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財富贏商:提前看懂未來,歡迎關注。開在家門口的冬奧會,讓大眾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冰雪運動中。但“錢”,成了年輕人在滑雪道路上最大的阻礙。小紅書上,曬出滑雪照片的博主們穿著一身三四萬的專業裝備;新聞媒體中,一些雪友在雪季的花費高達7萬元;在百度
財富贏商:提前看懂未來,歡迎關注。
開在家門口的冬奧會,讓大眾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冰雪運動中。
但“錢”,成了年輕人在滑雪道路上最大的阻礙。
小紅書上,曬出滑雪照片的博主們穿著一身三四萬的專業裝備;新聞媒體中,一些雪友在雪季的花費高達7萬元;在百度輸入“滑雪要”,跳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滑雪要花多少錢?”
滑雪真正的“貴族”運動
以我自己舉例吧。
細數一下一個常住北京的人把滑雪當成一種愛好到底需要花多少錢。
1、滑雪票
我買的是北京東部地區的一個滑雪場的季卡。
價格是1680,這張季卡會贈送崇禮地區兩個滑雪場的共計5天的雪票。
所以基本上整個雪季我都不用買雪票了。
1680就是我整個雪季的雪票花費。
2、滑雪裝備
雪板+固定器套裝:來自閑魚1000元
雪鞋:來自閑魚,1000元
如果是單板,三大件的價格應該也差不多,
閑魚買二手或者全新老款的話,2000也夠了。
頭盔:來自淘寶,當然也可以迪卡儂購買,200元
雪服:來自淘寶,上衣300,褲子240元
手套+面罩:來自淘寶,100元
裝備共計2800元,加上點個性裝飾等,
3000元基本可以滿足像我這種大眾滑手的需求。
當然,裝備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多貴的都有,
如果想要參加專業比賽,那肯定需要更昂貴的裝備,
但是這里僅僅討論像我這樣的大眾滑手。
如果算上速干衣和雪襪等提升滑行舒適性的裝備,3500應該差不多。
綜合算下來,裝備費用在3000----無窮大之間。
3、交通費
其實這個算下來才是滑雪花費中支出比較大的項目之一。
我個人平時是開車去雪場,
交通費包括往返高速60元+油費120元+停車費10元,單次交通費190元。
每個雪季大概30天,交通費大概在6000元左右。
如果家里沒有車,選擇滑雪大巴的話,就可以節省不少錢。
往返只要40元,加上地鐵票50元足夠了。
一個雪季30天的話就是1500元。
一般每年還要把贈送的崇禮雪票用完,所以還包括崇禮兩次的交通費。
往返高速費200+油費500,單次700,兩次1500元左右。
當然了,如果選擇滑雪大巴,也可以節省不少錢,往返只要160元,
加上地鐵等,200元足夠啦,兩次的話是400元。
綜合算下來,交通費在1900----7500之間。
4、餐飲費及住宿費
在北京,中午我一般吃泡面和火腿腸,
一頓飯價格在20左右,加上零食,一天30差不多,30天應該是1000左右。
早飯晚飯都在家吃。在家住也沒有住宿費花銷。
在崇禮,按住5天算。如果住的好一點,每個房間大概平均600一晚。
住宿費要3000元。
當然如果不追求住宿條件,200一晚的也有,只要1000元即可,
如果有人拼房,人均價格減半。崇禮5天的餐飲,
主要是中午和晚飯,中午一般泡面或者吃肯德基,晚上一般在縣城吃涮肉、羊蝎子等。
一天的餐飲花銷大概平均每個人250元足夠,
如果想要一天都吃泡面等簡易食品,那一天50也夠了。
綜合算下來,餐飲住宿費在人均2000----5000左右。
由于本人滑雪期間不喝酒,平時也不抽煙,滑雪一般都是自己家人滑,沒有社交方面的花費。
所以每個雪季的花費基本就是上面那些。
不過裝備費由于是可以用至少3個雪季以上的。
所以一套裝備,使用的越久,平均價格就越低。按照一般來說,
我的第一套裝備用了3個雪季,故每個雪季就按三分之一算吧,
而且很多裝備使用之后還可以在閑魚上出售二手,
所以算下來裝備的花費在滑雪花費中真的是比重不大的一項。
以上就是一個雪季的花費。在6500----15000之間。
萬億滑雪經濟背后的金礦
“一件滑雪服七八千,一副雪鏡兩三千,更別提聯名款、限量款了。”在外界眼里,滑雪是個燒錢的愛好,滑雪愛好者mcdowell算了一筆賬,完完整整配一套相對中高端的滑雪裝備,起步價格就是兩萬起。然而,事實上,滑雪也分為發燒友和滑雪體驗者兩大群體,雙方的消費層級是不一樣的。
滑雪裝備分為3大類:滑雪服、速干衣等服飾配件,雪板、雪鞋等大件雪具,以及頭盔、雪鏡等安全裝備。滑雪發燒友一般會自購滑雪裝備,從K2、Burton、Nitro等專業滑雪品牌到Dior、LV、巴黎世家等奢侈品牌,七八千塊一件滑雪服是常態,就跟收藏潮鞋、手辦一樣,頂尖的滑雪裝備對他們而言也有巨大的吸引力。
單板滑雪愛好者比利白,滑雪足跡踏遍了六大洲五十個國家近兩百家滑雪場,他的愛好之一就是“買買買”。
Burton有一款限量在日本發售的滑雪服AK457,價格大概在8000元左右,就是比利白的心頭好。AK在單板雪服中有比較高的地位,很多圈里的大神都會買AK穿,去年一件原價3、4000元的粉色AK價格能被炒到過萬。在閑魚上,潮流大師藤原浩聯名的一款藍色AK滑雪服價格是15000元。
相較滑雪發燒友,滑雪體驗群體的數量更為龐大。國內主要滑雪的人群還是以旅游體驗為主,78%的人屬于一次性體驗。但是隨著2022年冬奧會的成功申辦,原本小眾的滑雪圈子正在逐漸降低門檻。截至2019年,全國范圍內興起了770個大大小小的滑雪場,以浙江安吉江南天池滑雪場為例,飛豬上雙人滑雪游的價格已經低至738元。
在裝備價格上,滑雪入門級別的價格也在逐漸降低。滑雪愛好者serina告訴電商在線,新手滑雪需要的裝備基本都可以在迪卡儂上一次性買全。“新人學滑雪不推薦直接買大件,滑雪板之類完全可以用租的。第一次滑雪一般買滑雪服、手套、襪子、護目鏡等貼身用品就足夠,人民幣2000以內就能解決。”
高端玩家帶起尖貨價格,普通玩家帶動整個市場大盤。根據體育總局制定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 年)》,2025年我國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1萬億元,屆時將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企查查數據則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國滑雪相關企業超過5000家,近十年來,相關企業年注冊量逐年攀升,2019年新增企業824家,同比增加15%。
滑雪人群高速增長的背后,是越來越蓬勃的消費動力。
王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