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些地區偏遠、醫療條件不夠發達地區的痛風患者,常常會嘗試一些非常規手段“治療”痛風,比如急性發作期時針灸、放血、自行擠痛風石、破潰口涂蜂蜜……得到效果也大多是不盡人意。而今天喬老師要說的這種治療方法,很多患者朋友可能都沒有聽過,但仍有少數患
一些地區偏遠、醫療條件不夠發達地區的痛風患者,常常會嘗試一些非常規手段“治療”痛風,比如急性發作期時針灸、放血、自行擠痛風石、破潰口涂蜂蜜……得到效果也大多是不盡人意。
而今天喬老師要說的這種治療方法,很多患者朋友可能都沒有聽過,但仍有少數患者有過嘗試,那就是蜂針療法。
蜂針療法的前世今生
大多數人都有被蜜蜂支配的恐懼,受到威脅的蜜蜂會以命相搏,用尾部蜂刺攻擊其它生物,蜂刺還會注射蜂毒讓被攻擊生物產生紅、腫、痛、麻痹的反應。有些蜂類的蜂毒劇烈,幾乎每年我們都能看見馬蜂蜇死人的新聞。
但蜂毒拿來治病卻是歷史悠久,中外皆有記載。戰國時期成編的《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蜂螯有毒可療疾”;而國外出土的文物也表明:古埃及、印度、羅馬都曾用蜂針治療風濕病,后來還傳入俄國為歷代沙皇所用。
19世紀末西方醫學開始蜂毒相關臨床研究,而我國也于1936年開展過全國性大規模的研究,建立起了更詳細的資料庫。
西醫角度看蜂針療法治療痛風
科學研究表明:蜂針液主要含蟻酸、蛋白質、揮發油、正磷酸、組胺、色氨酸、磷酸鎂、膽毒等,其主要成分可以抑制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增加黃嘌呤磷酸核糖轉化酶的活性,使痛風患者血尿酸生成減少,從而達到防治痛風的目的。
其中的蜂毒肽(又名蜂毒溶血肽)是蜂針液的主要成分,也是消炎止痛的主要物質基礎。它通過體液促進垂體前葉分泌腎上腺皮質激素,導致腎上腺皮質功能加強而發揮抗炎作用。其抗炎活性是同劑量氫化考的松的100倍,可以抑制20多種革蘭氏陰性和陽性細菌生長繁殖,還能殺滅對青霉素具有耐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它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知的抗炎活性最強的物質。蜂毒肽的鎮痛作用也十分顯著,它能增加大腦的5-羥色胺的含量,而5-羥色胺在中樞神經系統內可以提高痛閾,降低疼痛的敏感性。蜂針液中的安度拉平(又名安度肽)同樣具有很強的抗炎鎮痛活性,它通過抑制腦前列素合成酶(環氧化酶)而抗炎鎮痛,其抑制效果是抗風濕制劑消炎痛的70倍。
特別指出的是,蜂針療法還有雙重免疫調節功效,一方面蜂針液在最重要最容易受損的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和免疫調節系統形成作用點,另一方面迫使機體對蜂針液做出免疫反應。蜂針液是調動人體免疫機制的天然興奮劑,對細胞的免疫作用尤其突出。任何疾病的診治都必須調動機體的免疫系統,激活神經系統,調整內分泌系統。蜂針療法可以激活機體的這種自愈潛力。臨床實踐證明,蜂針療法確是調整機體免疫系統,主動戰勝疾病的有效途徑。
中醫角度看蜂針療法治療痛風
從中醫理論看,痛風當屬中醫“痹證”的范疇,此病除了風寒濕的入侵,還因平日過食肥甘厚膩,以致蘊濕生痰,濕熱下注,痹阻關節經絡,導致氣血流通不暢,不通自然就痛。
蜂針療法是集針、炙藥三者于一身的自然療法。中醫認為蜂針療法可以使患者氣血流暢,經絡疏通,病邪外泄,對痹證、痛證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蜂針刺屬于中醫淺刺范疇,但其針刺的疼痛程度強于一般的毫針刺激。通過辨證施治可以達到針灸的作用,能夠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又有灼熱的溫炙效應,能夠溫經通絡,扶正祛邪;更為重要的是,注入機體的蜂針液還有強大的藥理功能,能夠殺菌消炎,祛瘀鎮痛。
蜂針是由蜜蜂中工蜂產卵器特化而成,有外刺和中針形成的雙層結構,猶如天然注射針。蜂針治療除了蜂刺的短刺激外,最主要的治療作用是蜂毒的藥理作用,可引起機體多臟腑、多器官、多功能、多水平的反應。如心血管系統、血液系統、免疫系統、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以及關節、肌肉、內分泌功能等均有直接調節作用。蜂針既有針刺作用,同時自動注入皮內的適量蜂針液有藥理作用,蜂針繼發的局部潮紅充血兼具溫灸效應,是集針、灸、藥為一體的復合型刺灸法。
并非人人適合蜂針療法,患者更不能自行操作、模仿
蜂針療法雖然有著長久的運用歷史,但通過近年現代醫學的研究與分析發現:患有嚴重動脈硬化、手術后患者、血壓過高、糖尿病史、嚴重心肺病史、肝腎功能障礙、急性尿酸性腎病、嚴重過敏反應、體虛難以接受者、不能按要求完成治療者,不能采用本療法。
另一方面,蜂針療法需要對時間間隔、蜂針用量有著精準把控,能夠掌握蜂針療法并具有較強臨床運用經驗的醫師不在多數,個人隨意嘗試模仿則是更加危險。
而如今,通過現代取毒技術,在不傷蜂的前提下采集蜂毒,并提純、分離出有效成分蜂毒肽,再運用到臨床中可降低傳統蜂針療法中帶來的風險,也能更精準得掌握用量。
總結
我們應該看到蜂針療法治療痛風獨到的地方,但也不能盲目放大、相信其能帶來的效果。對于痛風這種現代病,蜂針療法帶來的效果主要還是消炎止痛,想要遏制住痛風病根,還需要平常嚴格的營養控制、甚至藥物輔助降尿酸等手段共同對付痛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張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