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作為華為與AITO合作的首款鴻蒙汽車,去年年底發布的問界M5,如今即將迎來交付。這款汽車在發布短短半個月,訂單就超過了7千,成績非常可觀,要知道,這款問界M5售價25—32萬,已經基本與特斯拉Model3持平了,即便不選特斯拉,這價格上可選
作為華為與AITO合作的首款鴻蒙汽車,去年年底發布的問界M5,如今即將迎來交付。這款汽車在發布短短半個月,訂單就超過了7千,成績非常可觀,要知道,這款問界M5售價25—32萬,已經基本與特斯拉Model 3持平了,即便不選特斯拉,這價格上可選擇范圍也非常大。那么購買問界M5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經過極客君網上與線下實體店的觀察,終于得出了答案。
問界M5有哪些吸引力?
雖然問界M5是華為與AITO共同合作打造的產品,但實際上,華為包辦了車子的大部分核心部件,可以說這款車傾注了華為大量的心血。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問界M5在一開始關注度便非常高。華為的實力毋容置疑,盡管這兩年手機受限后發展緩慢,但作為曾經國內手機高端市場的霸主,在部件的技術上,是得到消費者普遍認可的。
如果說華為的招牌是強心劑,那華為的鴻蒙系統則是真正吸引消費者的地方。從該車發布到現在,極客君在網上各論壇關注消費者們的討論,在平日逛商城時,也會特別留意華為旗艦店,最后極客君發現關注該車的消費者基本年齡在35—50歲之間,并且大部分使用的都是華為手機。
大多數消費者直言:“問界M5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就是鴻蒙系統,因為自己使用華為手機,了解鴻蒙系統,十分期待手機與汽車的互聯,帶來更便利的駕駛體驗”
此外,續航方面也是消費者普遍關注的地方,發布會上余承東慷慨激昂的介紹,特別是加一點油就能跑1400公里,俘獲了不少消費者的心。許多人表示,平時用車不僅是城市代步,還希望能出遠門,純電總感覺不放心,增程式是最合適的。
華為立下30萬小目標,能實現嗎?
30萬輛,是華為今年定下的銷量目標,可以看出來華為的野心非常大。從上年的數據來看,全球新能源銷量榜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特斯拉(93萬輛)、比亞迪(59萬輛)以及五菱(45萬輛)。而排名第四的大眾銷量為32萬。華為目標30萬,基本可以說直接進入新能源市場的頂尖地位了,那么華為的機會大嗎?極客君認為有點難。
問界M5雖然在開局之初勢頭非常猛,半月突破7千訂單,但正如上文所說,現在購買問界M5的車主基本都是華為的粉絲,他們是比較了解鴻蒙系統,了解新能源領域的。但隨著這波粉絲浪潮的逐漸退散,如何吸引更多的華為粉絲以及廣大消費者,才是華為面臨的真正挑戰。因為以問界M5的售價來講,可選的品牌車子真的太多了。
而且,問界M5的實際交付能力,目前還不清楚,就上年華為與塞力斯合作推出的SF5,就被交付問題卡住了脖子。根據消息稱,華為還與其他車企品牌合作,計劃今年還會推出兩款車型,那么加上SF5與問界M5,一共四款車型在售,華為是否兼顧得來?這點難免令人憂心。
極客君有話說
再過一個星期,首批問界M5便將落地了,極客君將持續關注它的實際表現。那么對于這款車,以及華為的小目標,你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李楠東