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衡陽市中心醫院心胸外科成功完成一例“孫氏手術”,在淺低溫停循環下開展這一高難度手術,再次奠定了心胸外科作為省重點學科的地位。患者是一位48歲中年男性,因胸痛1小時入住市中心醫院,CT提示為主動脈夾層累及胸、腹主動脈全層,診斷為主動脈夾
近日,衡陽市中心醫院心胸外科成功完成一例“孫氏手術”,在淺低溫停循環下開展這一高難度手術,再次奠定了心胸外科作為省重點學科的地位。
患者是一位48歲中年男性,因胸痛1小時入住市中心醫院, CT提示為主動脈夾層累及胸、腹主動脈全層,診斷為主動脈夾層。患者病情危重,手術治療是挽救其生命的唯一希望。
(網絡圖片僅供參考)
經過組織麻醉科、手術室、體外循環組的術前充分討論,心胸外科廖金文主任、廖承輝副主任團隊決定為病人施行復雜而高難度的淺低溫停循環下“孫氏手術”。
術中見主動脈全程及多處分支病變、狹窄,經過10多個小時的奮戰,成功完成“升主動脈、主動脈弓置換、降主動脈術中支架置入術”。手術6小時后,患者意識完全清醒。
(網絡圖片僅供參考)
據了解, 孫氏手術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孫立忠教授等根據我國主動脈疾病的形態學特點,自主開發應用的手術方式。
被國際公認為是治療復雜型主動脈夾層以及累及主動脈弓和降主動脈擴張性疾病的標準術式,因病情的兇險性及手術的高難度性,這一手術被業內稱為“走鋼絲”。
(網絡圖片僅供參考)
廖金文認為,針對這一手術,要求手術醫師有好的腦和脊髓保護措施,手術時間盡量縮短盡早恢復全身循環減少缺血缺氧時間,從而達到使患者早期蘇醒、早期康復及降低患者圍手術期病死率的目的。
他同時說,淺低溫停循環較傳統的深低溫停循環不僅僅是觀念上的改變,也是主動脈手術質的飛躍,該手術的成功完成,標志著衡陽市中心醫院在大血管外科手術方面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編輯Belle)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衡陽市中心醫院 李小升
湖南醫聊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
每日提供權威、有趣、實用、及時的健康科普資訊,一起收獲健康,收獲幸福。
點擊“了解更多”,報名“快樂心成長”冬令營,打造更好親子關系!
王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