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南派醬酒和北派醬酒:國內的醬香酒大多分布在貴州省,不止是有著茅臺這樣的行業大佬,更是有著習酒、國臺、金沙回沙、珍酒、釣魚臺等一批醬香酒中的佼佼者。醬香酒尤其看重產區,如果您對醬香酒有所了解,就會發現國內大多數著名的醬香酒都分布在赤水河附近。
南派醬酒和北派醬酒:
國內的醬香酒大多分布在貴州省,不止是有著茅臺這樣的行業大佬,更是有著習酒、國臺、金沙回沙、珍酒、釣魚臺等一批醬香酒中的佼佼者。醬香酒尤其看重產區,如果您對醬香酒有所了解,就會發現國內大多數著名的醬香酒都分布在赤水河附近。
赤水河
無論是仁懷市、古藺縣、習水縣還是金沙縣等都是在赤水河沿岸,由于獨特的氣候和水源使得這里成為了醬香酒的黃金產區。南派醬酒占據了國內醬香酒市場95%以上的份額,無論是赤水河的諸多醬酒,還是像武陵酒、貴州醇、丹泉、青酒等也都是非赤水河產區的南派醬酒。
北派醬酒其實就是北方產的醬香酒,這些醬香酒主要分布在山東省、京津冀地區和東北地區。除此之外其他的北方省份醬香酒分布較少,或是僅酒廠的某一個系列生產醬香酒。南派醬香酒以大曲醬香為主,而北派醬香酒則是麩曲醬香占多數。相比較大曲醬香酒,麩曲醬香酒的價格更親民一些。
說到麩曲醬香酒釀造,由于制曲用了麩皮,因此釀出的酒有明顯的麩皮香和芝麻香。除此之外,其釀造過程中會用一定比例的小麥,小麥的加入能使麩曲醬香酒醬香更加明顯,其高溫發酵又能產生舒適的焦香。麩曲醬香酒釀酒成本低、出酒率高、效率快,相對于南方的麩曲醬酒,北方的麩曲醬酒發酵的時間更長。
下面就來說幾款著名的北派麩曲醬香酒:
云門醬酒:
云門醬酒產自山東省青州市,與大多數北派醬酒不同的是云門醬酒是大曲醬香酒。云門醬酒是山東省為數不多以醬香酒為主要產品的品牌,云門醬酒也是山東省醬香酒做的最好的,就是在北派醬酒中云門醬酒也能排進前三。2018年的時候山東省公布了山東省白酒綜合實力前30強的企業,其中云門醬酒排在了第8名。
為了更好地改善酒質,云門醬曾經派遣了大批的技術人員前往茅臺酒廠進行學習。融合了茅臺12987之工藝,創立了“云醬421釀法”,主打的是柔和醬香。云門醬酒曾經參與了醬香酒行業標準的編制,目前具有年產5000噸坤沙酒的產能。五星云門醬酒這次春糖吹響醬酒最強音的號角,受到了一些人的關注,也是北派醬酒中為數不多的高端醬香酒。
山東省雖然以濃香型白酒為主,但是也有一些大酒廠同時生產多種香型的白酒。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古貝春酒,同時生產濃香、兼香和醬香酒。古貝春的古貝元系列開創了北派醬香的中度酒消費市場,而且該系列增長速度較快。像云門醬酒、古貝元等山東本土醬酒快速成長,當然希望山東的醬酒市場能把握在本土醬酒的手上。
北大倉酒:
北大倉酒是北派典型的麩曲醬香酒代表,也是國內的53款國優酒之一,產自黑龍江齊齊哈爾市。說到百元以下醬香酒的口糧酒,北大倉絕對是首選,其中北大倉部優系列最受歡迎。據說北大倉酒的名字是來源于王震將軍的一句話,但是目前無從考證。我更傾向于的是為了紀念“北大荒”變成“北大倉”而命名。畢竟在黑土地上有上百萬人的開墾拓荒來到這里,將青春奉獻在這,這才有了后來的北大倉。
北大倉最早的時候是引進了茅臺系列的釀造工藝,但是因為當地的氣候等自然條件不適宜,所以只能改革工藝。例如增加麩曲醬酒勾調等,成為與茅臺不同的麩曲醬香酒。另外在制曲中加入了大豆,減少發酵和制曲輪次,克服了地理環境帶來的劣勢,同時也節省了成本。北大倉醬香酒價格不貴,口感柔和綿甜,入口醇和,醬味不足,酒體比較寡淡。
迎春酒:
很多酒都被稱為“北方小茅臺”,在不同的省份也是特指某一款酒。例如在山東指的是云門醬,在黑龍江指的是北大倉,而在河北省指的就是迎春酒。迎春酒是連續三屆的國優酒,由中國著名的白酒界泰斗周恒剛先生生前主持研制,一直堅持麩曲醬香生產。九十年代是迎春酒發展的高峰期,后來因為經營不善而破產。
后來引入私人資本后重組,目前迎春酒仍然在繼續生產,在河北附近地區銷售較多。迎春酒的工藝跟北大倉有點類似,但又有些不同,在制曲中沒有加入大豆。酒體顏色微黃透明,有著淡淡的芝麻香和焦糊香味,但是醬味較淡。迎春酒低檔的有老三檔,高檔的當屬酉品堂。河北省比較著名的醬香酒還有磁州酒,以及一些較小的醬香酒品牌。
鳳城老窖:
南方醬香酒的形式一片大好,而東北的醬香酒卻遇到了爆冷,北大倉沒能走出東北,鳳城老窖也是這樣。鳳山牌鳳城老窖酒于1978年在遼寧省優質名牌白酒評選會上獲得麩曲醬香第一名,被命名為遼寧省名牌白酒。除了鳳城老窖,遼寧省的凌川白酒和遼海牌老窖酒都是麩曲醬香酒代表,同時也是國優酒,但目前基本上已經停產或是改生產其他香型的白酒。
鳳城老窖采用清蒸混燒老五甑釀造工藝,磚泥酒窖,長期發酵(30天),蒸餾取酒,分級貯存,量質摘酒,精心勾兌而成。主要分為53度和60度兩種,雖然酒度較高,但是口感確實略顯綿柔。遼寧的醬香酒市場不高,加之外酒入侵,導致很多著名醬香酒都轉做了濃香。
蘆臺春酒:
蘆臺春酒產自天津市寧河區蘆臺鎮,屬于麩曲醬香酒,其前身為清朝年間的“德和酒坊”。1972年白酒行業的專家周恒剛先生來到了蘆臺春酒廠,在他的指導下利用從茅臺窖底泥分離出來的己酸菌研創出了第一代優質麩曲醬香型白酒。 周恒剛先生并為之寫下“酚酩久貯甕方開,惹得群蜂蝶又來”這一贊美之詞。
蘆臺春酒最初也算是借鑒了茅臺酒的部分工藝,在國內糧食充足的情況下又開始發展起了大曲醬香酒。蘆臺春酒號稱是“天津小茅臺”,當時的純糧釀造的大曲醬香酒大都是用來供應天津市政府的,非常地稀缺。目前蘆臺春酒堅持醬香和濃香雙線發展,但是銷售范圍一度萎縮,目前在天津及其附近仍有銷售。
燕嶺春酒:
提到北京的白酒,一般人想起的都是清香的二鍋頭,像紅星二鍋頭、牛欄山二鍋頭、北京二鍋頭等已經成為北京白酒典型的名片。但其實北京市也有醬香酒,不過跟二鍋頭一樣都屬于麩曲發酵的酒類。華都酒廠(原昌平縣釀酒廠)正是北京醬香酒的代表,燕嶺春是其酒廠的一個品牌。白酒界的泰斗周恒剛老爺子指導過很多京津冀地區的酒廠,其中也包括華都酒廠。1974年在周恒剛先生的主持下,酒廠開發出“燕嶺春”牌麩曲醬香型白酒,填補了北京醬香型白酒的空白。
在上世紀茅臺酒廠曾對口支援過華都酒廠,茅臺的技術人員20余次北上傳授技術,援建酒廠,全部采用茅臺的生產原輔料和窖泥,歷經5年終于研制出嫡傳自茅臺工藝的醬香白酒,被專家喻為“北京小茅臺”。盡管麩曲醬香的燕嶺春很難能夠與優質大曲醬香酒匹敵,但曾經八十年代風靡一時的燕嶺春酒,卻成為了許多北京人美好的回憶。
龍濱酒:
龍濱酒名字的來源是由當時的黑龍江省省長和白酒行業專家高月明先生共同起的,“龍”代表黑龍江,“濱”代表哈爾濱。龍濱酒廠原是哈爾濱市內的一家酒燒坊,建國后被收歸國有。龍濱酒是黑龍江省最早一批實驗優質酒的產品,1957年派技術人員到茅臺酒廠學習,到了1963年就被輕工業部評為了國家級優質酒。
龍濱酒采是大曲醬香酒,制作方法上龍濱酒的釀酒原料是上等紅糧,稻皮為填料,小麥中高溫曲作糖化發酵劑,釀造方法是清蒸與次清、發酵30天、發酵周期為5個月。1973年龍濱酒廠再次派人到茅臺酒廠學習,后來在1975年研制出了高檔產品特釀龍濱酒。在第五屆評酒會上以55度、50度、39度的特釀龍濱酒被評為了國家的優質酒。
曾經有一些人說出了茅臺鎮就釀不出茅臺酒,后來這句話確實得到了應驗。但是后來又有一些標榜茅臺鎮的人說:“出了茅臺鎮就釀不出醬香酒”。這句話純粹是胡扯,先不說郎酒、金沙回沙、武陵酒、丹泉、貴州醇等答不答應,至少北派醬酒是絕對不會認同的。
盡管北派醬酒還遠追不上南派醬酒,只要大家能以公平的態度對待北派醬酒,那么我們也能夠發現北派醬酒的優良之處。至少北派醬酒沒有太多炒作,許多人用幾十塊錢、上百塊錢都能買到一瓶不錯的北派醬香口糧酒。想要喝到便宜實惠醬香酒,不妨去品嘗一下風格不同的北派醬香酒。
王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