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巴斯夫發布了業績下滑的預警,引起了全球尤其是歐洲地區的經濟震蕩。很少有公司能像德國巴斯夫那樣適應全球貿易巴斯夫是世界第二大化工公司成立于1865年,在全球90多個國家擁有390個工廠,銷售產品范圍從石化產品到顏料和染料,從涂料和防銹劑到電池
巴斯夫發布了業績下滑的預警,引起了全球尤其是歐洲地區的經濟震蕩。
很少有公司能像德國巴斯夫那樣適應全球貿易
巴斯夫是世界第二大化工公司成立于1865年,在全球90多個國家擁有390個工廠,銷售產品范圍從石化產品到顏料和染料,從涂料和防銹劑到電池材料,從泡沫到催化轉換器,從殺菌劑到食品配料。
產品和業務的全球化布局意味著,當全球貿易面臨壓力時,巴斯夫也是如此。
這家規模達550億歐元(495億英鎊)的巨頭今天發布了利潤警告,這一警告使其股價一度下跌6%。
該公司表示,其本年度利息、稅收和一次性會計項目前的收益可能會較比2018年下降"高達30%"。巴斯夫很清楚為什么會這樣。該公司表示,"明顯低于預期的工業生產"已經影響了銷量和利潤率。
具體來說,它強調了全球汽車制造業的疲軟,指出上半年全球汽車產量下降了約6%,尤其是在中國區域的業務下降了約13%。
巴斯夫報告中還指出,由于北美農業部門的疲軟,以及惡劣的天氣條件,關鍵作物的種植量比去年同期減少,從而打擊了對除草劑、殺菌劑和殺蟲劑的需求。
公司提到尤其是全球貿易爭端導致了業務下滑,也是重要原因。中國為應對唐納德·特朗普的關稅而采取的報復措施中,有一項是對大豆征稅,這是美國的一項重要農產品出口,傳統上美國出口產品的近三分之二最終銷往中國。
該公司補充說:"到目前為止,美國與其貿易伙伴,特別是中國之間的沖突還沒有得到緩解。
"事實上,6月底的20國集團峰會已經表明,預計2019年下半年不會出現快速緩和??偟膩碚f,不確定性仍然很高。"這一警告在全球市場上產生了連鎖反應。
在英國,去年收購了汽車和飛機零部件制造商吉凱恩(GKN)的周轉專家梅爾羅斯(Melrose)股價下跌了12%。在英國上市的其他企業在某些產品類別上與巴斯夫展開競爭的份額也有所下降,包括工業材料和催化劑集團(Johnson Matthey)和特產化學品集團克羅達國際(Croda International),后者的產品用于食品配料,以及化妝品行業。
在美國,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陶氏(Dow)的股價下跌了1.5%,而德國的同行,如沃克化學(Wacker Chemie)、科夫斯特羅(Covestro)、拜耳(Bayer)、贏創(Evonik)——波盧西亞多特蒙德(Borussia Dortmund)和漢高(Henkel)的襯衫贊助商——也下跌了。德國三大汽車制造商戴姆勒(Daimler)、大眾(Volkswagen)和寶馬(BMW)的股票也是如此,它們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巴斯夫的產品。
巴斯夫的產品跨越了從農業到汽車制造等多個領域
總體而言,德國出口密集型DAX指數下跌了1%以上,該指數比許多歐洲股指對全球貿易的敞口更大。最大的問題是,對其他行業的解讀是否像今天市場反應所表明的那樣嚴重。
一些分析師懷疑該問題是否針對巴斯夫,并認為巴斯夫首席執行官馬丁布魯德米勒(MartinBrudermuller)此前對前景過于樂觀。
例如,花旗的分析師曾經在報告中提到,他們懷疑"有可能是'利空'的因素(每一個可能的壞消息都會被放入交易聲明中)"。
但荷蘭國際集團(ING Germany)首席經濟學家卡斯滕?布熱斯基(Carsten Brzeski)表示:"巴斯夫的盈利預警表明,大型出口導向型德國企業開始感受到(美中貿易戰)帶來的痛苦。"
"在過去的12個月里,你可以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泡沫,由于持續的不確定性,泡沫逐漸縮小,但進一步的裁員將耗費就業和資金。"
如果他的分析是正確的,那對德國經濟和歐元區來說是個壞消息,而歐元區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關于巴斯夫這一利潤警告,最令人擔憂的不是它的嚴重性,而是它是在德國甚至還沒有陷入衰退的時候提前發布了一種警示。
德國經濟僅在2018年下半年勉強避免了衰退,盡管5月份德國工業生產略有增長,但這是在4月份一些真正令人擔憂的數據的基礎上得出的,4月份的活動收縮超過了近4年來的任何時候。
而且,如果像巴斯夫這樣的高質量公司正在飽受煎熬,那么其他公司也好不了哪去。
正如聯合投資公司(UnionInvestment)基金經理阿恩勞滕伯格所說:"這不會是最后一家被迫下調預期的德國大公司。"
英國不像德國那樣容易受到中國經濟放緩的影響,也不像德國一樣,對美國和中國之間貿易爭端的十分敏感。
盡管如此,作為一個既面向進口又面向出口的開放型經濟體,預計它在某個特定時期一定會感到一些痛苦。
巴斯夫產品的特點是汽車、紡織品、食品,如果公司被迫對緊張的環境做出反應,暫時關閉工廠以降低產能,或提高價格以重建利潤率,巴斯夫產品的買家最終可能會為這些產品支付更多的成本,如此一來,消費端也必將受到擠壓。
從巴斯夫這樣的全球化公司業績疲軟的態勢,全球的經濟體應該得到的教訓是,關稅和貿易爭端對任何人、任何國家都沒有幫助——包括公司、他們的雇員和股東,還有最終消費者。
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