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黃精、多花黃精和滇黃精種子發芽和出苗特性黃精、多花黃精和滇黃精三種植物的種子在成熟后其胚具有相同的發育狀態,胚停止在發育的早期,呈現長棒狀,沒有明顯的胚芽、胚軸和胚根等結構。但由于三種植物生長在地里氣候相差比較大的不同地區,其種子在后期發育
黃精、多花黃精和滇黃精種子發芽和出苗特性
黃精、多花黃精和滇黃精三種植物的種子在成熟后其胚具有相同的發育狀態,胚停止在發育的早期,呈現長棒狀,沒有明顯的胚芽、胚軸和胚根等結構。但由于三種植物生長在地里氣候相差比較大的不同地區,其種子在后期發育和萌發中的表現如何,需要做進一步的比較。本研究將設置不同的溫度實驗,探索三種種子萌發過程胚的發育狀態及種子出苗的特點。
果子成熟后收獲的多花黃精和滇黃精種子胚發育不全。25°C沙藏一段時間(約45d)后,種子的胚開始伸長,長出胚根,離開種子的胚根膨大形成球狀莖樣組織,同時在小球莖樣組織上長出胚芽,沙藏層積約120d后,逐漸形成一枚橢圓形真葉并出苗。在種子內部的胚部分隨著沙藏時間延長,胚逐漸增大,胚乳逐漸縮小,到后期胚乳完全消失。按照Baskin的種子休眠分類理論,多花黃精和滇黃精種子屬于形態休眠類型。
黃精種子在25°C沙藏層積一段時間(約14d)后,種子的胚開始仲長,長出胚根,在種子外胚根上很快形成一種小球莖組織,該小球莖組織上分化出根和胚芽。在種子內部胚發育而胚乳逐漸縮小,到后期胚乳完全消失,但胚芽不能繼續生長,伸出子葉和出苗。另外,黃精種子萌發過程存在萌發抑制物,張躍進等[吉山花瑤]研宄亦表明,黃精種子、胚乳和種皮均存在活性較高的內源抑制物質,對白菜和小麥種子的萌發及芽(主根)、胚芽鞘和根條數量(小麥)有顯著抑制作用。按照Baskin的種子休眠分類理論,黃精種丫于形態生理休眠類型。黃精種子形成?種小球菜組織,該小球莖組織上分化出根和胚芽,但胚芽不能繼續生長,伸出子葉和出苗。這一小球莖時期的休眠應該屬于上胚軸休眠,通過低溫沙藏60d左右即可解除休眠。另外,本研究證明,黃精種子在初始萌發階段不存在萌發障礙,25°C是種子萌發的最適溫度。在此溫度下,經過約35d左右生長發育形成明顯小球莖,這時需要低溫來解除上胚軸休眠才能出苗。生物測定實驗也證明了小球莖中存在有黃精種子的萌發抑制物。這一研究結果,為人們在可控條件下進行黃精種子育苗提高參考,可加快育苗進程。
本研宄證明,黃精種子具有形態和生理休眠特性,在初始萌發階段為胚的形態建成期,形成小球莖后需要低溫解除生理休眠。張躍進等認為黃精種子萌發有綜合休眠現象。黃精種子25°C層積35~40d的發芽率為100%,萌發特性好。同時,在黃精小球莖直徑約為5~6mm時轉入4°C低溫層積2個月可以達到最好的出苗率。吳維春等研究也證明低溫處理時間與出苗率相關,處理60天幼苗基本全部出土的結果一致。
許多實驗證明低溫層積處理對打破種子休眠有促進作用,尤其是對一些具有深度休眠的種子效果更加明顯。李先恩等研宄黃連種子指出,低溫層積的作用在于促使抑制類物質逐步分解,而生長類物質逐步增加,從而使種子破除休眠而萌發。林松明亦指出低溫(4°C)處理,可以解除根長大于4cm的鳳丹種子上胚軸休眠,并且低溫處理時間越長,解除休眠越徹底,發芽率和出苗整齊度也隨之增加。本研宄中黃精球狀根莖直徑約為5~6mm時期,4°C低溫層積溫2個月上胚軸休眠解除,(93.33土5.77)%可以出苗,而層積15-45d以及20~15°C層積2個月休眠都未解除。這種低溫層積時間會直接影響休眠解除效果的現象,與許多鱗莖類植物解除芽的休眠相類似,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冷溫積累,冷溫解除休眠不僅需要足夠的溫度,而且還要持續一定的時間,若冷溫處理不足,會導致植株采收整齊度差,甚至不能解除休眠,且解除休眠的有效冷溫有一定的上限。
總結
1 按照種子檢驗規程要求測定的數據表明多花黃精和滇黃精種子與黃精種子在形態大小、胚率及吸水性等基本特性上有一定區別,為種子鑒別及探討休眠原因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同時,研宄表明三種黃精成熟的種子,其胚為分化不完全胚,隨著種子的萌發而分化成成熟胚;其吸水性和活力不是種子不萌發或萌發率低的主要原因。
2多花黃精和滇黃精種子屬于形態休眠類型,25°C可以萌發和出苗;黃精種子屬于形態生理休眠類型,25°C可以正常萌發,但存在上胚軸休眠特性,需要—定低溫打破休眠后才能出苗,且低溫為4°C或更低,處理時期應在小球莖直徑約5~6mm,處理時間應為60d或更長。為人們在可控條件下進行黃精種子育苗提高參考,可加快育苗進程。
3黃精種子貯藏性好,貯藏半年后,種子的活力沒有下降,且適宜溫度條件(25°C層積)下,貯藏方式(4°C沙藏和室溫干藏)和浸種溫度(20°C和40°C)對種子萌發特性影響較小,即種子均發芽整齊,發芽率高。為目前野生變家種時期,貯藏種子提供參考。
4本研宄表明,黃精種子及萌發形成的小球莖中存在水溶性發芽抑制物,且小球莖層積溫度不同,其水浸液抑制白菜種子發芽的強度也不同,但未深入研宄小球莖中內源激素種類及含量變化過程,未能為應用外源激素法解除黃精種子上胚軸休眠提供數據支持。
5本研宄表明,冷溫解除種子休眠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冷溫積累,不僅需要足夠的溫度,而且還要持續一定的時間,但未進一步研究解除休眠的有效冷溫的上限溫度。
25°C種子出苗(A:多花黃精,B:滇黃精)
4°C沙藏后出苗
層積后種子外觀(A:25°C,B:20°C,C:15°C)
種子發芽后胚動態(A~D黃精;E~H多花黃精;I~L滇黃精)
三種黃精種子發芽形態變化過程
三種黃精種子發芽形態變化過程
黃精 多花黃精 滇黃精種子特性研宄
何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