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戴眼鏡不方便、戴隱形眼鏡有感染風險……隨著近視激光矯正手術的發展,越來越多近視患者希望能永久“摘鏡”,但卻擔心這種手術的風險,疑慮未來會否有并發其他眼疾。日前,第七屆中山屈光手術高峰論壇在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舉行,論壇上舉行了第四臺蔡司Vi
戴眼鏡不方便、戴隱形眼鏡有感染風險……隨著近視激光矯正手術的發展,越來越多近視患者希望能永久“摘鏡”,但卻擔心這種手術的風險,疑慮未來會否有并發其他眼疾。
日前,第七屆中山屈光手術高峰論壇在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舉行,論壇上舉行了第四臺蔡司VisuMAX全飛秒激光機啟動儀式。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激光近視眼治療中心科主任余克明教授在已為四萬多例患者實施全飛秒激光手術的基礎上表示,目前這種技術是安全的,但是不意味著適合每一位近視患者。
手術直播 8分鐘為近視患者永久“摘鏡”
在論壇現場,經患者同意直播展示了三名患者實施手術的過程。通過手術直播可見,完成手術前期準備,其中一名患者滴了幾次麻醉眼藥水后,余克明開始進行手術。手術醫生對著眼睛用飛秒激光掃描制作微透鏡,再用飛秒激光制作一個約2-4mm的微切口,最后從微切口中取出微透鏡即完成手術。術后該患者馬上可以站立,自行走出手術室,表示術中并沒感覺到不適。整個全飛秒手術過程僅用了8分鐘。
“和半飛秒LASIK全激光手術相比,全飛秒激光的優勢在于只有2mm長的切口,對角膜面的創傷更小,從而保證了角膜的完整性,生物力學得以保存,次外切口的感染、發炎等并發癥的概率更小,安全性更高。”余克明表示,“每個患者接受全飛秒手術所需時間大約8分鐘。”
患者術后露出滿意的微笑
聽到手術二字,很多朋友可能都會在腦海里浮現比較血腥的畫面。余克明教授解釋,跟大家所理解的手術完全不同,全飛秒手術是角膜屈光手術歷史上的重大突破。屈光手術經歷了第一代表層手術,第二代半飛秒LASIK全激光手術,如今已迎來了第三代全飛秒手術。據了解,目前全世界完成的近200萬眼全飛秒(SMILE)手術中,中國占一半以上。
中山眼科中心迎來第四臺全飛秒激光機
在國內多位知名眼科專家共同見證下,中山眼科中心舉辦了第四臺蔡司VisuMAX全飛秒激光機啟動儀式,隨著第四臺全飛秒激光機投入使用,中山眼科中心已成為全國唯一一家同時擁有4臺全飛秒激光機的公立醫院。
余克明教授表示,中山眼科中心的全飛秒屈光手術完成數量及質量一直位居全國乃至全球最前列,在過去珠江新城院區每天大約可以為50名近視患者進行全飛秒激光手術服務,隨著第四臺全飛秒激光機的使用,中山眼科中心能夠為更多的屈光不正患者提供快捷、高質量的全飛秒手術治療服務。
全飛秒并非人人適合 術前需經嚴格檢查
余克明教授提醒,全飛秒并非人人適合,對于18歲-50歲之間,度數在幾十度到1000度,條件符合并排除了眼部疾病的近視患者,可以考慮這種近視眼激光手術矯正近視。一二三代的近視手術目前在臨床上都有在應用,其中全飛秒激光手術創傷更小些。相應地,價格也更貴。據了解,此類手術術前常規檢查1150余元,至少需要半天時間。雙眼手術全飛秒需要約20800元,半飛秒需要約18000元,二者價格相差兩千多元。
據介紹,希望進行激光矯正近視手術的患者需要經過近20項檢查,包括眼壓檢查,眼軸檢查,眼像差檢查,角膜地形圖檢查,其中角膜厚度是屈光手術能否進行的重要因素等。同時,為了評估預測術后干眼癥的可能,術前還需要檢測淚液基礎分泌檢查,檢查是否有干眼以及干眼程度,嚴重的需要治療后才可接受手術。此外,還需要進行散瞳檢查,當患者眼部調節完全放松后,再檢測放松狀態下的真實近視及散光度數。經嚴格檢查和醫生專業評估后,才可判斷近視患者是否適合手術。
編輯|林晴 尹蓁 責編|周穎怡
通訊員| 邰夢云、葉一明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