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相信大家都知道骨質疏松這種疾病,隨著年齡的增大,骨頭就會不如當年,骨質就會下降,這是骨頭在衰老,骨質疏松有個稱號叫“無聲殺手”,一開始癥狀不是很明顯。人們都不會感到害怕,可以到了骨質疏松的晚期,我們已將無力反擊。什么是骨質疏松?世界衛生組織
相信大家都知道骨質疏松這種疾病,隨著年齡的增大,骨頭就會不如當年,骨質就會下降,這是骨頭在衰老,骨質疏松有個稱號叫“無聲殺手”,一開始癥狀不是很明顯。人們都不會感到害怕,可以到了骨質疏松的晚期,我們已將無力反擊。
什么是骨質疏松?
世界衛生組織組織(WHO)定義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脆性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定義
骨質疏松癥是以骨強度下降、骨折風險性增加為特征的骨骼系統疾病。
骨質疏松癥(OP)是以骨量減低、骨組織微結構損壞,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可分為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繼發性骨質疏松癥和特發性骨質疏松癥。
其中,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包括絕經后骨質疏松癥(I型)、老年骨質疏松癥(II型);繼發性骨質疏松癥指由任何影響骨代謝疾病和/或藥物及其他明確病因導致的骨質疏松;特發性骨質疏松癥多發生在8-14歲的青少年,常有骨質疏松家族史,女性高于男性。
骨質疏松癥是如何形成的?
健康骨骼的內部結構類似海綿,除了支持身體和保護重要器官之外,骨頭還儲存鈣等礦物質,骨骼是身體里最大的鈣倉,90%以上的鈣儲存在這里。
一生中,我們的骨頭都處在不斷的重塑過程中,分解舊的、生成新的,來供應身體的需要,修復受損的部分,保持骨骼的強壯。在25到30歲之前,新生的骨組織超過分解掉的骨組織。而在更年期婦女中,骨骼的分解則超過了生成,導致骨質丟失。
一旦骨質嚴重流失,骨骼的內部結構將變得脆弱,距離骨質疏松就越來越近,骨頭的質量和力量都被削弱,很容易導致突然和意外的骨折,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骨脆脆”。
舉個通俗的例子,人的骨頭就像一根有支撐作用的柱子, 骨質是組成它的重要成分。正常來說整根柱子是堅實的,但如果你的破壞程度快或者修補速度慢,柱子就會逐漸出現缺損,支撐功能開始減弱,還會有斷裂風險,自然就“易脆”了。
骨質疏松信號
看牙齒:原來沒有牙病,但牙齒也開始松動了。
看指甲:指甲變軟、變脆。
看后背:慢慢出現駝背和身高縮短。
看走路:平衡能力下降,走路不穩,容易摔倒。
總之老年人駝背,易骨折,身高變矮,腰背部疼痛,四肢關節痛,足跟部疼痛以及肢體出現刺痛、麻木感,小心這些骨質疏松初期的表現。
骨質疏松的預防比治療更為重要!
1.保持適宜的體重:
體重減輕(BMI<18.5kg/m2)會導致PTH和骨代謝指標增高,進而使得骨密度減少。所以,應將BMI控制在18.5~23.9 kg/m2;而老年人則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稍稍提高(20~25 kg/m2)更佳。
2.充足的鈣:
根據中國營養協會的推薦,青少年每日鈣質攝入量為1000-1200mg,中青年人為800-1000mg,50歲以上為1000-1200mg。
營養調查顯示,我國居民每日膳食鈣攝入量為400毫克左右,每天還需通過鈣劑額外補充鈣500~600毫克(不宜超過1600毫克)。
3.充足的維生素:
維生素D可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成人推薦維生素D攝入量為400國際單位(10微克)/天,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攝入和吸收障礙常有維生素D缺乏,推薦攝入量為600國際單位(15微克)/天。老年人多有肝腎功能不好,在給予足量鈣劑的基礎上可給予活性維生素D--骨化三醇。
維生素D可以由紫外照射的皮膚(陽光直射就可以)合成,也可在食物中獲取,食物中的維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和瘦肉中。另外,脫脂牛奶、魚肝油、乳酪、堅果和海產品、添加維他命D的營養強化食品,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
4.避免過多鈉鹽:
鈉的攝入量與尿鈣排出量有很大關系。腎臟每排出2300mg鈉(相當于6g鹽),就會同時損失40~60mg的鈣。鈉鹽攝入過多所帶來的骨鈣流失問題不可忽視。
5.適量的磷:
膳食中磷的適宜供給量為700mg/d,合適的鈣磷比有利于鈣的利用以及減慢骨鈣的丟失。避免攝入攝入過多含磷高的食物,如:水果干、干果、干豆,以及一些食品在加工時添加多種含磷的添加劑也需要考慮在內。
6.適量的蛋白質:
蛋白質可促進鈣的吸收和儲存,但過量也可促進鈣的排泄,適量供給即可。另外,蛋白質中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也是合成骨基質的重要原料。
7.適量運動:
很多人認為骨質疏松癥患者骨骼脆弱不適合運動。大錯特錯!運動不僅可以鍛煉肌肉、強健肌肉后還可以更好地保護骨骼。建議骨質疏松癥者平時可以嘗試在水中行走,或是負重的有氧運動、以及一些柔韌性運動,但運動的時候注意強度不要過猛。
8.關心高發人群,適當保護骨骼
絕經期婦女是骨質疏松癥發病中值得被關注的人群之一,大多數的絕經期婦女都處在更年期,不僅身心處在變化中,同樣骨骼也會因為失去雌激素的保護而骨量流失變得迅速嚴重,更要注重防護;
對老年人加強安全防護指導,如果天氣條件差,建議老年人進行室內活動; 腿腳靈便的中老年人可以踏步走,或者去室內體育場館鍛煉;腿腳不靈便的中老年人可以做平臥高抬腿運動:平臥時,將一條腿舉至最高,然后屈膝放平,鍛煉要循序漸進,逐步鍛煉至一邊做300下,相當于走路半小時;
老年人注意不要參加劇烈活動,不要舉重物,避免在黑暗、太光滑或有障礙的地面上行走,穿舒適而耐磨的鞋,目的是避免外傷,防止骨折發生;
某些患者長期服用可的松類藥物時要密切關注骨密度,建議在服藥后及時做骨密度檢測,必要時開一些幫助強健骨骼的藥物;
建議中老年人群,在每年體檢項目中增加“骨密度檢測”項目,以便于及時發現疾病并制定預防和治療方案。
9.積極檢查骨密度
查骨密度年齡:女性>65歲,男性>70歲,或有骨折史的65歲以上者至少需要檢查1次骨密度,骨密度的復查間隔尚無定論。
10.在指導下合理選擇藥物
老年人群一定要堅持規律服用抗骨質疏松癥藥,注意服藥方式及藥物間相互作用。
給大家5種骨質疏松的聯合用藥。
聯合用藥
1、碳酸鈣D3片+大豆異黃酮軟膠囊
鈣的缺乏是導致骨質疏松的關鍵因素,補鈣是解決骨質疏松的有效手段。維生素D助鈣更好吸收,攝入鈣和維生素D,可以改善骨質密度。大豆異黃酮可使破骨細胞的活性減弱,成骨細胞的活性加強,有效促進骨質合成,抑制骨質流失,增加骨密度,使骨代謝達到平衡。大豆異黃酮可增加機體對鈣的 吸收、利用。兩者聯用適合于骨質疏松、雌激素分泌過少的人群。
2、阿倫膦酸鈉片+維D鈣咀嚼片
阿倫膦酸鈉主要作用在成熟的破骨細胞,可直接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兩者聯用適合于糖尿病患者伴骨質疏松人群。
3、鈣鎂加維生素D片+骨松寶顆粒
鈣鎂同補保證骨壁堅實,增強骨密度,維生素D可以促進身體對于鈣質的吸收。骨松寶顆粒補腎活血,強筋壯骨,促進骨形成,抑制骨破壞。兩者聯用有效預防及改善骨質疏松。
4、膠原軟骨素鈣片+龜鹿補腎片
膠原蛋白、鈣、軟骨素三重成分共同保護骨骼和關節,緩解關節疼痛。龜鹿補腎片壯筋骨,益氣血,補腎。兩者聯用補腎+補骨,適合于骨質疏松、骨折人群。
5、碳酸鈣D3片+維生素K2軟膠囊
兩者聯用使鈣通過腸道吸收,順利由血鈣轉化為骨鈣,提升鈣的吸收沉積率,快速高效的提高骨密度。明顯緩解腰酸背痛、腳抽筋及行走乏力等常見的骨質疏松癥狀。
看完醫行醫意為大家講的這些中醫內容,大家平時多了解養生知識,從而更加有效地防御疾病。醫行醫意每天分享中醫知識,喜歡的話,可以點擊右上角的紅色關注!
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