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耗材的使用選擇權,很大程度上在于醫生,耗材價格大跳水后,如何體現醫生價值,如何處理好醫生的待遇提升問題,是繞不過的“坎”,需要引起高度重視。11月5日,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采購在天津開標,這是第一次高值醫用耗材的全國集采,共有11家企業
耗材的使用選擇權,很大程度上在于醫生,耗材價格大跳水后,如何體現醫生價值,如何處理好醫生的待遇提升問題,是繞不過的“坎”,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11月5日,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采購在天津開標,這是第一次高值醫用耗材的全國集采,共有11家企業參與投標,涉及26個冠脈支架產品參加。產品平均價格從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原來植入心臟的支架這么便宜?到底質量如何?為何差價這么大?這些差價去了哪里?擠壓的虛高定價醫院和醫生能不能分享利益?支架價格下來了手術費是否要漲上去?患者負擔能下去嗎?醫生的正向收入如何提高?如何才能調動醫生承擔風險的積極性?醫保支付“何去何從”?一系列問題,在這一新聞沖擊下,瞬間引發社會廣泛熱議。
國家集采力量賦能“價格觸底”
根據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下稱“聯采辦”)發布的擬中標結果,最終產生擬中選產品10個,共涉及國內、國際8家企業,與2019年相比,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價93%,國內產品平均降價92%,進口產品平均降價95%,按意向采購量計算,預計節約109億元。
隨著國家力量治理耗材問題升級,國家集中采購與反腐高壓并用,虛高定價的耗材大幅降價是大趨勢,價值回歸是必然的道理。
醫院治理“耗占比”難點在哪里?
醫用耗材治理,始終是困擾醫院的難題,大幅度降低耗占比,醫院擔心有可能影響到大手術的開展,影響到醫院的收益,還可能影響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難點一:一般而言,用高值耗材較高的,往往是新技術的應用,一般是病種難度大、風險高,同時也是代表醫院技術實力的??疲t院過分管控耗占比,擔心業務受到影響,患者流失與醫生流失。
難點二:高值耗材使用,專家醫生話語權較大,因為他們為了保證醫療質量安全,會慎重選擇,醫院一般尊重專家醫生的意見,如果不尊重專家醫生的意見,醫院也不敢擔保材料質量問題。
難點三:耗材定價虛高是業內潛規則,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即是長期以來“以藥養醫”的醫療收入體制,醫生提供高風險、高技術、高難度的醫療服務,但沒有相應的科學激勵機制,只能通過“藥品耗材回扣”等灰色收入來彌補。醫院對此也無能為力。
耗材降級“大趨勢”各方影響各不同?
國家醫保部門通過集中采購,耗材大幅度下降是大趨勢,隨著虛高定價的水分被擠出,這些利益成果如何分配,才能發揮更好的作用,值得思考和探討。
醫保部門:高值耗材價格的大幅下降,可以節約醫?;鹬Ц逗牟牡馁M用,直接帶來的是醫?;鹬Ц兜南陆担t保部門成為集采降價的最大受益者。但是也會帶來壓力,如何保證集采使用量,通過醫保直接結算能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如何調動醫院和醫生積極性是難題,還需要把耗材集采納入醫院績效考核指標,需要衛健主管部門通力協作。
患者方面:耗材的大幅下降,患者可以獲得收益,減少高值耗材費用自付支出,節約看病費用開支,有助于化解看病貴。也會給患者帶來難題,如何化解患者對質量的質疑,面對醫生引導高價自費選擇判斷問題。
醫院方面:高值耗材集采價格下降,有利于醫院重點監控高值耗材國考指標,更加合理。醫院最擔心的是,價格下降以后,醫療服務價格能不能提升補償?醫生的正向價值如何體現成為難題。
醫生方面:高值耗材集采價格下降,有助于業務的開展和應用,有助于技術能力提升,但是醫生的積極性調動難題,正向價值如何體現是難題。
廠商方面:耗材廠商通過集采獲得了較好的市場份額,大大節省了渠道成本,也面臨如何確保在醫院的使用與及時回款難題。
醫生價值回歸應得到高度重視
耗材的使用選擇權,很大程度上在于醫生,耗材價格大跳水后,如何體現醫生價值,如何處理好醫生的待遇提升問題,是繞不過的“坎”,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通過耗材的集中采購,擠壓虛高定價的利益成果,讓醫生分享,才能更好的讓這項惠民利民的成果“落地”。
建議:第一,醫保部門設置集采耗材單項考核績效,按照醫院原來使用數量及醫保支付金額,結合集采節約額度,拿出一部分醫保資金,通過醫院使用數量進行獎懲,讓醫院和醫生分享改革的成果;第二,提高醫療技術服務價格,通過耗材集采價格的下降,抓住“窗口期”,進行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可以針對單項應對耗材的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第三,加快醫保DRG/DIP(按照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按病種分值付費)支付改革,通過預付費制度改革,把降低耗材使用轉化為醫院的內生動力,激發醫院和醫生的積極性。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耗材治理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耗材治理,耗占比過高,導致人民群眾看病貴,對醫保支付壓力帶來較大的沖擊。最后我們一起來了解下近年來的相關政策。
2012年12月,原國家衛生部《關于印發《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工作規范(試行)》的通知》(衛規財發〔2012〕86號)提出,實行以政府為主導、以?。▍^、市)為單位的網上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以下簡稱集中采購)工作。醫療機構和醫用耗材生產經營企業必須通過各省(區、市)建立的集中采購工作平臺開展采購,實行統一組織、統一平臺和統一監管。研究探索部分省(區、市)聯合開展集中采購的方式。
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38號)明確要求,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2017年7月,國家九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印發醫用耗材專項整治活動方案的通知》提出,普遍開展以政府為主導、以?。▍^、市)為單位的網上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工作。血管/非血管介入類被列為重點整治范圍。
2019年5月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后,2019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9〕37號)明確,按照帶量采購、量價掛鉤、促進市場競爭等原則探索高值醫用耗材分類集中采購。所有公立醫療機構采購高值醫用耗材須在采購平臺上公開交易、陽光采購。對于臨床用量較大、采購金額較高、臨床使用較成熟、多家企業生產的高值醫用耗材,按類別探索集中采購,鼓勵醫療機構聯合開展帶量談判采購,積極探索跨省聯盟采購。對已通過醫保準入并明確醫保支付標準、價格相對穩定的高值醫用耗材,實行直接掛網采購。加強對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實際采購量的監管。取消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加成。
2019年6月,國家衛健委引發《關于印發醫療機構醫用耗材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國衛醫發〔2019〕43號)提出,規定醫用耗材采購實施統一管理。其他科室或者部門不得從事醫用耗材的采購活動,不得使用非醫用耗材管理部門采購供應的醫用耗材。將醫用耗材購銷管理納入行風建設管理領域,加大對醫用耗材管理過程中違反“九不準”規定等行為的查處力度。
2019年6月,《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印發醫療保障標準化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醫保發〔2019〕39號)公布,醫保疾病診斷和手術操作、藥品、醫療服務項目、醫用耗材四項信息業務編碼規則和方法。
2019年6月,國家醫保局印發《關于開展醫保藥品、醫用耗材產品信息維護的通知》(醫保辦發 [2019] 20號)要求,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上市的藥品和各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注冊、備案的單獨收費醫用耗材產品信息發生新增、刪除或變更時,應通過“醫保業務編碼標準動態維護”窗口進行實時維護。先后發布了3批醫保醫用耗材分類與代碼數據,37893條耗材編碼,涉及1907.7萬個規格型號。
2020年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一批國家高值醫用耗材重點治理清單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9號)明確,18個品種納入重點治理清單,其中冠脈動脈支架納入其中。
重點監控高值耗材同時被納入三級公立醫療機構和二級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核指標。
想了解更多行業資訊,歡迎關注頭條號和公號@眾成醫械
李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