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每年“雙節”期間,大閘蟹都會隆重上市,此時正是大閘蟹的成熟上市季節,且再加上節日的消費需求明顯,如中秋走親訪友,送大閘蟹已成為習慣;國慶婚宴、滿月酒等很多,也會帶動大閘蟹的消耗。因而,每年的“雙節”來臨后,市場上的大閘蟹價格都會迎來高漲。今
每年“雙節”期間,大閘蟹都會隆重上市,此時正是大閘蟹的成熟上市季節,且再加上節日的消費需求明顯,如中秋走親訪友,送大閘蟹已成為習慣;國慶婚宴、滿月酒等很多,也會帶動大閘蟹的消耗。
因而,每年的“雙節”來臨后,市場上的大閘蟹價格都會迎來高漲。今年依舊如此,如中秋時期,興化3.5兩母蟹漲至90元一斤,不過節后就降至60-65元一斤;4兩公蟹行情節日時漲至40元,但節后就降至25-27元一斤。
因今年的中秋、國慶只隔了不到10天,很多人以為大閘蟹行情從中秋后會一直堅挺到國慶,但節后還是很快走跌,主要是市場需求低迷,其價格遲遲漲不動,結果節后直接現原形。
而如今國慶到來,可沒想大閘蟹行情迎來了“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市場價一如既往地漲高,塘口價卻罕見走跌,這是咋回事?
大閘泄:市場大漲沒人購買
從蘇州一市場中可見,2兩母蟹漲至60元一斤,2.5兩母蟹為75元一斤,3兩母蟹為90元一斤,4兩母蟹為130元一斤;3兩公蟹為40元一斤,4兩公蟹為55元一斤,5兩公蟹為65元,6兩公蟹為80元一斤。
蘇州市場的大閘蟹多是高淳、興化產區供應的河蟹,不過因價格太高,購買的人并不是太多,很多商家表示銷量不是太高,不少人問了價格后就沒有購買的想法。
如今湖北蟹也已進入市場,不過相比江蘇蟹來說,湖北蟹名氣偏低,其價格也有所偏低,總體便宜15-30元左右。如3.5兩母蟹為60元一斤,4.5兩公蟹為38-40元一斤。
總體來說,各大產區的零售價,相比節前上漲了30%以上。但行情上漲的同時,市場卻顯得冷清至極。盡管商家想要降價出售,但奈何批發價高漲,他們也只是賺個差價,無法左右價格。
大閘泄:產地價跳水下跌
本以為國慶來襲,產地價河蟹也會迎來一波上漲,但實際上并不然,因市場的銷量不是太高,因此河蟹產地價漲不動。
如興化產區,2.5兩公蟹為20元/斤,3公為23元/斤,3.5公為27元,4公為31元,4.5公為37元,5公為50元一斤。而1.5兩母蟹為25元/斤,2母為38元一斤,2.5母為45元一斤,3母為50元一斤,3.5母為60元一斤。
高淳產區,2兩公蟹價格為16元一斤,2.5公為19元/斤,3公為22元一斤,3.5公為26元/斤,4公為30元,5公為45元/斤;1.5兩母蟹為29元一斤,2兩母為38元一斤,2.5母為44元,3母為53元一斤,3.5母為65元。
而在湖北產區,河蟹的成熟度不是太高,其中母蟹成熟8-9成,公蟹6-7成,消費者購買發現口感發苦,進而減少了購買量,這也抑制了其價格走高。
而在潛江一帶,2公價格為20元一斤,3公為28元/斤,3.5公為32元/斤,4公為35元/斤;168母為32元一斤,2母為40元一斤,3母為52元/斤,3.5母為60元/斤。
銷售旺季,行情為何遇冷?大閘蟹為何變大閘泄?
1、消費水平走低
今年的消費市場整體行情不是太好,主要是大家的口袋里沒有賺太多錢,在消費水平上有所走低。因消費冷清,水果、肉蛋行情都不是太好,而豬肉零售更是降至10元左右,大閘蟹行情自然也是如此。
盡管因節日到來,大閘蟹零售價走高,但市場并不買賬,禮品采購需求下滑明顯,因此螃蟹旺季“遇冷”。
2、沒到最佳食用期
大閘蟹講究“十雄九雌”,也就是在農歷九月時母蟹基本成熟,此時食用口感更好,蟹黃充足且有型;農歷十月時公蟹成熟,此時吃起來更為美味,蟹膏飽滿。
而如今還沒有到達農歷九月,不管是公蟹還是母蟹,多半沒有成熟,吃起來口感不盡人意,不少人都認為太虧了,購買意愿降低。等到10月中旬過后,螃蟹陸續成熟,且沒有了節日的帶動,螃蟹價格也會逐步回落,此時購買的人更多一些。
3、市場規模增加
其實如今的養殖規模也在逐步擴大,畢竟在過去多年里,不少人依靠養殖螃蟹賺上了一筆大錢。結果螃蟹規模也在增多,前幾年年銷量50萬噸,但如今已增長至70萬噸。正是養殖規模擴大,市場供應寬松,也抑制了產地價走高。
當然,如今市場中的“洗澡蟹”也多了起來,面對魚目混珠的市場,大家很難把握其真假,為了避雷只好減少購買,這也是旺季“遇冷”的因素之一,大家咋看?
馬熙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