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目前大多數工地的用工都是按日結算,整體來說日結比月結的要多一些。有的工地招工即使月薪有8000,但招聘時也只寫日薪300,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細節。工地采取這種工資結算方式,其實和用工方式有很大的關系。第一、工地不能保證每天都有活干。工
目前大多數工地的用工都是按日結算,整體來說日結比月結的要多一些。有的工地招工即使月薪有8000,但招聘時也只寫日薪300,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細節。
工地采取這種工資結算方式,其實和用工方式有很大的關系。
第一、工地不能保證每天都有活干。
工地并不像普通的工廠,一個月工作26天或者28天,然后按月結算,工地在施工的過程當中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比如遇到臺風了或者遇到暴雨了,都有可能停工,有時候一停工就是好幾天,如果遇到材料供應不上,甚至有可能停更長的時間。
遇到這種特殊情況,如果包工頭還是按月給工人支付工資,那他們無疑就會承擔較大的風險。
第二、工期的不確定性。
做工地的人并不像在工廠里面有一個固定的地方,基本上哪地方有活干就去哪地方。
而且不同的工程施工的周期也是不一樣的,你根本不知道這個工程到底什么時候能夠完工。
假如包工頭按月給農民工發工資,這樣肯定會增加他們的人工成本。
比如一個項目有可能只需要1年6個半月就完工了,如果按日計算,那包工頭只需要按照農民工實際工作的天數計算就可以。
但如果按月計算,這個項目在一年6個半月完成之后,包工頭實際要支付一年7個月的工資,相當于要多出半個月的工資。
假如這個工地有100個工人,每個工人平均一個月的工資是9000塊錢,那半個月就要額外支付45萬塊錢的工資,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第三、日薪和月薪所承擔的法律后果不一樣。
日薪一般是針對臨時工而言,也就是每工作一天結算一天,這種屬于靈活用工,相當于兼職。
這時候企業就不用給農民工繳納各種社保,也不用跟農民工簽署勞動合同,如此一來,假如農民工出現一些意外情況了,工程方可以避免很多責任。
但如果企業按月發放工資那就完全不一樣了,按月發放工資,這說明農民工至少要工作一個月以上。
如此一來,工程方跟農民工就是一種長期勞務關系,就必須簽署勞動合同,受到勞動法的相關約定。
這時候不僅要給員工購買社保,另外農民工工作超出法定規定時間,要按要求額外加工資,比如法定假日勞動要加三倍工資,周末加班要兩倍工資等等。
如此一來肯定會大大增加工程方的用工成本。
也正因為工地存在的不確定因素比較多,再加上成本更高,所以工地基本上不會按月計算工資,而是按日計算工資。
當然,按日計算工資并不代表著每日就給一次錢。
從實際情況來看,有很多工地雖然按日給工資,但他們同樣也是按月發放,甚至按季度發放,至于多久發放一次,關鍵要看工地老板的財力。
如果工地老板財力比較雄厚,他們有可能給農民工一個月結算一次,但如果建筑方結款比較慢,那包工頭發放工資的速度也可能比較慢,有時候遇到拖欠工程款的兩三個月才發放一次工資都有可能。
但是不管工程結款速度怎么樣,包工頭肯定不能拖欠農民工工資太長時間,尤其是到了年底的時候,你必須在過年之前把農民工的工資給結清,就算自己沒錢也要去借錢。
所以我們看到一到了年底,很多包工頭就會到處借錢,有的向銀行借款,有的甚至只能向一些小額貸款公司借款。
而包工頭之所以這么積極借款支付農民工的工資,那不是說他們對農民工兄弟有多好,而是目前我國對農民工的保護非常嚴格。
目前各地都有針對農民工工資的保護措施,如果包工頭長期拖欠農民工工資,隨時有可能面臨各種處罰。
也正因為處罰比較重,所以工程方就算拖欠貨款也不敢拖欠農民工的工資,農民工工資一般都能夠按時發放。
當然除了工地上的工資按日結算之外,實際上社會上還有很多勞動都是按日結算的,特別是從事體力勞動的很多都是按日結算。
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李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