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楊桃一個很難用單獨的詞匯來形容描述的水果論名頭,雖是南方特有的水果,卻是出現在教科書中的水果,家喻戶曉。看樣貌,晶瑩剔透如美玉,棱角分明似五星,漂亮。嘗味道,無以言表......辜負期待,對不起樣貌。綜合看來,非要選一個詞的話,我覺得“尷尬
楊桃
一個很難用單獨的詞匯來形容描述的水果
論名頭,雖是南方特有的水果,卻是出現在教科書中的水果,家喻戶曉。
看樣貌,晶瑩剔透如美玉,棱角分明似五星,漂亮。
嘗味道,無以言表......辜負期待,對不起樣貌。
綜合看來,非要選一個詞的話,我覺得“尷尬”恰好。
楊桃的“尷尬”
是樣貌和味道的反差
也是期待和結果的迥異
因 有多少人愛它就有更多的人恨它
也因說不出來如何,只覺它就是極其“尷尬”
今天依農就和大家聊一聊楊桃的“尷尬”,為這個嶺南佳果多少說些話。
楊桃為酢漿草科陽桃屬多年生熱帶、亞熱帶果樹,有陽桃、洋桃、星星果、五斂 子、五棱果、五稔等諸多別稱,原產于東南亞。(楊桃屬下只有“哥倆”,還有一種植物,叫“三斂”,在我國有分布)
我國對其引種栽培利用的時間較早,距今約已有近2000年的時間,當前我國廣東、廣西、福建、臺灣、云南等省份有小規模栽培。
古代楊桃的“尷尬”就已經隱現
在我國要想知道一種水果在古時重不重要、受不受歡迎,有一個簡單的方法,那就是看它在古籍中出現的頻率。
說實話,流傳至今記載楊桃的古籍有很多。
最早記錄楊桃的是《南方草木狀》,是嵇含所著的我國現存最早的關于嶺南地區草、木、果類植物的植物志。
書中記載:“五斂子,大如木瓜,黃色,皮肉脆軟,味極酸,上有五稜,如刻出,南人呼稜為斂,故以為名。以蜜漬之,甘酢而美,出南海 ?!?/p>
詳細地描述了楊桃的身形特點、味道產地,并講解了吃它的方法——味極酸,得沾糖。
但“尷尬”的是,接下來那些贊荔枝、頌楊梅的文人騷客,在面對楊桃時,似乎集體失了聲,如今依農竟然沒有尋到一句。
其它眾多記載楊桃的古籍幾乎全部都是藥學典籍。
這不禁讓大家想起那么一句話:在古代,不好吃就入藥。
近現代“星星果”毀了多少人的期待
我不知道古人對于擁有漂亮樣貌的楊桃有沒有過期待,但我是有的,并且相信不少的朋友也有。
依農講一個我和楊桃,大家絕對有共鳴的故事
如果問我兒時最想吃的水果是什么,那一定是楊桃
小學三年級的一篇課文——《畫楊桃》,讓我對它的味道萬分憧憬
打心底覺得這個長了五角星模樣的漂亮果子,肯定也有著令人陶醉的味道。
作為一個北方人為吃上楊桃可著實是費了一番功夫
彼時果品市場還沒有單個楊桃售賣,想吃到它的唯一途徑就是價格不菲的果籃
停了一個月零食,努力考了個“雙百”后,才如愿以償
削棱、去尖、片成五角星,儀式感做足之后,好似嘗“仙桃”一般,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
酸、澀以及一股從未嘗過的奇怪味道從舌頭直沖天靈蓋
一時覺得定是我吃的方式不對,再咬一大口,結果直接恍惚了
這是個什么玩意?寫入課本,模樣漂亮,味道卻.....尷尬!
實在是不想再吃第二口,不敢不吃,怕被打,臉上帶著“幸?!钡男?,心里流著淚一片一片地吃完了。
楊桃辜負了我的期待,一個三年級的學生,沒愛了。
至那時起,我很多年再沒吃過楊桃,直到后來知道楊桃有甜楊桃和酸楊桃之分,又開始有了新的期待。
你以為會有反轉。
錯!還是“尷尬”,第二次吃楊桃后,我才知道,三年級那年,我吃的就是甜楊桃!
有甚愛楊桃者,但吃它也得“加料”
酸或甜、咸或淡,水果好吃與否,太具主觀因素。一種水果再多人喜歡也有人討厭,再多人討厭也有人喜歡。
所以這世上有甚愛楊桃者。
不然不會有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的商品化栽培,也不會有麻榨楊桃、金邊楊桃、吳川甜楊桃、崛督楊桃、尖督楊桃、紅楊桃等諸多品種,更不會賣到十幾塊一斤。
不過愛歸愛,酸楊桃也好甜楊桃也罷
還真少有鮮食楊桃的漢子,當然也有,他們說鮮食“清爽”(我有點不太理解“清爽”這個詞了),更多愛楊桃的人吃它要“加料”。
古人用蜜糖緩解楊桃的酸味
當下產區愛食楊桃的朋友,所加之料是北方朋友的“想不到”
楊桃蘸辣椒面、楊桃蘸醬油、楊桃蘸鹽
做農業去產區后,看著南方朋友吃得津津有味,我又滿懷期待地,又嘗了,只能說:怪我是個北方人吧。
楊桃聲明一直未減,但產業一直不大
有人愛楊桃、有人期待楊桃,作為水果楊桃的“名頭”一直很大,但是相比與荔枝、楊梅、枇杷甚至是黃皮來說,楊桃產業一直都沒有做大。
顯然楊桃的名聲和產業規模存在不對等的尷尬。
首先,楊桃對生長環境有著較高的要求,喜溫、喜濕、不耐寒,當外界氣溫低于10℃時就可能受到寒害,需在年降水量1500——3000毫米的地區才能生長,但雨水對于楊桃來說還是一柄雙刃劍,需要的同時,果期還不能多,一旦多了就會影響果實的品質和產量。另外楊桃生長過程中病蟲害的發生率較高,因此有一定的種植難度。
其次,楊桃是一種極其不耐儲運的水果,果實采收后,放置幾天就會失水、變質、腐壞喪失商品性,所以銷售范圍存在局限,要遠途運輸就需要提前采收。
再者,楊桃作為一種“酸果”,定位并不明確,仍以鮮果銷售為主,后續沒有完善的加工產業鏈,當前很難在市場上購買到以楊桃為原料的加工品。
綜合以上原因,楊桃還是一個具有地方特色的小產業。
寫在最后,“尷尬”的楊桃絕非一無是處
文末了才想著為楊桃說些話,前文字里行間都透露著我個人是真的不愛吃楊桃,但是我認可楊桃的經濟價值,“尷尬”的楊桃絕對不是一無是處。
酸又如何,產業小又如何?
畢竟有人真的愛楊桃這個水果。
被如我一樣的人吐槽“尷尬”又如何?
見了楊桃花,看了四季果,還不是得說一句漂亮。
不愿鮮食,害怕“加料”又如何?
可以去嘗嘗楊桃入菜后的味道,大概率的不會令你“尷尬”,反正依農是被楊桃鮮魚湯的美味深深折服了。
最后依農想說:如果有新的、口感好的、甜的楊桃品種,我依然滿懷期待,依然愿意嘗試這個嶺南佳果。
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農村生活、植物科普等類型的文章,那請關注、點贊@依農看天下會把我了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原創不易,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贅述不詳,歡迎探討!
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