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何省錢這個話題,看似簡單,其實大有學問。每個人都有省錢的需求,畢竟大家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說到這里,肯定會有土豪、杠精、勵志汪跳出來說,錢不是省出來的,是賺出來的。好吧,對于這部分人,閱讀可以到此為止了,好走不送。這篇文章只適合開源能力
如何省錢這個話題,看似簡單,其實大有學問。每個人都有省錢的需求,畢竟大家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說到這里,肯定會有土豪、杠精、勵志汪跳出來說,錢不是省出來的,是賺出來的。好吧,對于這部分人,閱讀可以到此為止了,好走不送。
這篇文章只適合開源能力有限,節流又不得要領的人。
一些常識性的省錢技巧就不在此贅述了,人盡皆知的事情寫出來也是浪費時間,下面我會羅列十條很多人尚未意識到或者未明確意識到的省錢方法。
1. 不生病最省錢
我們先挑最重要的說。
衛生部發言人毛群安指出,一個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大約80%花在臨終前一個月的治療上。
香港功夫明星劉家輝2011年中風癱瘓,經過一年的治療,辛苦多年積攢的家產基本消耗殆盡,甚至還需要政府的傷殘補貼才能維持生活。
假如生病進了ICU,每日的花費少則幾千,多則幾萬,請問你的存款夠在ICU病房救治多少天?
另外各種新藥價格普遍驚人,以抗癌藥物多吉美為例,中國市場上一盒60粒,價格大約12000,可以吃兩周,一年的就要28萬。印度仿制藥可以便宜些,一年也要2、3萬。一片規格為250毫克的艾瑞莎在國內市場達到500元/片的高價,已經貴過了同等重量的黃金。
有些人說,生死有命,生不生病都由老天爺定。確實不排除部分疾病是基因決定的,但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很多疾病的重要原因。比如肥胖,不僅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風有關,有明確的科學證據可以證明肥胖與癌癥的發病規律正相關。
因此,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運動健身是最好的省錢辦法,沒有之一。
步行、跑步、游泳等等,都是簡單易行,且行之有效的運動方式。比如上班距離在5公里以內的,可以少開車,選擇步行上下班,既節省了油費和停車費,還能鍛煉身體,一舉兩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定要愛護好牙齒。牙醫在各個國家都是最賺錢的職業之一。美國有個段子,每個牙醫診所里的中國患者,在醫生眼里就是一座金礦,因為國人的牙齒保健做得太差了。一旦牙齒出了問題,那將是很大一筆開銷。認真刷牙,定期洗牙,防微杜漸,就是花小錢省大錢。
2. 不常用的貴重物品適合租賃
我以前是攝影愛好者,上大學時就渴望擁有一臺海鷗DF-300,畢業后買了第一臺單反膠片機,佳能入門級的EOS-888,后來出了數碼相機,從300D開始,一直到400D、7D、5D2、5D4,再加上一批紅圈鏡頭、濾鏡、閃光燈、三腳架等,因為攝影水平不怎么樣,所以只能努力拼器材,真所謂單反毀一生,攝影窮三代。事實上,除了發燒的早期,近些年我拍片的次數非常有限,況且因為單反笨重便攜性差,很多時候旅游紀念照基本都是用手機搞定了。
如果類似我這種狀況,在使用率不高的情況下,一些高價值的物品,如單反相機、無人機、VR、游戲電玩甚至汽車,都可以采用租賃的方式,佳能EOS 5D4每天的租金只要75元,天數多還可以更優惠。
3. 盡量不養寵物
養寵物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我養過熱帶魚,從最簡單的孔雀魚、紅箭、瑪麗、神仙魚養起,逐漸升級到高級魚如七彩神仙、南美短鯛等,從普通品種一直養到野生品種,好點的魚都要上千塊。
后來又迷上養水草,從蜈蚣草、綠菊、大寶塔、水蘭、水榕等,不斷升級到高級的太陽草,一棵小谷精太陽草就要十幾元,用來鋪1米2的魚缸,僅僅用來點綴前景,差不多就要幾百元。設備投入包括魚缸、濾材、過濾泵、二氧化碳鋼瓶、計泡器、細化器、燈架、金鹵燈、加熱棒、制冷設備、自動喂魚器、草肥、硝化細菌、藥物等等,還有冬天加熱夏天制冷以及水草燈的電費,都是一大筆支出。
還有一些發燒友升級到海水缸,成本還要再翻番,最便宜的小丑魚都要幾十元一條。
至于貓貓狗狗我就沒養過,但看大家發的朋友圈,起碼包括了貓糧狗糧、節育手術、洗澡、剪毛等支出,旅游還要托管給寵物醫院,費用和自己住酒店也差不多。
如果確實是喜歡養寵物,把這當成生活的一部分,那也無可厚非,但如果只是玩玩,一定要謹慎入坑。
4. 購物原則少而精
日本人山下英子推崇的斷舍離,以及現在流行的極簡生活,值得向大家推薦。其原則主要是:可買可不買的物品,就不買;買長期使用的物品時,如衣物和電子產品,盡量買可承受范圍內的優質品;不買工藝品、紀念品,不為物品賦予意義;不要因性價比而選擇根本用不上的套餐和贈品等等。
斷舍離和極簡生活并非拒絕消費,過苦行僧的生活,對美好的事物永遠要心懷向往,一個人窮不怕,怕的是對世界喪失好奇心。松浦彌太郎的建議非常正確: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買最好的東西,哪怕少買一點。當我們與自己喜歡的一切在一起,才有能量過自律的生活,一步步成就更好的自己。
人們經常買一大堆衣物,雖然買的時候精挑細選,但往往穿過一、二次就束之高閣,經常穿的,一般都是那么幾件特別喜歡的;雙十一沖動購物,看著價格便宜買了一堆用不上的東西;網購為了包郵東拼西湊;出去旅游控制不住購物的沖動,買些不實用的紀念品等等,這些場景我相信對每個人來說都很熟悉。
記得在買非必需品前,先問問自己:為什么買,三年后它會在哪里?很可能就會打消購物的欲望了。
還有就是沒必要追求奢侈品,要選擇符合自己身份、恰到好處的東西。
汽車對于家庭來說也是一個大件商品,我建議沒有老人小孩的家庭,沒必要買車。現在網約車這么方便,如果一定要開車,也可以選擇租車。車價、保險、油費、停車費都是一大筆支出。
雜志報紙現在也無需訂閱,即使非常便宜也沒必要。網上的信息已經泛濫,各種新媒體自媒體,新聞多到泛濫,紙媒已無存在的價值。電視我現在也基本只是用于看球賽,否則有線電視也可以停掉了。
再就是類似多買優惠的場景要警惕。我就曾經20元買手機膜,商家說50元可以買5張,算下來很劃算,于是付了50元。直到手機壞掉,另外4張膜都沒機會用到,最后只能當垃圾扔掉。
還有就是要避免沖動消費,很多人辦了健身年卡,興沖沖去了幾次以后就丟在一邊,還有些是把健身房當成沖涼房。其實商家以這么優惠的價格辦理年卡,就是賭你不來。所以,如果有了健身的沖動,可以先去試幾次,確定自己能有毅力堅持下來再辦卡。
另外,對于管不住自己購物欲的人,建議不要開信用卡和花唄,刷卡一時爽,還款火葬場。
5. 避免智商稅
很多高價而無用的食物、保健品,都是在收智商稅,比如:蟲草、海參、燕窩、魚翅、花膠,以及近些年流行的瑪卡、黑枸杞等等。食品藥品監督總局已經在三年前,就已將冬蟲夏草從食品和保健品分類中除名,只能做藥用,而且檢測出含砷,多食有害。之前就有某落馬大人物的夫人長期食用蟲草導致中毒的案例。
我總結了一個簡單的規律,但凡只有中國人推崇而外國人不吃的東西,基本都是無用的。你想想,如果這東西有效,為什么西方人不吃?就像地方特產,基本都不好吃,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好吃的話,那早就推廣開來,不會只限在地方銷售了。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某些所謂高端礦泉水,比如依云等等,形象高大上,功能吹得天花亂墜,價格比普通水貴上幾倍甚至十幾倍。實際上,礦泉水中的礦物元素太過微量,對人體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喝普通的水也不會少攝入什么營養。
我今年年初去新西蘭,大家都買新西蘭特有的馬努卡蜂蜜,價格很貴,據說營養價值高。其實從營養的角度,任何蜂蜜都不會有太大區別,而且熱量高且營養單一。從成分看,蜂蜜里80%是糖,10%以上是水,即使含有少量的礦物質和維生素,但含量也少得可以忽略。蜂蜜也不具備排毒、養顏、減肥功能,通便的功效只是因為有些果糖不耐受的人,喝了蜂蜜導致拉稀。
太多了就不一一列舉了,想避免智商稅,多掌握科學知識是不二法門。
6. 物品該丟就丟,不要買大房子存放沒用的東西
現在房價這么高,我所在的廣州算是一線城市里房價比較親民的,市區里的均價也差不多有3、4萬一平方米了。有些人長期不用的物品堆得到處都是,房間塞得滿滿的,造成空間不夠的錯覺,甚至需要換更大的房子。
我曾經有過一次看房經歷,在天河北某小區,業主打開門,室內一片凌亂,房間和廳里塞滿了舊物品,業主抱歉地笑笑說:我爸媽什么東西都不舍得扔,我扔掉他們還會再撿回來,所以房間實在太擠了,只好賣掉換個大點的。
幾萬塊一平的房子,用來容納不值錢的廢物,這有點過于奢侈。我的原則是,如果現在不愿意穿的衣服,以后也不會再穿;現在用不上的東西,以后也基本上不會用,所以,該捐的捐,該扔的扔,身邊只留下相處一輩子,一旦缺少就會感到難過的物品。
書籍、光盤這些都不要買了,買個kindle看電子書,又便宜又方便還不占地方。
剩飯剩菜直接倒掉,沒必要放冰箱下一頓再吃,又費電又不健康,很多隔夜的蔬菜會產生亞硝酸鹽。想要不浪費,最好的辦法是少做點,寧可不夠吃,也不要做多,現代社會不再是吃不飽而是營養過剩,少吃點是好事。
有些老年人以前過慣了苦日子,這方面的道理拎不清,經常是省小錢花大錢。我媽就是這樣,有一次夏天剩菜太多,不舍得倒掉,第二天全家集體腸胃炎看醫生,醫藥費遠超那點剩菜的價值。
7. 兒童教育不要亂花錢
現在的家長處于集體焦慮狀態,尤其是媽媽。周邊很多父母恨不得把子女的全部時間都報上各種培訓班,花了錢不說,還搭上父母的休息娛樂時間。
其實各種高價的早教班都不是必須的。很不幸,智商就是天注定的,寫在了基因里,玩一些所謂益智玩具根本沒辦法讓你家娃更聰明些,如果說還有什么價值,那就是花錢讓孩子可以去早教班消耗掉過剩的精力,給爹媽松一口氣的時間。
另外有些家長早早就把孩子送去一些外語培訓機構,一年花了5、6萬,只學了十來個句子幾十個單詞,其實等孩子到了上小學的年齡,這些東西只需要一周就可以搞定,為何要花大價錢去做這些事倍功半的事情呢?孩子就像一個定時器,到了一定年齡自然就會具備某種能力,沒必要超前。
至于近期出現的所謂量子波動速讀,那就更加是騙錢的把戲,家長千萬不要相信這些扯淡的東西。
對于孩子來說,沒有什么比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心理更重要,在學齡前的階段,多運動,適當學習音樂和藝術,讓他們健康成長就夠了。
8. 在家吃飯
在家吃飯好處多多,不僅僅是省錢。
食品衛生安全問題一直存在,我曾經問過很多人一個問題:假設你開了一家包子鋪,這時一個包子掉在地上了,周圍沒有其他人看到,而且包子撿起來肉眼看著也沒粘到灰,你會不會把它放回去?所有人都會選擇放回去而不是丟掉。這就是人性,換位思考過后,你還會譴責餐飲店的老板嗎?
考慮到成本問題,食材的選購以及清洗都不可能像自家做得那么好,我也親眼見過很多餐飲店食材下鍋之前都是沒有清洗過的,因為不會濺油而且這樣爆炒味道更好。
飯店的菜還普遍重口味,重油重鹽,大量的調料,對于我這種口味清淡的人,每次吃完都異常口渴。
在家做飯雖然要額外花點時間,但鉆研廚藝其實也是一種樂趣,兩個人一起下廚,既省錢又衛生健康,還有利于家庭和諧,何樂而不為。
9. 貸款買房
表面看這是一個不能自恰的命題,但貸款買房確實是省錢的有效措施。
假設一個人2019年有500萬元,2017年有400萬元,兩者相比,購買力是完全一樣的,真實財產并沒有增加分毫。為什么?因為通貨膨脹。
主流的理財思路,就是成為資金的借出方,比如買入債券、理財、債券基金等,做債主吃利息。這些雖然簡單,但財富增值率極低,因為全世界的貨幣,都跑輸實物資產。
真正賺錢的,也就是說可以省錢的是什么?債務。
老百姓可獲得成本最低的債務就是房貸。跟銀行借30年的錢,假設每月還一萬塊,等到30年后,這一萬塊可能只相當于現在的幾百元。通貨膨脹虧掉的是銀行的錢。這還沒計算房屋升值所帶來的收益。
這一點我要感謝鄰居老陳,我以前還是小農思想,買房都是東拼西湊全款支付,聽過老陳的指教,又看了水庫論壇歐神的文章,才終于明白了這個道理。
10. 其他雜七雜八的省錢辦法
省錢的辦法其實還有很多很多,比如談戀愛不要選擇異地戀。我有一個朋友是廣州人,認識了一個東北的女孩,一年的收入基本都捐給航空公司了。話說天涯何處無芳草,本地的女孩都死絕了嗎?
還有必要提下現在火熱的馬拉松,很多跑友水平不怎么樣,還要滿世界去跑馬,除了波士頓馬拉松有門檻搞不定以外,倫敦、柏林、東京、紐約、芝加哥馬拉松全部跑過一遍,馬拉松全程下來接近一半都在走,關門之前才能完賽,就這水平還到處去嘚瑟啥啊,實在是無法理解。如果只是為了在朋友圈炫耀,我覺得這個錢花得不值。在我的心目中,起碼要跑進3個半小時,才好意思去外地跑馬拉松。
另外還比如要吃飽了再去逛超市,這樣就不會買一大堆零食回來,又花錢又長膘。
最后講個笑話:加班可以省錢,喝公司水用公司電,拉撒都在公司解決,衛生紙的錢都省了。
限于篇幅,而且本人又有點強迫癥,所以寫到第10條就到此為止吧,以后有時間再和大家繼續分享。
金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