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些日子,在珠海中院關于電蚯蚓公益訴訟的三份判決書引起了網友們的注意。幾個被告都是售賣電蚯蚓機的商家。一審的判處結果要求他們公開道歉,以及承擔近兩百萬的生態損失費。當下對于三名電蚯蚓機銷售商家的判決還僅屬于一審的結果,三名商家還有著上訴的資
前些日子,在珠海中院關于電蚯蚓公益訴訟的三份判決書引起了網友們的注意。
幾個被告都是售賣電蚯蚓機的商家。
一審的判處結果要求他們公開道歉,以及承擔近兩百萬的生態損失費。
當下對于三名電蚯蚓機銷售商家的判決還僅屬于一審的結果,三名商家還有著上訴的資格,究竟結果如何,還需要等到二審的結果。
那么問題來了,人們為什么要捕捉蚯蚓?
電蚯蚓機又是什么?有著什么樣的危害?
圖1 電蚯蚓機
電蚯蚓的背后隱藏著多大的暴利?為什么公益組織要大費周章去保護蚯蚓?我們又該如何保護蚯蚓?
電蚯蚓機是什么?
其實,電蚯蚓機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就已經出現了在廣東、福建一帶。
這是一種類似電魚的機器。
這時候使用起來并不方便,電壓不穩,體態笨重,效率也不高。
但盡管如此,很多人還是帶著電蚯蚓機到處捕捉蚯蚓。
為什么捕捉蚯蚓?
蚯蚓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動物,相比青蛙、麻雀等三有動物,蚯蚓很難得到人類的關注。
捕捉蚯蚓者一開始都是帶著食用的目的,去捕捉蚯蚓的。
因為蚯蚓俗稱地龍,在廣東是不可多得的美食,無論煎炒烹炸,都是帶有地方特色的小吃。
除此之外,蚯蚓還是一種中藥。
據《本草綱目》記載,蚯蚓味咸性寒,具有清熱定驚、平喘利尿、活血化瘀等作用。
適用于驚癇抽搐、肢體麻木、肺熱咳嗽等多種病癥,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蚯蚓藥用價值很高,但由于不易捕捉,也沒有多少人為此特意大批量收集。
直到二十世紀初,安徽一帶發展成中草藥的集散地,在市場需求和經濟利益的驅使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捕捉蚯蚓。
十幾塊錢一斤的新鮮蚯蚓,算是一份不錯的收入。
但人工捕捉蚯蚓的效率很低。
為了更方便快捷的捕捉蚯蚓,一位姓朱的男子想出了這樣的辦法。
電蚯蚓機的出現
朱先生發現了老式電蚯蚓笨重且效率不高的缺點。
然后將電魚的機器進行改動。
利用改變配件將電魚的高電壓和高電流改成了低電壓和低電流,更適合陸地上的使用。
新型的電蚯蚓機加入了地釘和脈沖配件,操作起來更加簡單。
使用者只需要在一定范圍插入地釘,啟動開關,強大的電流脈沖對蚯蚓形成了劇烈刺激,就能逼迫它們脫離土壤。
這時使用者只需要在地面上撿拾蚯蚓就好。
朱姓男子改良了電蚯蚓機,發現了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于是便開始在網上大肆售賣。
一段時間后,電蚯蚓機就風靡全國。
因其價位低廉好用,獲得了很多捕捉蚯蚓人的認可。
但電蚯蚓機的危害,也隨之而來。
電蚯蚓機的危害
電蚯蚓機的第一個危害,就是安全無保障。
那時候一臺電蚯蚓機價格不到500元。
很多電蚯蚓機都是在小作坊生產,再通過網絡銷售到各地,沒有完善的生產線,也沒有售后保障。
市面上的產品各式各樣,也沒有標準。
機器的質量如何也全憑商家的良心。
因為品質不一,甚至出現了捕捉蚯蚓者因為使用電蚯蚓機觸電身亡的案例。
第二個危害,就是破壞生態平衡。
改良后的電蚯蚓機一天能夠捕捉到幾十斤的蚯蚓。
一斤新鮮蚯蚓出乎意料的,能賣到近十塊的高價。
對于捕捉蚯蚓的人來說,是一筆豐厚的收入。
由于這樣方便快捷的賺錢方式,使得越來越多的人經受不住誘惑,紛紛加入捕捉蚯蚓,導致蚯蚓的數量大范圍的減少。
蚯蚓對于土壤的作用不可小覷,它對保護土壤生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這些人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沒有意識到這些。
這對蚯蚓來說,幾乎是滅頂之災。
長時間的捕殺后,慢慢地,人們發現即使挖很深的坑,都看不到蚯蚓的出現。
缺少蚯蚓的土地開始結塊,不再松散,甚至連普通雜草的長勢都變慢了。
糧食減產,野草生長緩慢。
這時,人們才漸漸意識到蚯蚓的重要性。
蚯蚓的重要性
要知道,蚯蚓作為土壤中的益蟲,與土壤變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蚯蚓在土壤中挖穴松土,吞食土壤,能夠化解土壤中結塊的部分。
使得土壤疏松利于植物生長,也為土壤中的微生物創造生存條件。
為其提供生長和繁殖的環境,有利于改良土壤。
經過蚯蚓消化過的、排出蚯蚓體外的土壤,富含氮、磷等多種元素,能夠肥沃土壤,是一種高效的有機肥。
而且蚯蚓的糞便,可以加快土壤中其他生物的腐蝕。
能夠將酸性或者堿性土壤轉化為中性。
因此,蚯蚓在土壤物質循環和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十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公益組織保護蚯蚓的目的
正是因為蚯蚓的能力,雖然它們不屬于“三有動物”,但同樣符合廣東省的野生動物保護法。
保護法提出,禁止捕捉蚯蚓者以電擊的方式去捕殺或誘捕野生蚯蚓。
因此,相關的公益組織對售賣電蚯蚓機的商家提起了訴訟。
對于珠海公益組織提出的這場訴訟的判決,各界社會人士也有著不同的看法。
四川農業大學的一位教授認為,電蚯蚓機適用于人工蚯蚓養殖場,能夠提升捕捉蚯蚓的效率。
但如果應用于農業耕地,對土壤會造成很大的破壞,容易引起生態環境失衡。
如果電蚯蚓機能夠破壞蚯蚓產卵。
那么蚯蚓的繁殖受到影響,對土壤會產生更大的危害。
也有人認為,在現代農業之下,蚯蚓并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現代農業往往使用機械耕地、收割,松土和翻土更加快捷輕便。
而化肥農藥等化學農業用品的使用,其作用遠遠大于蚯蚓。
能夠看到的是,這些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的土地,確實能夠提高糧食的產量。
但這樣獲得的利益只是暫時的。
化肥和農藥也存在著污染土地的問題,不利于生態保護,也不利于土地長遠的利用。
還存在著污染和結塊的現象,土壤中的毒性過大,更加不適合蚯蚓的生存。
它們的帶來的副作用遠大于收獲,在可持續發展中遠不如蚯蚓發揮的作用。
電網捕魚
無論如何,自然最本真的模樣才是生態保護的意義。
用電蚯蚓機捕捉蚯蚓,和很久之前用電網捕魚的行為差不了多少。
電網電魚的行為很難根除,直到國家出臺了法律規定,電魚的行為才得到了有效控制。
就像電網捕魚以及電魚的設備被禁止一樣。
用電蚯蚓機捕捉蚯蚓也該被禁止,受到法律的約束。
如何保護蚯蚓
實際上,在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要想電蚯蚓機停止生產銷售,還是一場長遠的戰役。
電蚯蚓機的便捷靈活,捕捉蚯蚓者范圍的隨機性,使得對于其的管控相當麻煩。
要想電蚯蚓的行為得到有效控制,需要向民眾多加宣傳電蚯蚓的危害,以及電蚯蚓機的不安全性。
要加強環境保護知識宣講,讓民眾認識到蚯蚓對于土壤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對生產廠家和銷售商家的打擊力度,嚴格管控傷害野生動物的電擊設備,規范化懲治措施。
其實,當下的生態環境中,土壤中的有害元素增多,蚯蚓在這樣的環境中,已然遭到破壞。
是否還具有藥用價值,還有待商榷。
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