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這是一個十分痛心的故事,43歲的劉女士因為拒絕治療,最終導致尿毒癥?!臼录仡櫋看蠹s在7年前,劉女士因為腿部異常腫脹,到醫院看診,經檢查發現尿蛋白3+,血壓180/100mmHg,考慮是腎病綜合征、腎性高血壓。醫生建議做腎穿,了解病因以便于
這是一個十分痛心的故事,43歲的劉女士因為拒絕治療,最終導致尿毒癥。
【事件回顧】
大約在7年前,劉女士因為腿部異常腫脹,到醫院看診,經檢查發現尿蛋白3+,血壓180/100mmHg,考慮是腎病綜合征、腎性高血壓。醫生建議做腎穿,了解病因以便于針對性治療。但劉女士拒絕了,最終只開了一些降壓藥。
顯然,這樣做是無法控制住病情的,之后劉女士的情況時好時壞,血壓大多處于偏高狀態,尿蛋白也一直維持在2+~3+。
2年前,劉女士又一次因身體不適到院就醫,這次檢查發現血肌酐水平大幅度上升,為150μmol/L,這代表她的腎功能已經出問題了,但還是拒絕接受正規治療,而是尋求各種偏方、特效藥。
為此劉女士找了不少所謂的“名醫”,花費了不少金錢,本以為可以靠著這些“特效藥”、“偏方”來治好自己的腎病。可讓她沒想到的是半年前,劉女士再一次因氣喘、無法進食等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這時血肌酐已經飆升到800μmol/L,被確診為尿毒癥。醫生建議進行透析,可她還是拒絕,仍然選擇自己購買“特效藥”。
冥頑不靈的劉女士,前前后后購買偏方最終一共花了200多萬元,而病不僅沒看好,還發展到尿毒癥,也算為了她的“固執”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躺在病床上的劉女士痛苦道:“早知道還是得來醫院治,我死活都不該信什么偏方?!?/strong>
一、治療腎病,最不可取的方法便是相信“偏方”
腎病,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算是比較多見,而對于這類疾病的治療,選擇正規的醫院接收規范的治療才是最正確的做法,而最不可取的方法便是相信“偏方”,劉女士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為何這么說呢?
我們要知道,大家吃進去的藥物并不是全部都會被身體吸收,反而大部分都會通過腎臟、膽汁、肝臟、乳腺、呼吸道等途徑被排泄出體外。其中,腎臟為最主要的排泄途徑,所以如果藥物使用不當,很容易導致藥物在腎臟蓄積進而導致腎損傷;尤其是本身就有腎臟疾病的患者,像劉女士本身就有腎病綜合征、腎性高血壓,腎功能排泄本來就出了問題,這個時候使用“偏方”,藥物毒性就更加難以排出,可逐漸出現血清尿素、肌酐升高,如果繼續使用該藥,可進一步損害腎臟。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因藥物引起的急性腎損傷由高達28.9%,其中60歲以上的患者占了一半,合并基礎疾病的慢性腎臟疾病最為常見,大約占了20%。
不僅如此,藥物性腎損傷還可導致急性腎小管壞死、急性或慢性間質性腎炎、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慢性腎損害等;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可演變成慢性腎衰竭,嚴重的患者需長期透析治療,嚴重危害到患者的健康。
因此治療腎病,建議大家還是去正規醫院接收規范治療,而不是盲目使用偏方,最終引發尿毒癥等嚴重后果。
二、為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尿毒癥”?
據中國腎臟疾病數據網2020年底更新的信息顯示:截止2017年,我國透析人群已經達到了58萬人,且后期處于持續上升的趨勢。如果你有留意,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查出患有尿毒癥,如“28歲小青年被查出尿毒癥只能靠透析活命”、“24歲小伙常年喝可樂最后喝出尿毒癥”......
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那么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與“尿毒癥”發生了關聯呢?
1、過度疲勞
人如果一直過度透支自己的身體,不注意休息,時間久了,可損傷腎臟血管內皮細胞,引起血循環中的炎癥性細胞浸潤,釋放炎癥性介質,導致腎臟出現病理性損傷;
此時再加上精神緊繃、高壓狀態下工作等原因,很容易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更易受病原體侵襲,出現腰酸背痛、蛋白尿、血壓升高、頭暈等表現,最終發生腎臟損害。
2、甜飲料當水喝
此前有一24歲的年輕小伙,就是因為長期喝可樂,每天不喝個2-3瓶的就覺得少了什么,最后被尿毒癥“找上門”,只能靠透析活著,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10年。
因為碳酸飲料當中含磷酸,進入人體后,可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形成磷酸鹽,后被小腸粘膜吸收入血,最終進入腎臟,而大量攝入磷酸可加大腎臟負擔,如無法及時排出,可引起高磷血癥,加重腎臟損傷,嚴重者會逐漸進展到腎衰竭。
3、熬夜
經常大半夜不睡覺,不僅傷肝也傷腎。本來白天腎臟“工作”就很累了,你夜里還不讓它休息休息,便會導致腎臟的“生物鐘”紊亂,最終肯定“扛不住”而病倒。
4、濫用藥物、保健品
這是導致很多人出現尿毒癥最常見的原因,很多人在身體出現疾病時,往往不會選擇去醫院就醫,而是自行購買藥物、保健品,可盲目使用一些藥物,很容易損害腎臟,如一些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包括馬兜鈴、關木通、天仙藤等,含一定的腎毒性,濫用可造成腎衰竭
尿毒癥對人體健康影響巨大,所以建議大家要盡量避免以上這些可誘發尿毒癥的危險因素,做好防患。同時,多關注自身健康,如果出現尿毒癥相關癥狀,及時就醫。
三、出現這些癥狀,小心是尿毒癥在“敲門”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張宏主任提醒:尿毒癥在初期,多少有一些表現,大家可以留意一下,以便于可以及時發現與診治,將危害降到最低。
一般來說,早期的時候,患者往往會有胃腸道癥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瀉、納差等,主要因毒物刺激胃腸道黏膜,導致水、電解質平衡失調引起;隨著疾病的發展,患者還會出現心血管系統病變,出現心絞痛、心律失常等癥狀;血液系統也會受到影響,出現貧血、出血等表現;不少患者的排尿系統也會受到波及,引起夜尿增多、尿量異常等癥狀。
所以當出現相關表現時,希望大家可以引起重視,及時去醫院檢查,排查尿毒癥。
四、預防尿毒癥,4大檢查不能丟
如果身體出現了以上哪些癥狀,建議大家去醫院再進行詳細的檢查。想要診斷尿毒癥,其實也不難,以下4個檢查就可以幫助你做出準確的判斷。
·尿常規
尿常規是檢查腎臟最為常見的一項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可以很好的反應腎功能的指標。一般來說,健康人的尿液當中不存在蛋白質,有也只是少量,一般不超過0.15g,如連續3次檢查數值都超標,則要小心腎病;如超3.5g為大量蛋白尿,意味著腎臟可能出現嚴重損害,需及時就醫。
·血生化
血生化被稱為血液生化,該檢查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患者的電解質、酸堿情況,如果排除掉感冒、發燒等等原因,你依舊存在電解質紊亂,是在提醒你腎臟可能出了問題,需要做進一步檢測。此外,一旦出現電解質紊亂往往是腎病3期。
·腎功能
腎功能主要是了解患者的血肌酐、血尿酸數值,如果腎功能出現問題,肌酐、尿酸無法及時通過腎臟排出體外,在體內蓄積,就會導致數值指標升高。
·腎臟B超
腎臟B超也是非常多見的一項檢查, 可以幫助我們清晰地觀察到腎臟的大小、位置、病理變化等,初步判斷腎臟是否發生實質性病變。
尿毒癥不僅“毒”腎,還傷害全身器官,嚴重危害到患者的健康,所以建議大家平時以預防為主,發現尿毒癥相關癥狀,及時就醫檢查,查明具體的原因后再對癥治療,爭取早診早治,將危害降到最低。
參考資料:
[1]《一個令人痛心的尿毒癥,這樣的悲劇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醫學論壇網.2021-07-01
[2]《吃藥傷腎嗎?藥師教您如何避免藥物性腎損傷》.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2020-03-12
[3]《年輕人為什么會得尿毒癥?下面五個問題要了解!》.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2021--04-13
[4]《4個檢查都完全過關:恭喜你,尿毒癥離你很遠!》.健康日訊腎臟頻道..2018-07-11
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