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前幾年有很多人靠捕魚也發了一筆橫財,因為那時候魚類豐富,幾乎每次都能滿載而歸。但是隨著捕魚的人越來越多,為了提高效率,很多人逐漸開始不擇手段,投毒、炸魚等行為已經滿足不了他們,他們開始研究電魚,這種方法,門檻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前幾年有很多人靠捕魚也發了一筆橫財,因為那時候魚類豐富,幾乎每次都能滿載而歸。
但是隨著捕魚的人越來越多,為了提高效率,很多人逐漸開始不擇手段,投毒、炸魚等行為已經滿足不了他們,他們開始研究電魚,這種方法,門檻非常低,不少人甚至全家齊上陣,這種斷子絕孫式的大肆捕殺,導致很多魚類迅速滅絕,更重要的是,電魚這種行為有高度的安全隱患,每年都會有人因為電網漏電而失去生命。
為了防止這種惡性循環愈演愈烈,國家迅速出臺了政策,將非法電魚入刑。
這條法律規定一出,很多人失去了發財的路子,于是便將“魔爪”伸向了地下,這下遭殃的,是大家所熟知的蚯蚓。
大家可能會疑惑,電魚可以賣錢,那小小的蚯蚓能有什么用處呢?其實,看似不起眼的蚯蚓也能讓人發家致富。
蚯蚓的經濟價值
蚯蚓俗稱曲蟮,中藥稱地龍,是一種全身無骨骼的軟體動物,從大自然的角度來說,它是一種益蟲;從養殖的角度來說,它是營養豐富的飼料;從醫學角度來說,它是一味非常有價值的藥材。
老一輩的人們在地里看見了蚯蚓都會喜笑顏開,因為它的出現意味著土壤的質量好,種菜能豐收,而且蚯蚓是用濕潤的體壁進行呼吸的,下雨之后為了呼吸,會在土地里活動,這種行為不僅能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肥力,還能改善土壤的結構,相當于免費為農民們翻地,所以蚯蚓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益蟲。
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現代養殖業開始興盛,蚯蚓作為一種高蛋白飼料,更是惹得一眾養殖大戶青睞。無論是養雞場,還是釣魚場,每年都會購買大量蚯蚓,將它們加工成飼料使用,而那些在地里的農民,看到這個商機以后,便放下了鋤頭,轉而將蚯蚓從地里抓出來賣掉,實現快速變現。
這些被賣掉的蚯蚓有一小部分會被投入醫學研究,因為蚯蚓具有清熱、止喘、通絡、清熱利尿等作用,對溫熱病引起的高熱抽搐、癲癇,有非常好的效果,治療熱結膀胱、尿閉不通,也是不在話下,與其他藥材組合,還能發揮更多的功效,例如西醫最新研制的“蚓激酶”,這種藥對心血管疾病的療效非常好,蚯蚓為人類對抗疾病,作出了非常大貢獻。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正是由于蚯蚓的這些優秀的功效和用途,將它推入了深淵。有需求就會有供應,人類對有經濟效益的東西,向來不會放過,于是,一場大范圍的捕殺就此開始。
電魚機變身蚯蚓殺手
蚯蚓是分散在土地里的,一條一條抓的話,效率太低,所以就有人將之前電魚用的工具用在了蚯蚓的身上。
因為土壤也具有導電性,蚯蚓受到電擊后,就會下意識地往土地外面鉆,但是它不知道,在土地外面,它會面臨更可怕的結局。
電蚯蚓的機器發展成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起初,人們使用的時候,發現蚯蚓并沒有如他們所愿,乖乖從土里爬出來,這讓很多抓蚯蚓的人惱火不已,后來經過反復試驗,才發現是因為電魚機的功率較大,蚯蚓的小身板根本經受不住這樣的電擊,紛紛死在了土里,于是人們開始對電魚機進行改良。
現在市場上已經有了專門捕殺蚯蚓的機器,叫作地龍儀,價格比以前的電魚的機器要便宜一些,而且已經實現量產。
有了這個機器后,人們對蚯蚓的捕殺就變得高效且簡單了,因為門檻低,技術要求低,投入少,收益高,所以很多普通人開始加入這個行列。
據不完全統計,一年被捕殺的蚯蚓大概在上萬噸左右,7.5億只蚯蚓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失去了生命,它們甚至連反抗的能力都沒有,就永遠地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而蚯蚓的價格,也隨著野生蚯蚓越來越少,而節節攀升,人都說物以稀為貴,現在蚯蚓的全國平均價格大概在7.83元左右一斤,地龍儀的高效作業,讓土地里的蚯蚓已經所剩無幾,而那些操作者,早已賺得盆滿缽滿。
蚯蚓的呼救
由于無節制地大肆捕殺,很快,人們就能明顯地意識到,蚯蚓在變少。
在《南國都市報》中,作者張期望采訪了抓了快20年蚯蚓的黃奇勝,文中黃奇勝說道:“現在蚯蚓不好抓了,以前隨便一上午就能抓到100來斤,現在一上午頂多也就抓個20多斤。”
蚯蚓銳減的速度幾乎肉眼可見,現在市場里也早已發展了完整的產業鏈,人們下地將蚯蚓抓來后,會有專門的回收點和加工廠,在那些加工廠里,我們經常能看到大量蠕動在一起的蚯蚓。
這些蚯蚓被放在一個個大盆里,工作人工會隨手抄起一條,拽住蚯蚓的兩頭,將它固定在案板上,然后用刀將蚯蚓的身體劃開,把里面沒有用處的臟器抹去,扔掉,再將失去生命體征的蚯蚓放在水中隨便清洗一下,整個過程行云流水,幾乎不超過10秒,工作人員已經習慣了這種流水線一樣的操作,面對如此血腥的場面也毫無波瀾,但外行人看到這一幕,還是覺得這種行為十分殘忍。
全國這樣大大小小的加工廠不在少數,里面幾乎都是蚯蚓無聲地哀嚎,這樣毫無節制地捕殺,對人類未來的發展其實十分不友好,有些人甚至直接稱:“這是斷子絕孫的事情!”
因為蚯蚓的逐漸消失,會讓土地質量變得越來越差,這種現象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農作物減產,我國是農業大國,土壤質量對糧食的產量至關重要,可能有些人在此時因為捕殺蚯蚓獲得了一時的利益,但是當子孫后代站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時,他們該如何延續生命的火種?
更何況蚯蚓再小也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我們應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而不是滅絕其他物種。
結語
毫無節制地捕殺蚯蚓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殘忍的事,而且這件事除了能帶來一時的蠅頭小利,對未來并沒有任何好處,如果有商業需要,可以人工養殖一部分,在市場上流通,但是這些野生的,如果再這樣進行捕殺,就會失去生態平衡,到時候,還是人類自食其果,所以,保護蚯蚓,是時候行動起來了!
參考資料:①木勝玉、朱紅霞,禁捕區非法電魚構成犯罪,云南日報,2021.11.08
②張期望,瓊海煙塘一年捕殺上萬噸蚯蚓 專家:嚴重影響土質,南國都市報,2014.10.19
作者:鳳涅 審核:小羊 校稿編輯:李子
李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