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份進口活牛31.4萬頭,到了12月份兩批各1.4萬頭種牛分別抵達廣西防城港和山東濱州港,算下來全年進口活牛便達到34.2萬頭,超過歷史最高的2014年33萬頭,創造新的活牛進口記錄。和往年不同的是2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份進口活牛31.4萬頭,到了12月份兩批各1.4萬頭種牛分別抵達廣西防城港和山東濱州港,算下來全年進口活牛便達到34.2萬頭,超過歷史最高的2014年33萬頭,創造新的活牛進口記錄。
和往年不同的是2021年進口活牛中屠宰牛僅不足4000頭,其余全部為種牛,占比高達99.8%,而往年進口活牛中種牛占比僅有30%~40%。
今天主要給大家聊聊,大量進口種牛對養牛戶有什么影響?
1、有助于提高種群質量
我國養牛歷史雖然非常悠久,但之前多為役用牛,并沒有專門化的肉牛、奶牛品種,可以說現在國內幾乎所有的肉牛、奶牛,都是由國外直接進口或者利用國外牛品種與本土牛雜交改良而來。
如果長時間不引進新的種牛,便可能造成種群質量退化,大量進口優質種??杀苊夥N群退化,有助于提高種群質量,從長遠角度來看,對國內養牛業的發展尤為重要。
2、沖擊母牛和牛犢價格
受牛存欄量、飼養成本、養牛效益等因素的影響,我國能繁母牛、牛犢價格一直比較貴,一頭好的能繁母牛要2~3萬元,甚至更貴,一直好的牛犢也要1萬元以上。而直接進口來的種牛,品質并不比國內母牛、牛犢差,即便算上進口關稅、運輸費用等,也不比國內同樣大小的牛貴多少,甚至要比國內牛還便宜一些。
這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國內母牛和牛犢價格,想必會有很多的人想著從國外直接進口種牛,如果不對進口種牛數量加以限制的情況下,還會進一步沖擊國內母牛和牛犢的價格。
3、導致國內的牛病增多
最近兩年國內的牛病疫情明顯增多,除了原有的牛口蹄疫、牛支原體肺炎以及牛巴氏桿菌病等外,新增加了牛結節病和牛赤羽病,目前牛結節病已經在全國大范圍內發生,牛赤羽病在吉林及周邊地區發生,不排除會向其他地區擴散。
大量進口活牛除了可帶進牛病疫情外,進口活牛在國內的適應性、抗病性同樣有待考證。
4、給小養牛戶帶來恐慌
看似活牛進口34萬頭很多,但和我國9000余萬頭的牛存欄量,900余萬噸的牛肉年需求量,200余萬噸的牛肉年進口量相比,似乎又不怎么多了。咱們按進口活牛均重1500斤,屠宰出肉率54%計算,不過相當于13.77萬噸的牛肉而已,根本不會對國內牛價造成太大的波動。
但對小養牛戶帶來的恐慌卻是巨大的,今天新聞報道某港口來了一萬頭活牛,隔幾天新聞又報道某港口來了八千頭活牛,導致很多小養牛戶現在根本不敢養牛,不敢擴群,生怕大量進口而來的活牛,會讓牛價出現暴跌。
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