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沒有真正住過農村的人,是無法感受到當天黑降臨時,四周萬籟寂靜。風吹過草叢會產生一種莫名其妙卻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音,仿佛天地間的一切都憑空消失了,唯一田邊的那處點著暖色燈光簡單的家里,是隨緣小時候對于內心最終的慰藉。如今的隨緣(化名)生活簡單而
沒有真正住過農村的人,是無法感受到當天黑降臨時,四周萬籟寂靜。風吹過草叢會產生一種莫名其妙卻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音,仿佛天地間的一切都憑空消失了,唯一田邊的那處點著暖色燈光簡單的家里,是隨緣小時候對于內心最終的慰藉。
如今的隨緣(化名)生活簡單而充實,74年出生的他,是經歷過農村困苦一輩的人。問起他,對于兒時生活最大的感觸,他毫無思考地脫口而出,“窮,就是窮,因為窮,我必須迅速地長大,也因為窮,讓我更加明白了父輩生活的艱難。”
01、窮
如果不是因為窮,我想全世界的孩子都該擁有一個無憂無慮地生活,每天上學,放學,田間玩耍,與小伙伴之間的嬉鬧,應該是隨緣小時候最向往的生活。但實際是,隨緣兒時生活的農村,經常會停電,放學后功課常常寫到一半,突然間,整個村子都陷入了死寂中,那一下的黑暗是隨緣小時候最痛苦的經歷。用蠟燭代替電燈,尋找光亮,用隨緣的話說,其實是一種失望。
每一個人都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只能一點點把自己手上的牌打得更加出色。
一周會停電二到三次的農村,給予隨緣的不僅僅是黑暗,更多的是他擔負了一個男兒應該要出賣的體力活。
似乎,干農活成了放學回家的標配。
從11-12歲,隨緣快速地學會了插秧的技巧,在農忙的季節,會跟著父輩和祖輩一起忙到10點,甚至更晚。
在他兒時那雙清澈的眼睛里,他看到的并不是田間綠油油的水稻田,和小伙伴們赤腳飛奔在田埂間,風吹過耳旁的呼呼聲中還能聽到不遠處母親叫喚他要小心的叮嚀,這一切都只能發生在夢里!現實中的他,只能和長輩們痛苦而無奈地收割著家里的稻子,先解決溫飽問題。
養豬養蠶養羊,只是為了增加家里的收入,甚至為了幾分錢,他會靜坐在家里的一角,努力地撥著桑樹干的樹皮,那個皮是用來換錢,補貼家用。
對于隨緣而言,兒時的回憶并不鮮艷,更多的是黑暗。
02、自強
天降大任者,都要餓其體膚,苦其心志,不知道他這番“早當家”算不算某種形式上的磨煉。
上天是公平的,無論磨煉是什么,它都將化作內心的另外一種存在形式,永久的和自己在一起,自強成為了隨緣之后道路上的一盞明燈。
即便只有初中畢業,自強的他也自學考完了成人大專,成為了一名會計師,這會計一做就是15年,原本做農活的家里也開始活絡了起來,終于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甚至汽車,都成為了這個家庭的常規生活用品,即便他的第一臺車只是一臺二手的吉利。
“吉利是好車,2007年秋天,我花了一萬六的積蓄,買了吉利美日,這款黃色的吉利應該是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了。”,隨緣說到。
雖然是臺二手車,但貴在小巧精干,農村有時候下雨了的泥濘路,照樣隨便開,遮風擋雨,像個小家一樣,當年父母也非常支持,有了車畢竟是方便不少,起碼出村子方便多了。這臺吉利跟了我2年多,算是我的第一個伙伴。”
因為年代久遠,我們無緣在隨緣現在鄉下的老房子里再目睹這臺車了,但這臺吉利是印刻進了隨緣的大腦深處,成了永不會抹去的記憶。
當年的吉利美日還有一句聽上去洋氣的廣告詞 “美好的日子,從美日開始!”。
難怪隨緣會選中它,經歷了兒時并不美好的生活條件后,他的內心該是急切盼望著擁有美好生活的,這種急切他比任何人都能感知到更多。這樣的一臺二手車,重于車本身的價值。
吉利美日擁有大氣的前臉設計,簡單的進氣格柵卻有較強的辨識度,厚重的前臉大燈與后燈相輔相成,讓美日充滿靈氣。
在內飾方面,桃木內飾、冷暖空調、電動后視鏡、電動門窗、中控鎖一應俱全,搭配豐田8A技術生產的MR479Q型發動機,其發動機總排量為1342ml,采用了雙頂置凸輪軸和每缸四氣門技術,該發動機為典型的高轉速發動機。
隨緣說:“如果之后不是聽朋友的話,又買了起亞的賽拉圖,或許,我還是一個吉利迷。”
只可惜,這位或將成為國產品牌車主的他,半路殺出個程交金,被起亞“截了去”。問他合資品牌和吉利相比,最大的優勢是什么?
他很認真的思考了這個問題,被定位于緊湊型家轎的賽拉圖首發市場在歐美地區,2005年上市后,還被加拿大評選為“年度最佳車型”,含著不錯口碑引入中國市場后,由于合資品牌的優勢力量,當年,這款賽拉圖可是很多人夢寐的車型。
隨緣的第二款車型,選擇了賽拉圖,除了相信朋友的使用感受外,更多在于自己內心,對于成功的渴望。
三廂版的賽拉圖動感,前衛,前格柵上部為鍍鉻設計,配合粗線條設計的前大燈,呆萌中有了一絲的厚重感。尾部采用拱形設計整體線條過渡,為車身導流“躲避”空氣阻力,賽拉圖0.30的風阻系數,這個表現在當年已十分難得。
內飾采用深淺兩個色系搭配,體現車輛的“酷味”,當年的中控面板采用了銀色仿金屬貼面材料,在顏色搭配上有些怪異,但這一切都不重要,因為外觀簡約大方,內部空間使用,油耗量低的起亞賽拉圖是隨緣認為當年最能體現個人價值的車型,從此,他或將成為村子里最受關注的那群人之一。
自強之后的走出去,成為他最驕傲的事情。
也許,這就是一代人記憶深處某種不能割舍的情懷,他們勤勞卻也無奈,他們內斂卻也澎湃,他們渴望成功卻又安土重遷,他們在自己生活的圍城里,進進出出,庸庸碌碌。
如今45歲的隨緣,在小鎮生活,兒子在海外求學,父母健在,兒子懂事,成為了他在這個時期最大的自強動力。這些也算是屬于隨緣內心向往的遠方。
文/林肖
馬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