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口述:黃始祺醫生編輯:燃燒的小太陽愚昧的老人,讓我勵志從醫我叫黃始祺@急診科醫師,是邵陽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一名ICU重癥醫生。從120急救,到今天的重癥大夫,我已經在從醫道路上走過了9年。9年里我見過大年初一突發腦溢血,差點當頭痛醫丟命的
口述:黃始祺醫生
編輯:燃燒的小太陽
愚昧的老人,讓我勵志從醫
我叫黃始祺@急診科醫師,是邵陽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一名ICU重癥醫生。從120急救,到今天的重癥大夫,我已經在從醫道路上走過了9年。
9年里我見過大年初一突發腦溢血,差點當頭痛醫丟命的;見過聽信謠言,生吞魚膽的;見過熬夜打麻將倒下的年輕小伙子……很多離奇的病例,有些人幸運的撿回一條命,有些人卻陰陽兩隔~
而很多不幸去世的患者,其實只要做對一種行為,完全可以避免意外悲劇的發生,所以我把我的經歷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了解最簡單,最實用的急救常識,關鍵的時候能救命!
我88年出生在湖南邵陽農村,農村人吧有個觀念,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就是身體出了意外,像摔一跤啊,得了稍微嚴重點的病啊,不太想去醫院,為什么?就是怕死在外面。
所以很多老人得了病就躺在家里,拖著拖著器官衰竭,直到死亡。這種不良的觀念對我觸動很大,08年的時候又趕上汶川地震,當時還是學生的我在電視上看到很多醫生不顧自己的安危,舍己救人,感動的我直哭,從此我把治病救人當作了一生的追求。
于是我報考了衡陽醫學院,也就是現在的南華大學衡陽醫學院,經過臨床醫學5年的學習,畢業以后就進了邵陽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從此走上了醫生這條路。
沒有明顯嗆水的小孩,父母看著仍然溺亡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在急診科室,同時也負責120急救,經常要面對突發事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每年的夏天,都會有一種死亡,特別高發!——就是淹溺。
而我遇到的最特別的一個案例,是14年我們出120,到了現場,就看見一個小孩子已經躺在地上了,拉到醫院又是插管,又是上呼吸機,最后還是沒救回來。
為什么說他特別?是因為這個孩子,淹溺就發生在自家小區的游泳池,水不深,關鍵的是他的爸爸、媽媽、姑姑,一直在他身邊看著,也沒看到孩子有明顯的嗆水。
那么孩子為什么還會“溺”死呢?過程是這樣的,這個小孩子玩水,特別興奮,跳上來跳下去,中間也不休息,就發生了一種叫“干性淹溺”。
就是你看著他沒事,其實他每一次在水里,都小口嗆了一些水,不會像“濕性淹溺”那樣,咕咚咕咚大口嗆水,所以“干溺”隱蔽性就很強,等到發現了,往往為時已晚。
這個小孩子就是“干溺”,引發了心肺的水腫,最后死亡。而孩子的家人一直在他的身邊,卻因為不懂這樣的常識,也不會急救的方法,親眼目睹孩子離世,怎么能不后悔?怎么能讓人不扼腕嘆息呢?
所以家里有孩子的,如果游水一定要時時刻刻盯著他,更不要讓孩子一直游,一直游,中間要讓他休息下,就能對“干溺”起到很好的預防的作用。
大年初一頭痛的大姐,幸虧沒給她開止疼藥
還有一個病人我印象也很深刻,那是15年的大年初一,當時我也上班幾年了,已經獨立出急診了。那是大年初一我的第一個病人,一個四五十歲的大姐,一大早就急匆匆的來到急診。
中國人是很忌諱大年上醫院的,一般是沒過初五,能不上醫院就不上醫院,好像病病殃殃過大年,一年下來都得走背字似的。
這位病人來了就說“大夫,我頭疼~”,讓我給她開點止疼藥,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我問她,你這個頭疼是怎么一個頭疼法,是一直疼?還是斷斷續續的疼?之前有沒有其他的疾病?
她說是一直疼,就沒停過,也沒發燒,我就意識到她這個頭疼,可能不太好,就讓她去做個頭顱CT。這位大姐一下有點不樂意了,說我就是來開點止疼藥的,干嗎非要去照CT?況且這大過年的,接下來她要去置辦酒席,家里還很多親戚朋友在等著。
我告訴她:“我現在懷疑你腦袋里會不會有出血,因為你這個是一直疼,你掃一個CT也花不了多少錢,沒問題的話,咱們就能回去安安心心的過年,對不對?”
她說“也是喔~”,沒過多久CT室給我打過電話來,說“你們急診科趕緊抬擔架過來,這個病人是腦出血!”
當時我后背都涼了,幸虧是沒給她開止疼藥,那就不得了了,大年初一會死人的!
后來我們馬上給她安排了住院,到了病房這位阿姨一個勁的感謝我。
我說“阿姨啊,你看幸虧我沒有給你開止疼藥~”,看著病人心情貌似不太好,我跟她說:
“您大年初一住院,心里也不要有負擔,您這么想啊,咱們把病查出來,給它治好了,是不是以后每年咱們都能安安穩穩的過年了?~”
我這么一說,她覺的有道理,開心的說“是、是~”。
這個案例后來我在給醫學院的學生講課時,我經常講,一是讓學生們從一開始就意識到:
醫生這個職業,它的分量非常重,承擔著治病救命的重擔。所以作為醫務工作者,對待病人一定要嚴謹、認真、負責,哪怕病人不理解,抱怨,我們也要做對的事,才對得起這份職業。
第二,就是強調:“檢查比用藥重要!”
這里我要強調一下,醫院開設的那些檢查,它都是有目的的,不是平白的就是為了多掙錢才設立的。就比如這位腦出血的阿姨,她花了100多照了個CT,如果檢查出來沒有出血,她會覺的這錢白花了,對不對?
但是從醫學上講,這個錢花的就很有必要!檢查出沒有出血,我就可以大膽的給她用止痛藥,如果出血了,就趕緊安排治療,檢查結果不一樣,治療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我也呼吁,現在很多人對醫院的檢查有誤解,認為每次看病先做一大堆檢查,有沒有必要啊?我可以負責任的說:請相信絕大多數的醫生,是嚴謹、公正、客觀的,他們開出的檢查、治療方案是有價值的。
生吞魚膽治眼疾,危情72小時
在醫生眼里最氣人的病人是哪一種?是那種道聽途說,輕信偏方的病人。2021年我就遇見過這么一位。
這個事也是發生在過年,一個30多歲的女性,去鎮里趕集,買了一條10多斤的草魚,回家以后就給這魚開膛破肚收拾。她看見那個墨綠色的魚膽,就想起民間傳的一個偏方——吞魚膽可以清肝明目,治眼疾。
正好她呢感覺年紀大了,眼睛不太好了,視力下降,就直接把那個生魚膽給吞了。
在中醫里,魚膽確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的作用。但是需要同其他藥材混合,才能生效。而且魚膽里面含有多種對人體有害的毒素,而且它的毒素,不容易清除,更不容易被熱破壞。
也就是說即使魚膽做熟了,它都有毒,更何況生吞了!所以說啊這謠言偏方真是害死人啊。
吞下去以后呢,這位女性還跟著家人一塊去逛街。一開始沒事,大概半個小時,她這身體就不行了,上吐下瀉,后面自己都走不動了,蹲在地上。
她老公一看,她又拉肚子又疼,還渾身冒冷汗,感覺不太對,趕緊送到衛生院,衛生院治不了,馬上轉到我們醫院,一問“魚膽中毒”,當時我們也沒遇見過這樣的病例,馬上開始找資料。
一查,問題還挺嚴重,很快就會引起急性的肝腎功能衰竭。肝腎衰竭了,那死亡率是很高的。于是馬上給她做血透,連續72小時的做,她當時的轉氨酶是4000多,相當于正常值的100多倍了,你就說當時有多危險吧~
還有一點很可怕,就是這個病人——沒有尿!在我們重癥這塊,有一句經典的話:
一尿值千金!
你看醫院的醫生、護士,如果你是外傷、手術的,會問你“你今天放屁了嗎?”。如果是重癥病人,會問你“有尿了嗎?”
一般人會感覺惡心,但是從醫生的角度,尿,就是病人健康的晴雨表,說明你的腎是健康的。
像這位吞了魚膽的女性,在ICU幾天都尿不下來,轉氨酶超級高,心肌酶也高,就證明她的心、肝、腎都已經受到了毒素的影響。
除了做血透,還給她多次洗胃,從胃管里洗出來的東西,都是好大一股魚腥味。等到大年初五、初六的時候,她的情況就開始好轉了,各項指標慢慢的都趨向正常了。
然后轉到了普通病房,后來出院了,她的老公還給我們送了一面錦旗。這位女性還是比較幸運的,送來的時間比較早,但是你想,大過年的又洗胃,又血透,全家都守在醫院,血透24小時就是萬把塊錢!
她做了3天,連花錢帶遭罪,你想她吃了多大的虧!而這一切的源頭,就是聽信了偏方、傳言!
創新開展ICU音樂治療,給患者愛的陪伴
工作了幾年以后,經驗多了起來,醫院正好也把急救、120和重癥ICU這三塊分開了,就把我調到重癥,以便更好的為危重患者提供救治。
在ICU我發現很多患者因為疾病嚴重,家屬不能陪同,造成了病人孤獨,心理壓力大的問題,這在醫學上有一個名詞,叫“ICU綜合征”。而這種問題的存在,對患者的治療,是不利的。
孤獨分十級,最嚴重的就是一個人去醫院做手術。在ICU病房無菌環境,家人不能陪同,連拉屎撒尿都是由護士幫助,病人的心理孤獨和壓力可想而知。
我見過很多病人,有動了大手術,切除了肝和肺的,有嚴重外傷,全身骨折的,還有重癥肺炎靠呼吸機維持的……一切的治療、用藥我們都遵照科學、正規,可我發現病人的康復仍然很慢,病人空洞的眼神讓人揪心。
他們需要關懷,需要交流,可是家人不在身邊,醫生、護士又忙,怎么才能幫助這些重癥患者呢?
突然我想到用音樂療法,音樂治療其實已經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很早就用于康復疾病了,而我自己本身又愛好音樂,會吹葫蘆絲、陶笛等樂器。
于是我把在重癥病房開展音樂治療的想法,跟醫院領導進行了匯報。獲得了醫院的認可,然后就由我牽頭,在我們醫院開展對重癥病人的,音樂治療。
我記的有一個病人,是腸癌,做了腸切除手術,很疼,而且他知道未來他需要在肚子上造瘺,以后就得成天掛著個糞袋子,心理壓力很大。
我來到他的床邊,跟他說“叔叔,我給你吹個笛子吧,這樣你能舒服一點~”,然后我吹了一兩個小時,我和音樂就這樣靜靜的陪伴著他,結果那兩個小時,這位叔叔連止疼藥都沒用。證明音樂療法,確實起到了效果。
因為重癥的患者,花費很大,所以我跟醫院申請,音樂治療不要收費,只要看到病人有所好轉,心情舒暢了,我就覺的我的付出沒有白費,心里很高興。
我的健康建議,最重要的一條,可保性命無憂
如果讓我給大家只提一個建議,怎么增加我們的健康,避免意外的發生?那么一定是:一年至少要做一次體檢!如果有條件的,最好是半年做一次體檢。
做一次常規體檢,費用也就幾百塊,你想我們去外面吃一頓飯,去買件衣服,都得幾百上千的,對不對?你舍得在這些外物上花這么多錢,在自己的命上,卻給它節省,這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呢?
為什么體檢這么重要?不知道咱們有沒有發現,就是那種成天病懨懨的人,反倒活的久!為什么?因為他們有點毛病就去醫院,去了醫院一檢查,就查出毛病來啦。就能夠做到及時止損嘛!
在醫學上,體檢的作用可以概括為: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
相反很多人不愛去醫院,有點病啊自己給自己看,自己抗,很多時候小病發現不了,它有隱匿性,拖著拖著就成了大病。
15年的時候我們120去救一個病人,是在一個社區的麻將館,到了以后就看見一個二十七八的年輕小伙子,已經躺在地上了。他是成宿的打牌,勞累過度,腦部血管堵了,導致了腦梗塞。
因為我們沒有他任何的病歷資料,電腦系統里找不到,他的家人也說他身體之前很好,沒毛病。你看像這種就是,不重視體檢,其實可能像過勞、心腦血管、血液方面之前就已經有病變了。很可惜,這個年輕小伙子最后沒有救活~
像這種年紀比較輕的,一旦發生大病、急病,發作起來那是很嚴重的。但是如果我們重視體檢,是不是就是能把健康隱患,給它及時消滅掉呢?
那么我對大家的健康有幾條建議:
第一重要的,永遠是體檢:
第二,就是有病不要拖;
第三,作息規律,多運動,不要一直坐著,
像剛才說的那位成宿打麻將的小伙子,他就是久坐打牌,血液流動都慢了;
第四,學習一些常見的急救方法,
比如小孩子吃東西嗆到了,海姆立克搶救法;心肺復蘇法;簡單的止血包扎……
這些方法都不難學,但是學會了它用處太大了,當意外發生,搶救的黃金時間就那么幾分鐘,這些方法是跟死神賽跑的,是可以幫家人保命的!
最后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急救,重視急救,掌握急救,讓意外死亡離我們越來越遠。
我也別喜歡胡歌說的一句話:“永遠不要把自己當回事,要把自己從事的事業當回事!”
急救醫生,一個掙不了多少錢的工作,但是它承載了太多人的生命,每當我通過努力,讓患者回復健康,讓一個個家庭圓滿,這比我多掙多少錢,都更讓我開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如果有那么一天,大家的健康和急救意識都提高了,我們中國的重癥病房,患者越來越少,急救120的出診頻次,越來越低,讓我們早點退休,這或許才是我內心最大的希望吧,哈哈~
請將這篇文章轉發給身邊人,增強急救常識,守護生命!
特別感謝黃始琪醫生抽出寶貴的時間,講述他的經歷。這篇文章是我寫作以來,分量最重的一篇文章,它關乎生命,讓我不得不嚴謹以待,更多次與黃醫生反復核對文中措辭。
在我們身邊,意外每天都在發生,生命的脆弱超乎我們的想象,希望您把本文收藏,轉發給您身邊的人,了解急救,重視急救,您的一次轉發,可能就會讓您的親友,遠離意外,健康幸福!
如果你也有特別的經歷,或者分享的欲望,請聯系我,讓我們用真實故事記錄自己,啟發別人~
陳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