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不管是實習還是工作,最怕人問薪資實習還能和別人一起吐槽一下萬惡的資本家工資要是低了,說出數字只會收獲一臉不可思議“新聞不是說外面工作錢都超多嗎?”新聞?是說這樣的新聞嗎?可是...可是,這人和人他是不一樣的啊有的應屆生起薪是15K有的人可能
不管是實習還是工作,最怕人問薪資
實習還能和別人一起吐槽一下萬惡的資本家
工資要是低了,說出數字只會收獲一臉不可思議
“新聞不是說外面工作錢都超多嗎?”
新聞?是說這樣的新聞嗎?
可是...可是,這人和人他是不一樣的啊
有的應屆生起薪是15K
有的人可能只能拿5K
“資本家”的錢它并不好賺??!
然而我們絕對不能當一個滿足現狀的咸魚
低薪只是暫時的,15K就在前方等我呢!
總有一天我會達到“車厘子自由”的!
但是怎么達到這是一個問題
知己知彼才能達成所愿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月薪15K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15K有,6K的更多
首先需要更正的一點是:盡管我們好像總是聽到有應屆生拿到超高的薪資,但是數據不會騙人,事實上,應屆生平均薪資僅6000元左右;
從行業平均工資來看,基金/證券/期貨/投資(下稱金融)行業不出意料地為最高,19個城市平均給應屆生提供的月薪超9000元。
那么是什么因素影響了你的薪資呢?
對于應屆生來說,可能很多人一開始就站在了極高的起點上,10K每月都嫌少,而有些人拿到5K的工資都會覺得很幸運。
造成這樣巨大差異的原因有很多。
從客觀環境上來說,由于城市之間的發展差異,不同的城市整體薪資可能會完全處于兩個層級。其次一個公司的規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所能給出的薪資水平。
但是造成個體之間薪資差異的,最重要的還是自身的選擇和條件,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幾點:
基本上你所選擇的行業和你畢業的學校已經決定了你的薪資大概會在什么水平了,當然行業選擇也受專業所限。
所以即使你第一年的薪資沒有達到15K也不必太氣餒,因為你拿到的6k很有可能符合你所以的個人條件,已經是最高的標準了。
15K在不同行業是什么水平?
既然行業不同薪資水平就會不同,那么15K在各行業中都是什么水平呢?通過不同途徑搜羅到以下業內人士的說法,讓我們先去看看他們高薪的秘密。
金融
國內top5學校工科本科,美國top10學校的MBA,畢業后進了美國著名投資銀行,被派到香港,年薪8萬美金。 ——Kris
坐標帝都,某知名投資公司,目前已經實習轉正拿到全職offer,年薪20萬人民幣+bonus?!涿脩?/p>
四大
四大在四大一線所,sa第二年,也就是工作的第四年大概是15k這個數吧。當然如果有q pay,OT,差補或者rating高于平均,月工資會比這個多幾千。——知乎用戶clarkyu
咨詢
坐標魔都,咨詢行業。MBB新人年薪基本在25~30萬,麥府貌似更高。Tier2稍微低一些,20~25萬左右?!涿脩?/p>
IT行業
坐標帝都,職業:IT工程師。碩士畢業后加入某互聯網公司,稅后月薪11k。——Jason
坐標魔都,電子出身,本科畢業之后第一家公司軟件開發做了3年半,跳到現在公司的時候直接談了月薪到手15k再加獎金,部門負責人,負責公司軟件開發和IT運維?!狢athy
市場
國內top2學校文科本科,國內三年外國媒體工作經驗,美國top20學校傳媒碩士,畢業后回到北京的某國內媒體,月薪15k人民幣。
法律
目前entry level能給到15k以上的大概只有紅圈中的幾家(方達、君合、海問、中倫),一些精品所(漢坤、天同、達輝、世輝、通力、嘉源等)和一些在中國做的較大的外所。這些所的學歷要求大概都是名校本碩(五院四系+985本碩和/或T14+T5LLM),能有這個學歷的人差不多就前1%了。
教育
京城市屬三流高校,如果說稅后月收入的話,我是一級副教授,每月11k人民幣,上到四級正教授的話大概能多1.5-2k每個月,如果要15k,三級教授都到不了,不過二級正教授會超過15k,二級教授是什么概念,在我們這個三流高校就可以享受類似院士待遇了,全校的二級教授,兩只手就能數得過來。
不管是在數據上還是在各行業內部人士的分享中,15k都集中于高學歷和特定行業當中,并不是大多數人一時之間能達到的水平。
對于更為廣泛的人群來說,要到達15K必須通過足夠明確的職業規劃和實力積累才能慢慢達到。
起薪不高,如何逆襲?
那么對于起薪不高的人,要如何才能達成逆襲?
起薪不等于未來的發展。 做得好的,一年增長50% 。連續三年之后數字也很大了。
那些成功逆襲的人一般都有這些特質:
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
不是所有人都會有命定“職場貴人”,大多數人的職場晉升都是通過自己一步步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然后定向地去努力達成的。
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能干什么和自己想干什么這兩個問題。當然不是讓你停下腳步去空想,在工作中給自己留時間反思,在交流中了解其他崗位的情況,永遠不要停下汲取信息的腳步,你就會漸漸地想明白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
沒有任何一個高薪人士是今天干這個工作、明天干那個工作毫無規劃的就能成功的。
一個清晰的職業規劃和相匹配的履歷單一定會成為你跳槽談薪資的重要底氣,也是取信于人的武器。
善于學習
如果是現在正在工作的行業還
好,跨行業的目標崗位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努力呢?這個時候,學習能力就顯得很重要了。
一個簡單的方法是:招聘軟件拿出來,在你目標崗位后薪資一欄直接拉到你想要達成的薪資,看招聘要求多多少少也能知道需要怎樣的條件才能達到這個工資水平了,然后不要猶豫學起來總是沒錯的。
學習能力是一個人是否能突破自我的關鍵,如果你去問年薪幾百萬的職場大牛一個問題:你是如何成長成為今天的樣子的?
一定會有的一個答案是,他們在年輕的時候,會特別擅長找身邊的高手,在高手身邊,觀察,模仿,研究TA們的成功因素,向高手學習,消化吸收后為己所用。
不管你的工作環境如何,你都可以找到至少在某個領域比你優秀一點的“高人”,和TA做朋友,取經,學習。成長其實很簡單。
愿意接受挑戰
做別人不想做的事情,扛下來別人不要的屎盆子,哪個大牛當初不是從接受各種挑戰開始的呢?
從某種程度上說,接受挑戰就是職場成長的最佳路徑,所有成長快速的人,要么接受公司的臨危受命,或出色完成責任以外的項目?這也就是成長的機會,就是升職、加薪的最佳通行證。
作為HR看過太多的晉升審批單,其實80%的晉升理由如下: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其實每年晉升的理由都大同小異。
千萬別以為做多了就吃虧了,當然你也可以不做,那么看到別人有升職加薪的機會,你也別再背地里罵娘,天天感嘆自己是千里馬,而伯樂都瞎了眼睛——然并卵。
你確定你是千里馬嗎?你確定伯樂都瞎了眼嗎?
所以,能力差不多的小伙伴,在挑戰來臨的時候,區別是原地不動 vs. 向前一步,落后一步,步步落后。出色完成一個新挑戰,增加了自信心,同時增加了老板的信任,那么新的機會就會滾動而來。
記?。翰皇且驗槟闶鞘裁慈司腿プ鍪裁词拢且驗槟阕隽耸裁词露闪耸裁慈?!
善于總結規律
當年程維是阿里巴巴中層,畢業后六年,就擔任支付寶副總經理的職位,那么像程維這樣的高手,成長這么快,如何做到的呢?
程維的回答只有四個字:總結規律。
無論在任何領域,接受任何工作,大牛都具備總結規律,熟悉模型,吃透規律的能力。然后,通過挑戰實踐,檢驗規律,校對規律,繼續接受挑戰實踐,總結規律......
職業發展的規律就是:
一個人到一個崗位之后,用最快的時間,把崗位的能力要求抽象出來,找到關鍵點,聚焦到自己的能力,用最快速的時間達到并超越。然后找下個職位,重復,螺旋式成長。
你的現狀并不代表著你未來人生能達到的人生高度。
希望所有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更高更遠的未來。
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