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就在上個月,70多歲的李某直挺挺地躺在了冰冷的地上,經搶救無效死亡,死亡原因竟是電蚯蚓時,不慎觸電導致身亡!為什么李某產生電蚯蚓的想法,他又是如何一步步邁入鬼門關的呢?原來,李某無意中聽說,市場上蚯蚓的價格很高,并且供不應求,于是產生了大賺
就在上個月,70多歲的李某直挺挺地躺在了冰冷的地上,經搶救無效死亡,死亡原因竟是電蚯蚓時,不慎觸電導致身亡!為什么李某產生電蚯蚓的想法,他又是如何一步步邁入鬼門關的呢?
原來,李某無意中聽說,市場上蚯蚓的價格很高,并且供不應求,于是產生了大賺一筆的想法,他先是找來舊電瓶,然后連接上逆變器等工具,自己制作了一個“蚯蚓捕捉器”,隨后悲劇的一幕就發生,大爺帶著他的發財夢,永遠的離開了。
無獨有偶,這樣的事情同樣發生在徐州市民徐某的身上,與李大爺不同,他手工活不行,于是網上買的電蚯蚓的裝置,裝備買到手,自然是先適應一番,于是他連家門都沒出,就在自家空地上進行了實驗。可惜沒看說明書,在實驗的時候,誤觸了導電的鋼針,導致自己一命嗚呼!
而導致劉某身亡的罪魁禍首,就是電蚯蚓人事,普遍購買的“地龍儀”,它究竟是什么東西?為什么危害這么大?
地龍儀工作原理是什么?為什么事故頻發?
地龍儀是一種工作原理簡單,并且是傻瓜式操作的一種帶電裝置,使用時先將地針分別固定在電蚯蚓的區域,然后連接導線,再通電即可,最后點擊啟動按鈕,就完工了。
地龍儀工作會產生高壓,與電魚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也有很大差別,就是接通電路的土壤,不會直接殺死蚯蚓,而是導致蚯蚓接觸電流后,呼吸困難,自己爬出到地面,從而輕易被人捕獲。所以這樣的方式,對于蚯蚓的殺傷力極大,雖然不直接致命,但是難逃被捕的厄運。
傷敵一千自損一條命!
地龍儀雖然能夠輕易地捕獲蚯蚓,但是卻非常的致命,因為需要隨時保持高度的警惕,不適用的時候,需要及時斷電,電瓶與輸出線都要盡快斷開連接,最后才能取回地針,一旦機器啟動,地針等就千萬別再碰了,否則就會有生命危險。
同時,這種裝備比較便宜,所以可想而知它的設計與安全性的問題,存在很大的風險,不僅材料絕緣性差,甚至整個電路中也存在漏電的風險,即便是經常使用的老玩家,依舊難免觸電的可能,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文章開頭舉的例子,簡直是事故中的九牛一毛。
就像開始的劉某,根本就不會使用,誤觸鋼針把自己帶走了!為了賺錢,結果搭上了小命,怎么算都不劃算!
為何都是屢教不改?屢禁不止呢?
很多人認為電蚯蚓很賺錢,所以即便是有風險,還是會買上設備,實驗一番,即便有消息稱,禁止電蚯蚓,有大量的事故案例,但是依舊阻止不了它們的步伐,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這件事還與電魚還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自從電魚危害環境巨大,被徹底禁止后,有人就發現了“電蚯蚓”的商機,直到2019年,海南定安縣龍河鎮部分居民舉報,這樣的事情才大面積浮出水面,抓蚯蚓賣錢已經不是隱藏的秘密,賣到加工廠獲取利益,成立當地人的部分收入。
并且這樣的黑色產業鏈已經存在了不是一兩天,由于巨大的利益綁定,很多加工廠的員工,都紛紛加入這個行列,畢竟上班的同事賺取外快,已經不再是很多人諱莫如深的秘密。按照價格來計算,新鮮的蚯蚓大概7元一斤,晾干的蚯蚓能賣到90元,一個加工廠一天的收購量能夠達到8千斤!
當時,民警接到群眾舉報,第一時間趕往加工廠,面對詢問,加工廠的工人表示,自己也是有樣學樣,并且地龍儀的成本很低,但是回報很高,操作簡單方便,也不影響正常上班賺錢,還多了一份外快,他們都是這么一步步被利益引誘的。
直到民警發出警告,很多人才知道,原來電蚯蚓也是違法行為,說明很多人的法律觀念非常的淡薄,缺乏法律知識的認識。但是,也有人根本就不在乎這一些,他們已經被金錢迷惑了雙眼,認為自己地里的蚯蚓,抓了也沒人知道,存在很多的僥幸心理,主要還是有錢可賺,認為能帶動發家致富。
我們必須認清一點,電蚯蚓違法,這個無需討論。那么,蚯蚓為什么會成為被保護的動物?它對自然環境與土壤有哪些作用,如果蚯蚓沒了會帶來哪些災害呢?
蚯蚓地球的環衛工?
我們拿捕蚯蚓嚴重的龍河鎮做一個舉例說明,由于長時間大規模地捕捉蚯蚓,導致地里蚯蚓的數量微乎其微,村里的土地出現嚴重的硬化,甚至周圍的樹木都因此遭殃,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直接導致農業收成的降低。為何小小 蚯蚓引起這么大的連鎖反應?
蚯蚓的一個主要作用就是翻土,保持土地內部的含氧量,同時,蚯蚓工作也是“吃飯”的,而地里的垃圾就成了它的美餐,包括了枯枝爛葉、各種糞便有機物等等,成了蚯蚓的美餐。吃下去的是垃圾,分泌出來的是各種有機物和肥料,包括氮磷鉀的排放物,是天然的農業養料。
不僅如此,蚯蚓的臭臭除了增加土壤的有機物含量,還能改善土壤微生物的種類,對于生物土壤的可循環,與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比如,蚯蚓可以防止草莓根系的腐爛,可以保護草莓生長過程的穩定,同時增加草莓根系對土壤有機營養的吸收,從而避免草莓由于根系腐爛等問題而減產。
蚯蚓還有一個很多人不知道的作用,就是減少水分的蒸發,同時增加土壤的儲水能力,從而促使植物生長的根系更發達,防止水土流失能力更強,良性的循環下,收成也就顯著提高。長勢好,抗病能力也就強,完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與此同時,蚯蚓還能改良土壤的屬性,降解土壤中的農藥殘留和重金屬的殘留,恢復土壤的生態環境,為農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貢獻。
既然蚯蚓那么多好處,是否我們可以養殖投放呢?
事實也確實如此,如果大量地捕殺蚯蚓,對土地的傷害往往是不可逆的,但是由于對金錢的向往,很多人意識不到這樣的問題,及時的追逐起眼前的利益。所以,投入與加大蚯蚓的養殖,也就成為了一種必然的手段,這樣既可以滿足市場需求,同時不會造成自然環境與土壤的破壞,最重要的不會因為電蚯蚓而發生傷人的事故。
安徽有一家家庭農場,主要運營的項目就是飼養蚯蚓,之前他們家一直搞生態養殖,由于市場環境的變化,逐漸減少對奶牛的飼養,轉行進行蚯蚓的養殖。開始的時候,他們養殖蚯蚓就是為了處理牛糞,可是沒想到,副業成了主業。
第一年養殖蚯蚓,由于缺乏經驗,以及對蚯蚓的不熟悉,所以,基本算是收支平衡的狀態。為此丈夫專門去學習了養殖蚯蚓,經過專業的技術培訓,從一個小白,變成了這方面的專家。
果不其然,專業的事情還得專業的人干,總有人能掌握正確的方法,于是經過改善的養殖基地,牛糞不僅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蚯蚓的張勢,也逐漸賺取了額外的收入。雖然,蚯蚓行業是一個巨大的商機,但是投資是需要謹慎的,也需要很多的知識與經驗。
養殖蚯蚓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從蚯蚓的習性上講,蚯蚓喜歡潮濕的環境,但是卻不喜歡水泡,所以濕度不能過高,農村下雨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馬路上會出現很多蚯蚓,就是因為過于潮濕,導致蚯蚓無法呼吸。
蚯蚓確實是比較“矯情”的動物,它們的生長也需要適宜的溫度,一般他們喜歡生活在15-30攝氏度的地方,超過這個溫度它們就會進入類似休眠的狀態,如果超過40度,它們直接就會直接面臨死亡,所以它們即需要保溫,也需要散熱。
蚯蚓對土質的要求也是有的,中性或者偏酸性的土壤更適合它們的生長繁殖,生存環境一般選在遠離馬路的地方,因為蚯蚓天生“膽小”,喜歡安安靜靜的獨處,所以養殖蚯蚓一般在山林中比較多。
最主要的蚯蚓不喜光,夏日遮光很有必要,平時也不要翻土打擾它們,因為這樣可能影響它們的繁殖,生存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它們自然會迅速的產生效益。投喂蚯蚓的時候也需要注意,它們喜歡有腥味的食物,同時腐爛的西紅柿、西瓜皮都是它們喜歡的食物,記得千萬別放有刺激性氣味的植物,比如大蒜、蔥、姜等,植物通過有效的發酵,就可以成為蚯蚓很好的養料。
綜上所述,學點技術,走養殖蚯蚓這條路,比電蚯蚓靠譜太多了,既可以持續賺取,又能保護生態環境,最重要的還是小命,道路千萬條,千萬別存僥幸心理。
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