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說起泰國,很多人可能想到第一個詞就是“旅游業”。去泰國旅游的中國游客逐年攀升,景色、海洋、美食、美人等等名詞可能可以從游客眼中不斷的涌現出來。而作為汽車從業者,可能會第一時間想到,泰國隨處可見的皮卡。下面將與大家一同分享,小編對泰國皮卡市場
說起泰國,很多人可能想到第一個詞就是“旅游業”。去泰國旅游的中國游客逐年攀升,景色、海洋、美食、美人等等名詞可能可以從游客眼中不斷的涌現出來。
而作為汽車從業者,可能會第一時間想到,泰國隨處可見的皮卡。下面將與大家一同分享,小編對泰國皮卡市場的認識。
泰國汽車產品規模
泰國地理位置屬于東南亞國家,位于中南半島中部。泰國實行自由經濟政策,在20世紀90年代經濟發展較快,是“亞洲四小虎”之一(其他三個為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
汽車業是支柱產業,是東南亞汽車制造中心和東盟最大的汽車市場,年銷汽車數量達到百萬級(2018年銷量超過101萬輛)。
泰國汽車產業組成相較國內并不復雜。皮卡為泰國汽車行業的重要車型,銷量占比達到40%以上,2018年銷量超過42萬。轎車銷量緊隨其后,與皮卡共同占據泰國汽車市場75%的份額。其他車型以SUV為主,卡車、MPV等只占據較小的市場比例。
泰國皮卡品牌組成
在泰國,活躍品牌不到十家企業。以五十鈴和豐田為領導者,福特、三菱、日產、雪佛蘭位列第二階梯,馬自達、塔塔、北汽福田表現相對一般,暫時不會對市場走向產生影響。
五十鈴、豐田皮卡在泰國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幾乎不分伯仲。2018年五十鈴以14.3萬輛的成績,壓倒豐田皮卡兩個百分點,成為泰國市場皮卡銷量第一品牌。
泰國皮卡文化一瞥
旅游業的發展,讓世界各地的人群更加了解泰國,曼谷和芭堤雅是最重要的兩個窗口,從中也可一瞥泰國皮卡文化。
在泰國,市區內、高速上、城郊小路等隨處可見皮卡的身影,無任何限行政策,而輕型卡車寥寥無幾,微型卡車更是幾乎絕跡(皮卡的高改裝性,滿足了這類車型的需求)。
曼谷的汽車市場幾乎被日系車壟斷(豐田、本田、五十鈴、尼桑、日產等),美系次之。據說是因為曼谷的第一條高架城鐵是日本人幫忙設計建筑的,所以當時作為日本人交換的條件就是:在曼谷,日本車企可以建廠、生產、銷售。
曼谷的行車駕駛實行“左行制”(即車型為右舵,與國內主駕位置相反)。在曼谷,皮卡以一排半車身形式居多,單排次之,雙排很少。
皮卡的用途多半是代步出行、貨運(大件或零散貨運時需改裝加簡單的貨箱),皮卡是使用者大部分是工人、農民和小商販等中低收入的群體,他們既是社會的相對弱勢群體,又是皮卡車的使用主力軍。
芭堤雅的汽車市場以皮卡居多,甚至有些出租車都是用皮卡改裝的,皮卡的主要用途是載人或者載物。因為芭堤雅是旅游城市,風光秀麗且面積不大,所以很多游客喜歡乘坐開放式的汽車欣賞路邊的風景,此時正式皮卡發揮用途的時候。
單排皮卡,后貨箱經過簡單改裝,安裝上扶手、頂棚、連排座椅就可以當作旅游觀光車,這樣的觀光車在芭堤雅到處可見,乘坐價格便宜又不耽誤觀景,很受游客的喜好。
泰國皮卡市場成功之道
那到底什么原因皮卡在泰國風生水起呢,很可能與泰國自身政策環境與汽車文化有很大關系。泰國政府致力將泰國建成東方底特律,吸引外資,使皮卡生產能力增長迅速。
同時大量的國外先進皮卡企業進駐,帶來了先進的皮卡生產技術、產品理念,泰國皮卡的品質也可以與國際同步。
國內環境,泰國民眾喜歡皮卡,本地皮卡的需求大,且用優惠政策鼓勵國民購買使用皮卡。國際環境,低關稅政策使東盟、澳大利亞成為了泰國皮卡大展拳腳的重要市場。
寫在最后
泰國并不具備中國這樣巨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但是泰國憑借吸引外企建廠、高質產品出口、內部政策扶持,成就了當下泰國皮卡的強勢地位。反觀國內,巨大的市場潛力,卻只局限在當下50萬輛的規模上,政策對皮卡市場的增長有很大的限制作用。
不過隨著濟南、秦皇島等城市對皮卡的全面解禁,相信在試點成效顯露之時,國家會進一步放開、鼓勵購買使用皮卡,推動皮卡文化建設,打造中國特色皮卡市場發展路線。(文/卡家號:糊涂的皮卡丘)
喜歡卡車的老鐵歡迎關注收藏,還可以下載卡車之家App,閱讀更多卡車內容
丁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