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年來,慢阻肺已成為繼高血壓、糖尿病后第三大常見慢性病,但相比于前兩者,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質量更加堪憂。由于經常性出現氣急、呼吸困難、多痰咳嗽,致使大多數慢阻肺患者連基本的行動都受到限制,“更為嚴峻的是,中國慢阻肺患者每年都會因為外界感染而急
近年來,慢阻肺已成為繼高血壓、糖尿病后第三大常見慢性病,但相比于前兩者,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質量更加堪憂。
由于經常性出現氣急、呼吸困難、多痰咳嗽,致使大多數慢阻肺患者連基本的行動都受到限制,“更為嚴峻的是,中國慢阻肺患者每年都會因為外界感染而急性加重入院一次,每一次加重后都是將病情往更惡劣的方向發展。”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科主任兼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劉升明教授指出。
數據統計顯示,在我國已接近有1個億的慢阻肺患者,40歲及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由2002年的8.2%上升至13.7%,增長了近1倍。
可惜的是,高發病率背后老百姓對慢阻肺的知曉率卻極低,調查顯示,將近97.4%的患者是不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不少慢阻肺患者甚至在過去一年從沒進行過肺功能檢查。
“沒做檢查,診斷就更無從談起。” 珠海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翁育清教授補充道,等出現咳嗽、喘氣、呼吸困難再來醫院檢查時,往往肺功能已經下降30%-50%,到了中晚期。而一旦進入晚期,任何治療都是“隔靴搔癢”。
七成慢阻肺患者早期可無任何癥狀
“慢阻肺有一點溫水煮青蛙的感覺。” 劉升明教授曾經對社區人群做了肺功能檢查的問卷,最后發現確診的患者中有35.1%的人沒有任何癥狀,而這些人已經發生了嚴重的肺功能損害,此外,全國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有7成以上的慢阻肺患者早期可無明顯癥狀。
“從以前爬到山頂不會感到氣短氣促,到后來只能爬到半山腰,最后連多走幾步都要休息一下,慢阻肺一旦被忽視后,等到發現不對勁時已經來到中晚期了。”劉升明教授這樣比喻道。
翁育清教授表示,抽煙的人很容易形成慢阻肺,空氣污染,職業粉塵的暴露,室內植物性煙霧(柴火、木炭燃燒時的煙霧和顆粒)也是重要致病因素。此外,兒童時期的呼吸癥感染,也會導致成年以后慢阻肺的患病率增加。
翁育清教授建議,無論是預防還是治療慢阻肺,先決條件是要戒煙。戒煙有助于減輕對氣道的進一步直接損傷。“有的人在戒煙后,發現了慢阻肺或是疾病出現進展,會錯誤的認為是戒煙導致,這就把因果關系搞反了,實際上他要是不戒煙,可能得病會更早或者更差。”
肺功能檢查才是“金標準”
“我年年都拍胸片、CT,沒發現有慢阻肺啊!”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肺部損害都是通過影像學檢查來判別和對此,劉升明教授解釋,當慢阻肺需要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比如已經到了嚴重的肺氣腫程度,CT或普通胸片才會有所提示,但是這個時候已經比較晚期了。
“打個比方,好比你拉橡皮筋,早期的時候拉開還會回縮,有彈性,但是到了肺氣腫,組織的彈性已經喪失,拉開后無法回縮,在片子上看到肺的透亮度增加,膈肌變低頻了。”
“肺功能檢查是發現慢阻肺金標準,檢查項目包括肺通氣功能、支氣管舒張實驗,這兩個一起做完,才能夠確定他的慢阻肺的診斷。”翁育清教授指出,由于肺功能檢查是醫學計量測試,多種因素如檢查儀器、檢查環境、指導者素質、受試者的身體狀況、依從性及配合能力、檢驗人員對檢查結果的解讀和分析能力等,均可能對檢查結果產生影響,因此對檢驗人員的能力要求很高。
“現在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在各大醫院都在開展‘呼吸慢病篩查項目’,患者在門診就診之前,要先進行診前篩查,回答十道系統性的問題。就診時,醫生會根據患者診前篩查結果評判有沒有患慢阻肺風險,需不需要做肺功能檢查。這個也是為我們早期診斷提供一個很好的指導,也是我覺得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翁育清教授說道。
現狀:多數慢阻肺患者需要聯合治療
確診為慢阻肺后,目前維持治療的主要藥物是支氣管擴張劑。根據嚴重程度和癥狀,慢阻肺分為一到四級對應輕、中、重、極重度以及A、B、C、D四個分型。
A型比較輕的時候可用單支氣管擴張劑,如果已經到B和C級則可以用雙支擴聯合治療。現在新的雙支擴劑烏美溴銨/維蘭特羅吸入粉霧劑已于去年被納入國家醫保。翁育清教授介紹,進入醫保后,費用降了2/3,從臨床研究結果來看,歐樂欣可以明顯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困難的癥狀,同時也可以明顯的降低急性發作的風險。
如果有患者反復急性加重,經常住院,還有一些有合并哮喘的患者可以用三聯的藥物,即雙支擴基礎上加一個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
兩位專家提醒,慢阻肺治療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需要長期堅持規范性用藥,從而減少急性加重入院的幾率。
現已到冬季,慢阻肺患者日常的飲食一定要均衡、營養,少食多餐,多吃蔬菜和薯類,避免飲用碳酸飲料、啤酒等,防止腹脹影響呼吸。
此外,居家時還需要加強身體鍛煉、增強體質、接種疫苗等方式來預防肺部感染,避免加重病情。#清風計劃##健康科普大賽##謠零零計劃#
本期辟謠指導專家:
1.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內科主任兼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 劉升明教授
2.珠海市人民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 翁育清教授
李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