家涉事醫院提供。
華商報記者 李華 編輯 劉妮
(如有爆料,請撥打華商報熱線電話029-88880000)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華商連線】所有,今日頭條已獲得信息網絡傳播權獨家授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丁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