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自從當了媽,養了娃,我深刻認識到,養娃是件艱難且復雜的事情,很多時候沒有規律可循。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孩子,也沒有萬能的育兒公式。所以,我一直認為,養孩子,不就是摸著石頭過河,一邊養一邊學習一邊總結嗎?但萬萬沒想到,育兒路上,總會遇到一些奇
自從當了媽,養了娃,我深刻認識到,養娃是件艱難且復雜的事情,很多時候沒有規律可循。
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孩子,也沒有萬能的育兒公式。
所以,我一直認為,養孩子,不就是摸著石頭過河,一邊養一邊學習一邊總結嗎?
但萬萬沒想到,育兒路上,總會遇到一些奇葩父母,他們的育兒觀簡直震驚了我的下巴。
1、你干嘛給孩子買平衡車,我兒子也吵著要買
“都怪你,買什么平衡車呀,我兒子吵著也要買,我不想買,他就一直鬧,真煩人。”
朋友J跟我們說了一件很無語的事。
話說,那天J的孩子拿了平衡車出去玩(是一年前就買了的),被一個小男孩看到了,男孩非常羨慕,也想玩一會兒。
朋友的兒子讓男孩玩了。
沒想到,男孩就開始磨著媽媽也給他買一輛,可媽媽不想買,還把原因歸到我朋友身上,并說了上面的話。
我朋友J也不是好欺負的,她當下就懟了回去。
她笑著說,“我兒子玩平衡車怎么了,我覺得挺好的。你不想給你兒子買,你直接拒絕唄,沒道理埋怨我呀。再說了,小區里玩平衡車的孩子那么多,你還能不讓別人玩嗎?”
我夸她,懟得真解氣。
說實話,這種自以為是的家長真招人煩。
你有你的養娃原則,我有我的育兒方式,大家各養各的,誰也別指責誰好嗎?
養孩子嘛,方法本就沒有對錯高下之分,你干嘛要來干涉我呢?
可不必。
2、你為什么給孩子買零食呢,我可從不給孩子買
我也遇到過自以為是的家長。
我一次我帶二寶在小區玩,我給二寶買了一小袋干吃面,她吃得很開心。
有一對小姐弟圍在二寶身邊,眼巴巴地看著二寶,看得出來,他倆也很想吃面。
我不是小氣的人,很樂意讓二寶跟小朋友分享食物,但這對小姐弟,我不敢給。
因為他們的媽媽,是不讓孩子吃零食的人,哪怕吃一點也不行。
我曾經在她那里碰過釘子,很尷尬,后來就很小心了。
突然,二寶一個不小心,把干吃面灑出去了一些。下一秒,姐弟倆立即蹲下,撿起地上的面,就往嘴里送。
他倆動作很快,我都來不及阻止。
更巧的是,他們的媽媽剛好走到這邊,看到了這一幕。她跑過來對著倆孩子就是一頓罵,我在旁邊又尷尬了。
我正想說幾句話緩解下氣氛,誰知,她先開口了。
“你干嘛給孩子買干吃面,我家孩子從來不吃這個,現在可好,他們連掉在地上的面都能撿來吃。”
我真沒想到,她一開口居然是指責我。
好吧,我也不客氣了。
我笑著說,“我覺得孩子偶爾吃點小零食沒什么的,難道我家孩子吃什么,還要經過別人同意嗎?沒這個道理。你可以不讓你家孩子吃,但我也有權利讓我家孩子吃。咱們各自管好自己的孩子,行嗎?”
我沒有理會她的臉色,反正話說出來,我感覺很痛快。
她一直這樣,總認為自己的育兒方式是對的,想讓別人都聽她的。
比如,當她得知我用洗衣機給孩子洗衣服時,很奇怪我為什么不用手洗,并擺出一副驕傲的樣子。
那表情就是,你看我多勤勞,孩子的所有衣服都是手洗,你這么懶好意思嗎?
我是覺得,洗衣服這件事,貼身衣服或者不好洗的用手洗就行了,其他的,交給洗衣機解放雙手不香嗎?
某些人就是這樣,有些自以為是,邊界感還不強,這就讓人不喜歡了。
3、夸自己的娃,不忘貶低別人家孩子
還有一種人讓人不爽,喜歡夸自己家孩子的人。
這本來沒什么,自己家的娃,怎么看都好。但你夸自家娃的同時,還不忘踩別人一腳就不合適了吧。
我家二寶小時候很瘦,再加上長得也不高,看起來比同齡孩子要小。
小區里有位阿姨,她家外孫長得高高壯壯的,雖然跟二寶年齡相當,但看著像比我們大一兩歲似的。
這阿姨就開始在我們身上找存在感了。
每次見了面,阿姨總是有意無意地夸夸自己的外孫,吃飯不挑食,什么都愛吃,喜歡瘋跑瘋玩,所以長得高長得壯,也很少生病吧啦吧啦。
然后話鋒一轉,打量著我家二寶,用惋惜的語氣說,孩子你要多吃飯多運動呀,看你又瘦又小的,一定吃得不多吧,奶奶都替你著急。
第一次聽她這樣說,我自然是不高興,但想著她怎么也是老人家,先不跟她計較。
第二次,我委婉地說,請她不用為我家孩子操心了,我們有分寸。
第三次,我直接黑臉了,請她別再貶低我們了,捧高踩低真的好嗎?
再后來,見了她我能躲就躲,懶得理她了。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你家孩子優秀,你當然可以夸獎,但你同時貶低我家孩子,我自然不給你好臉色了。
寫在最后:
養孩子,沒有固定的公式,也沒有哪種育兒方法能完美地解決所有的育兒難題。
所以,做父母的,且養且學習且總結吧。
和別人探討,也虛心請教,但這不代表,我要全盤接受別人的方法。更不是,你可以隨便把你的想法強加在我身上。
世界的美麗,在于參差。
孩子也如此,他們每一個都是獨特的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細心觀察,用適當的方式養育。
總之,養孩子,要允許別人和自己不同。
王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