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國“家底”殷實,總資產已經超過1300萬億元。這個數據是5月24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披露的。這個數據很可觀,也很客觀。因為沒有找到更加詳實的數據,小編做了一點點功課,試圖分析一下這個“1300萬億”的構成。首先是最簡單最基礎的算法:全
中國“家底”殷實,總資產已經超過1300萬億元。這個數據是5月24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披露的。
這個數據很可觀,也很客觀。因為沒有找到更加詳實的數據,小編做了一點點功課,試圖分析一下這個“1300萬億”的構成。
首先是最簡單最基礎的算法:全國居民個人總資產+國家公共資產=全社會總資產。
一、企業資產
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公報》和《國務院關于2018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2018年,全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資產914.2萬億元,負債624.0萬億元。其中,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210.4萬億元,負債總額135.0萬億元。
二、居民個人資產
這個統計比較雜亂,各方數據都是抽樣調查統計、千差萬別。
數據一:2020年4月,央行《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報告顯示,城鎮居民的平均資產是317萬元,而2011年的城鎮居民平均財產是249萬元,9年時間財產增長了28%。
數據二:2019年1月,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調查與研究中心在深圳發布《中國家庭金融資產配置風險報告》,家庭戶均資產規模從2011年的90.7萬元,增加到2017年的142.9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7.9%,預計2018年家庭戶均資產161.7萬元。
數據三:經濟日報社2019年發布的《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2018)》顯示,2018年我國家庭人均財產為208883元,城鄉家庭財產差距較大,2018年城鎮和農村家庭人均財產分別為292920元和87744元,城鎮家庭人均財產是農村的3.34倍,且城鎮家庭人均財產增長速度快于農村。
數據四:同樣是2019年發布,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家庭財富調研組《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2019》顯示,2018年中國家庭人均財產為20.89萬元,比2017年的19.43萬元增長了7.49%。
……
綜上,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鑒于經濟日報社的調查取樣略為廣泛,小編認為,將家庭人均財產設定在25萬~30萬元,是較為符合實際國情的,以戶均3.02人計算,戶均資產為75萬元~90萬元。
以低位計算,可以得出14億人口×25萬元(30萬元)=350(420)萬億元,相當于全國國企資產總額的一倍半到兩倍。
三、國有的土地、自然資源、公共基礎設施、裝備設備、外儲債權、境外資產等
不算第三項,一二兩項相加,資產已達千億元。而實際上僅土地和自然資源資產價值,就是個天文數字,甚至無法用人民幣價值來計算的。
按照央行的統計,僅城鎮居民家庭總資產就高達700萬億元,明顯偏高;按照西南財經大學的統計,中國家庭總資產超過1000萬億元,更顯虛高。
上述只是一個小白的簡單加法,實際上,“中國家底”可以有狹義理解和廣義理解。狹義就是國家掌握的資產,也就是公有制資產。理論上個人資產是可以自由流動的,國有資產相對是個恒量。廣義上,當然就是中國、中國人掌握的所有資產。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幾千年的積淀、數十年的高速發展,奠定了豐實的“中國家底”。為了中華之復興,我們還要為小家和大家,共同努力奮斗!
不知小編這樣的算法,您是否認可呢?
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