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報記者劉敏自今年秋季開學起,東昌府區(qū)及三個市屬開發(fā)區(qū)(以下簡稱“一城四區(qū)”)幼兒園收費將實行新標準。“實行新的收費標準后,每個學生每月最高少收120元,一年一個學生少收1000多元。”聊城金柱大學城附近一家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負責人,估算了
本報記者 劉敏
自今年秋季開學起,東昌府區(qū)及三個市屬開發(fā)區(qū)(以下簡稱“一城四區(qū)”)幼兒園收費將實行新標準。
“實行新的收費標準后,每個學生每月最高少收120元,一年一個學生少收1000多元。”聊城金柱大學城附近一家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負責人,估算了這樣一筆賬。
聊城“一城四區(qū)”幼兒園保教費收費標準下調,進一步減輕了家長的負擔。除了收費標準降低,近幾年,市民更深的感受是,城區(qū)公辦幼兒園越來越多,幸福感越來越高。
趙敏,作為聊城市教育考試與教學研究院學前教研室的一名教研員,見證了聊城學前教育10年來的變化。
按規(guī)定,從今年秋季開學起,“一城四區(qū)”幼兒園保教費收費標準將下調。其中,城區(qū)公辦園降價幅度最多的為每月60元,最少的為每月30元。
公辦園數量多了
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明顯擴增
“按照新的收費標準,一個學生每個月最高要少收120元,影響還是比較大的。”2月12日,聊城城區(qū)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負責人坦言。
位于金柱大學城附近的這家幼兒園,已經進行了普惠性幼兒園認定。按照不超過省級一類公辦幼兒園兩倍的標準收費,現在該園每個孩子每月學費是1100余元。
目前,該幼兒園有學生近300人,秋季開學后,每人少交120元。這樣算下來,幼兒園一個月收費就減少3萬多元。
趙敏坦言,從2019年開始,我市對符合條件的民辦幼兒園,在自愿申報的前提下進行了普惠性認定。通過認定的,各縣(市、區(qū))按每生每年710元的標準撥付生均公用經費。
“現在,在全市3—6歲在園幼兒中,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0%以上,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占比較大。”趙敏說。
做教研員的10年間,趙敏感覺,聊城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明顯擴增。10年來,聊城公辦幼兒園數量已經大大增加。
從2011年開始,聊城實施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其中第一期,聊城建設了135所鄉(xiāng)鎮(zhèn)中心幼兒園,而且建設標準都比較高。截至目前,全市新建和改擴建公辦園800多所。
“優(yōu)質園+”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學前教育發(fā)展重心將向重質量轉變
普惠性教育增加了,市民對教育質量有了更高的期待。
“現在,幼兒園嚴禁‘小學化’,不允許再進行單純的知識教學,尤其是不能只注重拼音、數學的學習。”趙敏說,當前,幼兒園要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落實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和課程觀,將游戲精神貫徹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
毫無疑問,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兒園的教師整體素質需要進一步提升。
“為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近幾年,聊城充分利用總量備案控制人員的政策,加大了公辦幼兒教師補充力度。現在,全市在編幼師總計3000多人。”趙敏表示,聊城公辦幼師招考,分為兩個階段。一是為確保全市新建135所鄉(xiāng)鎮(zhèn)中心幼兒園能夠如期投入使用,聊城用兩年時間為其招考了1080名在編幼師。二是從2019年開始,聊城逐年招聘備案制幼師。2021年一年,就招考了近1500人。
趙敏指出,為提升學前教育質量,“優(yōu)質園+”辦園模式被寫入了2021年的聊城市政府工作報告。
“建立示范性幼兒園對薄弱園、農村園、民辦園的結對幫扶機制,引導優(yōu)質學前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qū)和民辦幼兒園輻射拓展,不斷擴增優(yōu)質學前教育資源總量。”趙敏說,在“優(yōu)質園+”辦園模式中,實行鎮(zhèn)村一體化管理體制,社區(qū)、農村幼兒園要由鄉(xiāng)鎮(zhèn)(街道)中心幼兒園統一管理,帶動區(qū)域內學前教育發(fā)展和提高。
下一步,聊城學前教育發(fā)展重心將從重建設轉向重質量,確保實現“幼有所育”到“幼有優(yōu)育”的新飛躍。
為此,各縣(市、區(qū))要努力擴增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進一步規(guī)范管理,逐步提升幼兒園保教質量,讓更多的兒童享受到優(yōu)質的學前教育資源。
金原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