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果你是一個操心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人,那么就不難發現的一個現象,那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五金店,隨便一個轉角處、幾個門店之間的角落里,都有或大或小的五金店。居家過日子鉗子改錐螺絲刀也是家家必備的,這些店面往往不大,裝修也談不上豪華,琳瑯滿目的商品
如果你是一個操心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人,那么就不難發現的一個現象,那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五金店,隨便一個轉角處、幾個門店之間的角落里,都有或大或小的五金店。
居家過日子鉗子改錐螺絲刀也是家家必備的,這些店面往往不大,裝修也談不上豪華,琳瑯滿目的商品擠滿了貨架,只有店主才能準確的找出商品。
與熙熙攘攘的大超市、服裝店不同,五金店門口似乎永遠都是門可羅雀,但是有一點,五金店的門卻像24小時開著的,只要有需要,就能找到開門的五金店。
五金店雖然不像連鎖的品牌那樣做宣傳、引人注目,但若按規模和數量來說,五金店的店鋪絕對比連鎖的大品牌要多,而且大到一線城市,小到街道鄉村,五金店遍地都是。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開遍路口的五金店,看起來生意慘淡,為何越開越多?理由很簡單!
人人離不了
五金是金、銀、銅、鐵、錫五項金屬材料之總稱,五金店還分大五金和小五金,大五金指鋼板、鋼筋、扁鐵、萬能角鋼、槽鐵、工字鐵及各類型之鋼鐵材料,多用于大型建筑 工地。
通常我們見到五金店多是經營小五金之類的,小五金包括建筑五金、白鐵皮、鎖類鐵釘、鐵絲、鋼鐵絲網、鋼絲剪、家庭五金、各種工具等。我們常見的五金店,基本上都是小五金店。
別小看這小小的五金店,不管是住在大別墅,還是出租房,都離不開燈泡、開關、水口頭等等雞零狗碎的小物件,而且這些類似的小物件誰家也不會常備。但日常生活中,誰家也都免不了換燈泡、修開關的事,五金店的生意,掙得就是離不開但又急需的錢。
就在前幾天夜里十點多,筆者家里突然停電了。檢查了一圈發現是同層四戶的電閘全部燒壞了,也來不及深究誰家是罪魁禍首,修好是第一要緊的。現在社會沒有電,誰家都不方便,請來物業的人,說必須要換新的電閘。
那么問題就是要出去買新的電閘,已經是夜里十一點多,其他三戶沒有人要出去買的意思,愛人自告奮勇去了,因為我家孩子不到一歲,沒有電實在不行。沒一會兒功夫愛人就回來了,帶回來四個新電閘,每個150元,一共600元,店家說可以上門服務,一個加收50元的安裝費。
因為物業的電工在,可以免費安裝,店主又少掙了200元。而在物業電工看來,那個質量的電閘,不過幾十元的成本,就這一筆生意,店主就已經賺了不少錢。
從筆者親身經歷的這件小事就能看出,五金店的特點和優勢。五金店雖然算不上大眾消費市場,但卻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平時家里需要添置居家備用工具,工具壞了需要維修等問題都需要到五金店解決,五金店鋪算是惠及民生,方便大眾的高實用性快捷綜合店。
經營成本低
前期投入低是五金店的一個優勢,相比于連鎖品牌的加盟,開五金店不需要加盟費、不需要培訓,更不需要隨時接受監督,而且成本低廉,適合很多小本經營且沒有太多技術的人。
五金店的店面不需要太大,對選址也沒有太高的要求,而且也不用太豪華的裝修,這些都是其他店鋪無法比擬的優勢。
除了前期的資金投入低,在日常的管理經營中,五金店也能省很多成本,首先五金店不需要其他多余的服務員,只要一個人能對產品門兒清,在顧客上門時迅速的找到并且說清楚用途就行。
五金商品不像其他商品需要介紹太多,畢竟任憑一個舌燦蓮花的人也不可能把螺絲釘說成改錐。
其次,五金店也不需要做宣傳,只要看見五金店就知道是賣什么的,因為五金店的商品幾乎都是一樣的。再者五金店也不需要做促銷等活動,畢竟沒有誰會因為今天的螺絲釘、水龍頭打五折而買上幾個回去備用,現用現買是這一行的特點。
貨物積壓是很多商鋪頭疼的問題,很容易導致資金斷鏈。服裝店要承擔換季的風險,還有時尚潮流改變的風險,食品店要承擔食物過期的風險。有人員多的店面還要承擔人員隨意流動的風險。
相對于他們,五金店就要好的多,畢竟五金店里的貨物多數都是“鋼鐵俠”,保質期長則五年十年,短則三五年,更不存在商品大批更換標準的情況。
樣樣都俱全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是對五金店的要求,也是五金店想要長期經營的關鍵因素。無事不登三寶殿,所以但凡走進五金店的人,都是實實在在有剛需的。只要店里品種齊全,貨物質量夠好,價格公道,基本上進去的人都不會空手出來。
做生意的經常會有這種感受,本來顧客要買某件東西,結果看到了別的,順帶一起買走了。這就是產品綜合化的好處,現在店面租金也不便宜,在有限空間里提供盡可能多的產品,很大程度也能提高成交量。
衣服,鞋子不買可以穿舊的;飯店、商場不進也罷,生活總可以繼續。但與五金有關的問題,家家都會遇到,而且是非解決不可。聽過約著逛商場、逛衣服、逛家電的,沒聽過約著逛五金店的,更不存在一個人閑著無聊去逛五金店的。所以對五金店來說,真的是進門就是客。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五金店店面時間越長,客戶就會越多,因為隨著經營的時間越長,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有需求直接就來了。若是店主腦子活一些,在熱情服務的基礎上再能給上門安裝,那么生意一定錯不了。
薄利多銷也是五金店的一個營銷策略,畢竟五金店做的幾乎都是鄰里街坊,附近小區的生意,一旦要價高了,就很難會有回頭客。
正所謂“豬往前拱、雞往后跑、狼有獠牙、鹿有長角,各有各的道兒。”五金店既然能開那么多,而且一直屹立不倒,自然有它的生存之道。從哲學的角度來說,存在即合理,這么多的五金店開著,自然沒有虧本的買賣。
小結:
開門做生意,就沒有餓死人的。五金店的店面雖然不大,但小有小的優點,誠信經營加上熱情服務,利潤也非常可觀。這就是為什么開遍路口的五金店,看起來生意慘淡,卻越開越多,理由很簡單。
干掉你的不一定是同行,而是跨界。這句商業行話很流行,小小的五金店也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問題。一方面的危機來自于電商的沖擊,隨著網絡的普及的移動支付的迅速發展,很多年輕人已經習慣了網上購物和移動支付,只有一些老年人和思想觀念守舊的人還在用現金在實體店購買東西。
但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加速推進了網購和電商平臺對實體店的侵蝕,本就本小利薄的五金店也岌岌可危。
市場意識人人都在增強,所以城市物業服務也在逐步完善,筆者所在的小區就明碼標價每一項物業服務的的價格以及更換零部件的價格,而且還有公示有電話。
一旦發生緊急的情況,只需要打個電話服務就上門服務,比自己去五金店買東西要方便快捷的多。人人離不開的五金店,或許也要尋找新的突破點才能繼續生存。
劉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