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日前,在2021年度全國“博新計劃”評審中,蘇州大學4人入選,位列全國第22位(并列),入選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博新計劃”是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設立并組織實施的一項青年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旨在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
日前,在2021年度全國“博新計劃”評審中,蘇州大學4人入選,位列全國第22位(并列),入選人數再創歷史新高!
“博新計劃”是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設立并組織實施的一項青年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旨在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青年科技創新人才。該計劃結合國家實驗室等重點科研基地,瞄準國家重大戰略、戰略性高新技術和基礎科學前沿領域,遴選400名應屆或新近畢業的優秀博士,進入國內博士后設站單位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國家資助入選者每人兩年63萬元,其中40萬元為博士后日常生活經費,20萬元為博士后科學基金,3萬元為國際交流經費。
陳煒杰
1993年生。2016.09-2021.06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博士(導師:李永舫教授、李耀文教授)。2019年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2021年江蘇省優秀畢業生,蘇州大學優秀畢業生。
即將加入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導師:李永舫教授),主要圍繞鈣鈦礦/有機疊層太陽能電池開展研究。
李杰
1994年生。2016.06-2021.06蘇州大學放射醫學與防護學院應用化學專業博士(導師:王殳凹教授)。2019年博士國家獎學金獲得者,第二屆“錢易環境獎”一等獎獲得者,第五屆“青年之光”優秀論文獎獲得者。
即將加入蘇州大學放射醫學與防護學院(放射醫學與輻射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導師:王殳凹教授)。
范新建
1989年生。2016.09-2021.01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博士(導師:謝暉教授),2019.09-2020.09在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物理智能系交流學習一年。攻讀博士期間獲得了“第十屆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十佳英才”、“2019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等榮譽。
2021年1月加入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導師:孫立寧教授),研究方向為多尺度磁驅動微型機器人的控制與應用。
代通
1992年生。2015.09-2020.12蘇州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博士(導師:周芳芳教授)。2018年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2018學年蘇州大學研究生朱敬文特別獎學金獲得者。
2021.02加入蘇州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導師:周芳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固有免疫的分子機制和生理、病理調控。
2020年蘇州大學出臺了《蘇州大學博士后管理工作實施辦法(試行)》(蘇大人〔2020〕9號),進一步明確了學校做大做強博士后科研隊伍的戰略定位。通過提高博士后研究人員待遇,完善博士后研究人員培養體系,強化博士后研究人員績效考核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進了學校博士后科研隊伍數量和質量的快速提升,博士后各項工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未來,學校將為博士后研究人員提供充分的待遇保障、建立多元化的培養體系、給予全方位的發展支持,不斷提升學校博士后隊伍的科研創新能力,為學校儲備一批優秀的教學科研后備力量,為推動國家和地方的科技創新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關注"蘇州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更多"211工程"、"2011計劃"首批入列高校——蘇州大學最新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蘇州大學人力資源官微
高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